不同肛裂洗剂对Ⅰ~Ⅱ期肛裂患者的影响
作者: 胡珊珊 沈艺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肛裂洗剂对Ⅰ~Ⅱ期肛裂(湿热瘀阻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90例Ⅰ~Ⅱ期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湿热瘀阻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荆芥熏洗剂,试验组采用院内自制肛裂洗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肛管静息压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肛裂洗剂可有效减轻Ⅰ~Ⅱ期肛裂(湿热瘀阻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肛管静息压,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肛裂;肛管静息压;肛裂洗剂;疼痛
根据裂伤深度,肛裂可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其中Ⅰ~Ⅱ期肛裂属于早期肛裂,治疗相对容易,预后较好[1~2]。然而,湿热瘀阻型肛裂患者,体内湿热邪气与气血瘀滞交结,病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3]。中医提倡整体观念,重视辨证施治,不仅关注局部病变,还强调体质整体调整[3]。熏洗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吸收快[4]。本研究选取90例Ⅰ~Ⅱ期肛裂(湿热瘀阻证)患者展开探究,探讨不同肛裂洗剂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90例Ⅰ~Ⅱ期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0.52±7.36)岁;病程(10~30)d,平均病程(19.58±5.14)d;体重指数(20.24~27.93)kg/m2,平均体重指数(23.40±1.98) kg/m2;Ⅰ期35例,Ⅱ期10例。试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0.49±7.40)岁;病程(9~29)d;平均病程(19.60±5.03) d;体重指数(20.22~27.88)kg/m2;平均体重指数(23.37±1.95) kg/m2;Ⅰ期37例,Ⅱ期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与《肛裂临床诊治指南(第三次修订)》[5]诊断相符,属湿热瘀阻证,主症为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大便手纸染有鲜红色血液或滴血,裂口呈鲜红色,每2~3 d排便1次,且质地偏硬;次症为口苦口干,腹满腹胀,肛门有瘙痒感与灼热感,小便色黄而量少;苔黄燥,舌质呈红色,脉弦数;Ⅰ~Ⅱ期肛裂;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肛肠疾病,如直肠肿瘤、皮下瘘等;有肠道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伴有脊髓或盆底神经疾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复方荆芥熏洗剂治疗。组方:生草乌、荆芥、生川乌、苦参、虾蟆草、透骨草及防风。每次1袋,以95℃左右的开水(1 000 mL)冲泡,先进行热熏治疗,待温度降至约40℃,再指导患者坐浴,时间控制在8 min左右,每日2次,早晚各治疗1次,治疗14 d。
试验组采用院内自制肛裂洗剂治疗。组方:白芷、红花各10 g,赤芍、大黄、马齿苋、蒲公英各30 g,没药、乳香各15 g,根据洗剂制备工艺制作,为200 mL,制成后装瓶密封,以待使用。治疗时,于坐浴盆内置入肛裂洗剂100 mL,将开水(1 000 mL)加入其中,温度控制在95℃左右,先进行热熏治疗,待温度下降到约40℃时,再进行8 min左右的坐浴治疗,每日1瓶,2次/d,早晚坐浴1次,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症状悉数消退,裂口全面痊愈,疗效指数100%;显效,症状大幅减轻,裂口缩小明显,疗效指数>70%;有效,症状有一定减轻,裂口有缩小趋势,治疗指数30%~70%;无效,症状、裂口无变化或恶化,治疗指数<30%[6]。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总有效=治愈+显效。(2)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根据肛门坠胀、便血、肛门瘙痒症状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计0分、3分、6分和9分。(3)比较两组肛管静息压与疼痛程度:通过肛肠压力检测仪(ZGJ-D3型;合肥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测定,肛管静息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7]评估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减少,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肛管静息压和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肛管静息压和疼痛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肛裂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病因通常与大便异常、内括约肌痉挛以及解剖缺陷有关[8]。肛裂不仅会导致肛门疼痛,还可引发便血、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肛裂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虽然能缓解疼痛,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反复发作;而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肛裂切除术虽然治疗效果更好,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湿热瘀阻型肛裂的发生多由湿热、燥热蕴结于肛门,血虚肠燥与气滞血瘀所致,故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清热,使局部症状得以改善,继而加快裂口痊愈[9]。复方荆芥熏洗剂由多味中药组成,除消肿止痛功效外,还能发挥祛风燥湿效应,多用于急性发作痔裂瘘。本研究中的自制肛裂洗剂由红花、大黄、马齿苋、白芷和蒲公英等中药组成,其中大黄为主药,可凉血泻火,还能解毒清热;红花和白芷为辅药,二者相辅相成,在增强止痛作用中效果突出;蒲公英、马齿苋为助药,兼具散瘀活血、解毒泻火之功;此外,没药、赤芍和乳香三药合用,能使方剂生肌活血、祛瘀的整体效能增强[10]。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院内自制肛裂洗剂能够增强Ⅰ~Ⅱ期肛裂(湿热瘀阻证)治疗效果,改善症状。
肛管静息压指在静息状态之时直肠内部所呈现出的压力状态,其形成主要源于腹内压的作用、肠壁自身所具备的弹力特性和直肠壁的收缩机制。其中,内括约肌收缩贡献了约80%的压力,而剩余20%则由外括约肌的张力性收缩产生。肛管静息压可反映内括约肌状态。本研究中,试验组肛管静息压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院内自制肛裂洗剂可改善Ⅰ~Ⅱ期肛裂中患者肛管静息压。院内自制肛裂洗剂中含大量活血化瘀辛温之品与解毒清热苦寒类药物,能消肿散瘀生肌,使创面疼痛、水肿减轻,并增加局部供血,从而降低肛管静息压。此外,试验组VAS评分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验证院内自制肛裂洗剂的治疗有效性,能够显著减轻Ⅰ~Ⅱ期肛裂患者局部疼痛感,预防复发。现代药理证实,蒲公英有抗氧自由基、抗炎、抑制细菌与真菌等作用;马齿苋有抗溃疡、抗炎、抗氧化、促伤口愈合等药理活性;大黄药理作用包括凝血、抗病毒和抗菌等;赤芍有抗炎抑菌、抗氧化、调节免疫力等效果;红花有抗炎抑菌、抗栓、抗凝等功能;白芷有止痛、解热和抗菌等作用;乳香提取物有良好的抗溃疡、调节免疫力、抗炎等功效;没药有抗炎、止痛之效。
综上,院内自制肛裂洗剂能够提高Ⅰ~Ⅱ期肛裂(湿热瘀阻证)整体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肛管静息压,减轻生理疼痛,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马璟,刘建平,余军,等.肛裂洗剂治疗Ⅰ、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3,45(1):25-28.
[2]王艳.复方荆芥熏洗剂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10):60-62.
[3]黄伟,周阿成,黄华丽,等.复方荆芥熏洗剂治疗急性肛裂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10):57-59.
[4]江海垠,王建民,李明.痔瘘洗剂坐浴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1):32-34.
[5]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丁义江,皇甫少华,等.肛裂临床诊治指南(第三次修订)[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7):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7]白景舒,白鹤,徐伟.复方荆芥熏洗剂对肛裂术后创面生长因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9):70-73.
[8]袁晨晨,薛蓉,郑晨果.葛根软膏联合参花洗剂治疗早期肛裂6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12):39-41.
[9]刘忠磊,罗高宏.锡类散熏洗剂对Ⅰ、Ⅱ期肛裂术后局部水肿、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新中医,2023,55(8):105-110.
[10]黄燕兰,周守群,周锦真,等.次侧方肛裂切扩术联合苦参汤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0):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