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 查玉华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SV)]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琥珀酸美托洛尔;血管内皮功能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阻塞,致使心肌灌注不足,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2]。该病与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未能及时干预,心肌细胞在长期缺血缺氧状态下可凋亡或坏死,进而引发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失代偿,最终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改善心肌供血、控制心力衰竭、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节血脂代谢等药物治疗[3~5]。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80±8.6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68±1.96)年。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3.12±8.20)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84±2.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6];心功能分级(NYHA)为Ⅱ~Ⅳ级;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脏瓣膜病变;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存在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根据需求应用抗血栓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开始时每次用药剂量为6.25 mg,每日2次,用药2~3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剂量,但每日总剂量须控制在100 mg以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开始剂量为50 mg,每日2次,用药2~3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每次100 mg,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心衰症状明显缓解,NYHA心功能提升≥2级或达到Ⅰ级,为显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症状缓解,NYHA心功能提升1级,为有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症状未缓解或加重,NYHA心功能未明显提升,为无效[7]。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通过心脏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博输出量(S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发热、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ET-1、NO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及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和瘢痕形成,进而降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诱发心力衰竭[8~9]。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可加重患者心脏负担,琥珀酸美托洛尔能够减慢心率,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时间进行舒张充盈,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因过度劳累而出现更为严重的损伤,缓解心衰症状[10~11]。此外,琥珀酸美托洛尔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避免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琥珀酸美托洛尔还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缓心肌细胞的凋亡及纤维化,使心脏结构与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能稳定心脏电活动,降低异位起搏点兴奋性,维持正常心脏节律,但其负性肌力作用可能导致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使RAAS与脑啡肽酶同时得到抑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降低醛固酮水平,减轻患者心脏前后负荷。此外,该药还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降低心脏兴奋性,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口服给药后,沙库巴曲可在机体被代谢成活性物质LBQ657,抑制脑啡肽酶,提高利尿钠肽、缓激肽水平,从而减轻心脏负荷。缓激肽水平提升可扩张血管、抗增殖,从而保护心脏及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13]。同时,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与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可发挥协同效应,且安全性高,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邓秋菊,孙佳艺,郭默宁,等. 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变化趋势[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1):7-12.
[2]王小磊.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50-52.
[3]赵玉红,高涛.曲美他嗪联合依那普利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8):145-148.
[4]王婧,侯远,朱祚云.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0(3):315-319.
[5]郑方芳,邓琴琴,裴兆辉,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0):1811-1813.
[6]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3):265-273.
[7]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4):423-434.
[8]王泽霞,丁永伟.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0):3-5.
[9]刘若楠,王媞,王大新.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6(4):368-371.
[10]李邢婷,李环,桑树东.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5):782-784.
[11]吕虎,范从华,左文.胺碘酮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29-1333.
[12]夏勇,张建卿,王少霞,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113-118.
[13]韩妹,熊璐,王萍,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1041-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