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对肠造口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作者: 杨波 张瑞雪 李鼎壹 江莉霞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对肠造口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84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迷惑-混乱、抑郁-沮丧、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可有效减轻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造口;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情绪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
肠造口是指通过手术将肠道的一部分与腹壁相连,形成一个开口,使肠道内容物排出体外,有效解决因肠道外伤、肠梗阻、肠道肿瘤等严重肠道疾病带来的排便或排气问题。然而,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排泄物的管理不便可导致肠造口患者自我形象受损,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影响整体生活质量[1~2]。此外,肠造口患者术后普遍面临自护能力不足问题,难以保障护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导致造口无法还纳。因此,提高肠造口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增强其自护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4]。本研究旨在探讨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对肠造口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84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肠造口术后;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治疗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状况、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观察肠造口周围皮肤状态,进行皮肤护理,根据造口类型、位置及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指导患者裁剪、更换造口袋。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和疾病相关健康宣教。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
(1)准备阶段:选取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1名心理咨询师、3~4名责任护士。护士长为组长,负责协调各小组成员;心理咨询师负责收集文献、总结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学习并灵活运用访谈技巧,对小组成员进行访谈、语言表达技巧的专业培训;责任护士负责落实访谈计划中的各项护理措施,提前告知患者访谈的目的、地点、时间等,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2)制定访谈计划:心理医师结合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的理念,充分了解肠造口患者性格特征及心理需求,与组长共同制定访谈的主题、框架及具体实施步骤。正式访谈前,抽取6例患者进行预试验,适当修改计划内容,保障访谈计划的可靠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注意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访谈技巧,如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等。
(3)实施访谈计划:于术后第1 d选择方便且安静、舒适、无干扰的环境与患者进行首次访谈,充分掌握患者基本个人信息并询问其兴趣爱好,如“您日常休息喜欢做哪些事情”、“您有哪些兴趣爱好”等,拉近彼此距离,建立真诚、温暖的访谈关系;于术后第3 d与患者进行第2次访谈,根据第1次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引导患者回忆过去美好的事件、经历,逐渐过渡至疾病相关,询问患者内心对肠造口的真实看法及感受,如“我知道适应肠造口挺不容易的,其实很多患者都会有一些内心的小想法,比如担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外在形象,或者在日常社交里有些小顾虑,您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愿意和我聊聊呢”,锁定话题,认真倾听,判断其心理状况,同时以提问方式了解患者内心矛盾,鼓励患者宣泄内心苦闷,充分尊重、理解并安抚患者;于出院前1 d与患者进行第3次访谈,根据第2次的访谈内容,引导患者认识自身矛盾心理,给予相应干预建议,使其重建自我护理信心;于出院后1周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第4次访谈,引导、鼓励其阐述出院后的心理状况,询问患者“出院后您遇到哪些问题”、“对于您目前的生活有哪些疑问或担忧”,积极回应患者,及时答疑解惑,予以充分支持鼓励,使其逐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塑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于患者出院3周后进行第5次访谈,询问患者“您目前心态如何,与住院期间比较,有哪些方面改变”、“您现阶段生活有无改善”,持续跟进患者心理状态,助力患者做好肠造口护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SSCS-early stage version)评估,总分为10~5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护能力越强。(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评估,包括4个维度,总分为20~8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情绪状态: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评估,包括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精力-活力、疲乏-迟钝、迷惑-混乱6个维度。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精力-活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精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迷惑-混乱、抑郁-沮丧、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肠造口手术改变了患者正常排便方式,给其生理、心理及生活质量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造口相关并发症、自我形象受损、社交障碍等。因此,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至关重要[5]。
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次访谈循序渐进地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据此提供针对性护理[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迷惑-混乱、抑郁-沮丧、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评分低于对照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渐进式访谈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患者效果显著。在准备阶段,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能让医护人员逐步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扰,如担心造口影响外观形象,造口异味影响日常社交,害怕他人异样目光等[6~7]。对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列举预后较好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改善心理状态。在访谈阶段,医护人员询问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扰,判断患者对造口护理技巧、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日常生活适应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提高治疗积极性及自护能力。长期随访时,聚焦患者回归社会面临的生活问题与心理问题,根据反馈及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从而提高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渐进式聚焦访谈护理可有效减轻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廖茜,欧玉兰,吴小钦,等.社会支持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路径分析[J].中华护理
教育,2018,15(12):932-935.
[2]袁理,冯红,丁淑贞.肠造口病人造口适应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22):3922-3926.
[3]李红,叶建红,吴金晶,等.渐进式聚焦访谈联合标准化造口护理流程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0):2725-2729.
[4]郭嘉明.聚焦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直肠癌造口化疗患者心境状态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23,47(6):736-738.
[5]沈云,侯梦晓,郭瑞,等.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个人掌控感与护理依赖性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10):90-93.
[6]李欢欢,李丹阳,马捷.Snyder希望理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应用于低位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的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5):614-617.
[7]周芳,孙晓林,陈玉华,等.术后渐进式聚焦访谈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8):62-64.
[8]李红,常利,陈鲜艳,等.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