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 刘宁 黄时萍
摘要:目的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及患者依从性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系统性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自我护理能力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认知功能的逐渐丧失和行为能力的退化,最终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严重下降[1]。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AD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
当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综合干预。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同时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疗效。系统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全面干预策略,旨在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全面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行为症状及其生活质量[3~4]。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管理,还注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5];病情稳定;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目的、过程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视听力、语言功能及肢体活动均存在严重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中途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介绍阿尔茨海默症的基本知识、病情管理和预防措施;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药物疗效;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行为举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加强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
1.2.2 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
(1)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使用温和的语气和适中的语速,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减轻其孤独感。
(2)记忆功能训练:通过剪纸、绘画等活动训练患者记忆和执行能力。这些自主活动可促进患者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肢体运动提升肢体协调能力。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参与剪纸和绘画活动,通过手眼协调和创意表达增强其记忆力和注意力。此外,护理人员还需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家属参与训练活动,与患者讲述浅显易懂、语速缓慢的故事,便于患者理解和跟随,锻炼其思维和记忆力。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让患者复述故事内容,进一步锻炼其语言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制作家属照片或姓名卡片让患者进行辨认和记忆,通过反复训练增强其记忆力,还可准备一些卡片,口述卡片中的对象,让患者记忆并辨认,通过反复训练强化记忆效果。
(3)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制定定时表,帮助患者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规律作息。通过抓握训练(如用餐具进行抓握练习),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手部功能;行走训练(如太极拳),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步态稳定性。自主完成为主,护理人员只需进行监督;若患者无法完成,护理人员则反复演示和指导,直至患者能够独立操作。训练过程中可播放轻音乐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与患者沟通,增强其语言交流能力。
(4)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行动能力,定期评估其跌倒风险。对行动不便或平衡能力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进行日常活动,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进行行走训练或其他康复活动时,护理人员应陪同在旁,确保患者不会因动作不稳而跌倒。注意保持地面清洁,避免放置障碍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每个维度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2)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包括护理概念、责任意识、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等维度,满分为172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总分30分,评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和中期阶段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从多方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互动能力。
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综合性和结构化的护理模式,通过整合以往的护理经验形成一套操作简便且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护理路径[6]。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系统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具体情况的深入分析,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经验,为其提供全面且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的退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孤独和抑郁[7~8]。系统性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注意使用温和的语气以及适中的语速,可有效帮助其理解和接受疾病;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孤独感。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陪伴,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其社会联系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措施共同作用,可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从而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此外,通过结合剪纸、绘画等活动可系统地训练患者记忆力和执行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患者主动思考,还可通过手眼协调和创意表达,增强其记忆力和注意力。护理人员与家属合作,通过讲故事和互动,使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锻炼思维和语言能力。反复记忆和辨认训练可逐步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此外,系统性护理干预强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通过抓握训练和行走训练提高其肢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训练过程中可配合使用轻音乐和温和的沟通方式,使其放松身心,以良好的机体状态进行训练,提高自主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菊,房金玲,王清锦.基于叙事故事理论家庭支持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2,35(2):488-490.
[2]赵辉,孙亚平,丁雪英,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前行呼吸训练干预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理压力及检查质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7):989-993.
[3]徐静.综合康复护理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4):150-152.
[4]轩慧娜.心理护理联合亲情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5):97-98.
[5]王会,樊凤莲,张伟.叙事护理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智力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2):1525-1527.
[6]王汇炘,张丽君.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8):125-127.
[7]胡京京.“五感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小组活动中的运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21.
[8]刘丹峰.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抑郁、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29(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