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和牙周情况的影响观察
作者: 周雪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和牙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义齿洁净度、治疗依从性以及牙周情况(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义齿洁净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情况。
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牙周情况;清洁度
全口义齿修复是一种口腔修复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天然牙齿全部缺失,处于无牙颌状态的患者[1]。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义齿组成,其固定主要来自于基托与口腔黏膜之间的吸附力[2]。义齿可模仿天然牙的形态和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然而,若义齿长期清洁不到位会形成牙菌斑,严重影响口腔卫生,不仅可诱发牙周炎、义齿性口炎等,还会增加龋病风险,口臭问题也会接踵而至[3]。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清洁不良的义齿容易引发口腔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进入血液循环,成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潜在隐患。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和牙周情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60岁;接受全口义齿修复。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自理能力较差。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先用温水冲洗整个义齿,清除食物残渣和杂质,随后用专门设计的全义齿清洁剂、刷子或漱口水杯等工具清洁义齿:可以用温水和一小滴肥皂水清洁整个义齿,不要使用含氯漂白剂,以免损坏义齿表面。定期深层清洁,固定时间段将整个义齿浸泡在清洁溶液中,清除污垢和更深的细菌。定期咨询牙医是否需要修复或更换义齿,保持义齿处于最佳状态。
1.2.2 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向患者耐心解释使用义齿进食应耐心练习的重要性以及不戴义齿的有害后果,使其明确义齿咀嚼功能达到天然义齿的30%~50%,可以基本满足口腔生理功能的要求。此外,有些患者可能有口腔异物感,同时舌头肥大以及舌头运动会无意间舔动下颌义齿基托边缘,引起全口义齿脱落。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舌体位置,使舌尖与下门牙舌面对齐,克服不良习惯。口腔医师为患者置入全口义齿时应注意预留舌头活动空间,抛光的表面、厚度和外形必须有利于固定全口义齿。告知患者注意饮食方式,如进食过多,张口过大,可大范围移动全口义齿,使肌肉移动、舌体搅拌以及食物拥挤,进而造成义齿脱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缓慢适量进食,慢慢咀嚼,不要吃硬的食物,以免影响牙槽嵴吸收、牙齿敏感性以及义齿断裂。正确的颞下颌关节连接转移是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时,须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2)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义齿佩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柔软感、义齿底部边缘过长引起的不适等),以及哪些正常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善,哪些情况需要及时恢复治疗。部分患者对整个义齿有模糊的理解,期望值过高。此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义齿不可能与天然牙齿完全相同,可能存在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增加、异物感、恶心或说话困难等问题,甚至出现义齿松动、干燥等现象,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相关症状会逐步改善,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义齿洁净度:将探针放置在牙齿表面,根据牙菌斑附着范围、厚度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评分。0分表示全口义齿无斑块;1分表示有小部分斑块,肉眼看不见,通过探针可去除;2分表示存在平均数量的斑块;3分表示斑块数量较多;0 ~1分表示全口义齿洁净度良好。(2)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自拟量表进行评估,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完全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清洁义齿,并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定期检查,积极参加研究内容,为完全依从;偶尔不按时清洁义齿,不配合定期的口腔护理和检查,不积极参与研究内容,为部分依从;不按时清洁义齿,不配合检查和护理,不参与研究内容,为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3)比较两组牙周情况:采用目视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牙龈指数:健康牙龈,计0分;牙龈轻微发炎,计1分;牙龈出血且伴有中度炎症,计2分;牙龈自动出血同时伴有严重的红肿和溃疡,计3分。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无出血计0分;龈沟轻度出血,计1分;龈沟触碰时出血,计2分;出现严重炎症、溃疡和肿胀等明显症状,计3分。菌斑指数:牙龈缘无斑块,计0分;目视不可见但探针可触及表面斑块,计1分;牙龈缘存在等量的牙菌斑计2分;牙龈缘或邻近区域存在较大的牙菌斑,计3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义齿洁净度比较
观察组义齿洁净良好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义齿洁净良好率54.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56.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牙周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3讨论
全口义齿是用人造义齿完全替换缺失的天然义齿。戴上全口义齿患者,尤其是一开始有些缺失牙患者,总是习惯通过前伸或前牙切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4]。患者初次佩戴不习惯,容易怀疑全口义齿的性能与特点。因此,在全口义齿佩戴过程中,应侧重于消除咬合不当以及其他不良因素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尽快适应全口义齿具有重要意义[5]。有效和及时的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患者的参与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保障义齿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义齿洁净度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情况。全口义齿使用不当会导致口腔卫生恶化,严重情况下甚至引发鹅口疮、舌炎、溃疡等并发症[6]。此外,义齿造成的口腔卫生恶化也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7]。进食后,食物残渣很容易堆积在假体组织表面,不仅刺激口腔黏膜,还会导致细菌感染和霉菌。因此,患者需在饭后、睡前取出以及清洗假体[8]。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详细了解义齿平衡过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义齿护理习惯,正确清洗义齿,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义齿使用寿命,改善患者口腔问题[9]。同时,配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使患者更快适应义齿佩戴过程,减轻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结合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义齿清洁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情况。
参考文献
[1]姜珊.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0):1700-1702.
[2]王旭琴,廖婧,李意俊.心理疏导在老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22):138-139.
[3]曹武玲,李健.全口义齿修复中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2023,43(8):742-746.
[4]高尔涵,景晓婷.牙槽嵴低平患者行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对咀嚼功能优良率及满意度的改善[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17):176-179.
[5]张婷.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全口义齿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2): 198-199.
[6]路遥,王健宏,王文武.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2022,22(18):1542-1544.
[7]张文楠.老年患者覆盖全口义齿和无牙颌全口义齿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134-135.
[8]闫慧鑫,孟文侠,牛玉岚.口腔种植覆盖义齿与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效果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9):1122-1124,1128.
[9]周倩妹,谢晓静,马桂娟,等.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7):82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