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阮艳红 姚凤萍

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情绪状态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效果,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绪状态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也是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维持血压稳定,部分老年患者对高血压认知不足,加上需长期服药,导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治疗积极性,无法保证血压控制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3~4]。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针对其个人认知水平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5]。同时,建立慢病工作小组,全面管理患者护理需求,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3例。对照组男107例,女126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69.74±6.33)岁。观察组男103例,女130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69.45±6.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6]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0岁;至少使用1种降压药。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伴有恶性肿瘤;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向老年高血压患者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常见诱因、发病机制以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在社区中心举办相关讲座,并提供健康教育手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深入理解。此外,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确保正确用药。护理健康教育指导3个月。

1.2.2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

(1)健康教育:由社区护理人员定时组织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讲座内容包括治疗方案、发病机制、病因等,通过PPT、小视频、宣教手册等方式讲解既往成功案例,提供多样化的健康知识工具,如图片、手册等,以便患者可随时获得和学习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从而加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2)慢性病管理护理:建立专门的团队管理慢性病,其中团队成员需要接受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必须通过考核后才能开始提供护理服务。指导患者低糖低盐饮食,严格控制摄入的热量,逐渐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比例,确保营养均衡。在首次就诊时,医护人员需要求患者每周记录两天的饮食情况。复诊时,护士仔细核对记录单,包括每餐主食、副食、油盐摄入量、水果摄入量、饮水量以及用餐时间,减少错误发生。分析患者膳食日记,发现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在肯定患者已经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每天进行适宜强度的运动,选择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条件的可通过运动手环监测日常心率状态,维护身体健康。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针对焦虑、紧张等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播放轻柔音乐的方式缓解症状,改善心境;针对抑郁、悲观等情绪,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深化对疾病的了解,同时借助临床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根据患者病情、血压、血糖情况遵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合理。每月定期进行电话沟通或上门家访,全面掌握患者居家状态,发现错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持续跟踪反馈。持续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压:护理健康指导通过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固定时间段为09:00~10:00),指导患者静坐10 min,连续测量2次,间隔5 min,取2次平均值。(2)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护理健康指导分别采用焦虑情绪自评量表(SAS)、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DS)[7]评估,评分越高表明患者不良情绪严重。(3)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包括不服药、间断服药和规律服药。服药依从=间断服药+规律服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护理健康指导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健康指导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1.85%,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84.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群体中高血压患者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该病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难题[8]。高血压需长期用药治疗以确保血压稳定,如果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9~10]。社区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治疗的主要场所,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因此,加强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传统护理内容相对固定,无法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效果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持续服用降压药,非药物治疗则专注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普遍认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健康教育通过多元化的宣教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患者对疾病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血压稳定[11~13]。社区慢性病管理建立在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基础上,旨在通过提供全面、连续且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和健康促进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机体健康[14]。通过教育、培训和活动形式使患者深入了解疾病情况,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并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1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效果,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何丽珍.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6):49-51

[2]温方圆,杜光会,田丰,等.基于患者门户系统建立的个人电子健康记录和慢性病管理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5):143-147.

[3]蔡志云.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对其情绪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2):133-135.

[4]郭体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16): 2798-2800.

[5]周海燕,黄珍霞,彭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1):30-32,36.

[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3):257-268.

[7]白艳艳,冯六六,黄红漫,等.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对高血压病人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9):1630-1634.

[8]王文翠.慢性病管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0):1554-1557.

[9]李红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对在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发展及心理状态、控制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2):99-101,105.

[10]黄英华,韦光武,何新桂,等.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广西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7):834-837,853.

[11]林幸.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1):96-98.

[12]冯伟坚,覃晓东,唐海丽,等.老年高血压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管理中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6):171-173.

[13]吴满妹,陈佳.老年高血压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及知识掌握度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32):187-189.

[14]蔡莉莎.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90-1791.

[15]王月虹,王晓丽.门诊合并虚弱综合征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 21-2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