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促排疗效研究

作者: 马静茹

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促排疗效研究0

摘要: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及卵泡期长方案超促排卵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医院行超促排卵助孕治疗的164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11例)和卵泡期长方案组(53例),比较两组促排卵指标、排卵及受孕情况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卵泡期长方案组Gn天数长于拮抗剂组(P<0.05);两组Gn总量、扳机日≥14 mm卵泡数、扳机日雌二醇、扳机日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数和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卵泡期长方案组

(P<0.05);两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数、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卵泡期长方案,PCOS患者接受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时间更短,可获得更高的获卵数,增加卵母细胞成熟个数、受精数及优质胚胎数。但卵泡期长方案在新鲜胚胎移植中的胚胎着床率更高。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母细胞成熟度;卵泡期;妊娠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获卵数增加,但卵母细胞成熟度较正常人群降低,导致其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均下降[1]。超促排卵中的高反应现象可能增加促排卵后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PCOS患者可因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状态等病理生理改变,导致IVF治疗周期中卵母细胞质量及成熟度不佳,使受精率下降、胚胎质量差。卵泡期长方案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垂体有降调节作用,可减少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改善高雄激素型PCOS患者的激素紊乱情况[2]。拮抗剂方案中,拮抗剂对LH峰的阻断效果迅速且可逆,避免了卵巢过度抑制。现阶段对两种方案在PCOS中的应用哪个更佳仍无定论。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拮抗剂方案及卵泡期长方案超促排卵对PCOS患者IVF-ET助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医院行超促排卵助孕治疗的164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组(111例)和卵泡期长方案组(5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PCOS;均存在排卵数量少或无排卵情况;卵泡质量不佳;存在高雄激素血症;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年龄≤22岁或>38岁;男女一方染色体异常;存在输卵管积水、盆腔结核病史或生殖道畸形。

1.2 方法

两组均做好周期准备,卵泡期长方案组给予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拮抗剂组给予拮抗剂促排卵,包括Gn启动时机、Gn剂量、拮抗剂/激动剂使用、触发药物、黄体支持、OHSS风险控制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促排卵指标: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水平 、扳机日孕酮及扳机日≥14 mm卵泡数。(2)比较两组排卵及受孕情况: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个数、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卵个数、受精卵率、正常卵裂个数、囊胚形成率及优质胚胎数。正常受精,第3天评级为Ⅱ级以上的胚胎为优质胚胎。卵母细胞成熟率=成熟的卵子(M Ⅱ)数/获卵数。正常受精率=2PN数/获卵数。优胚率=

优胚数/卵裂数。受精率=受精数/加精卵子数×100%;囊胚形成率=形成囊胚数/囊胚培养胚胎数。(3)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结局:如移植取消、生化妊娠、胚胎着床、临床妊娠、早期流产、异位妊娠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促排卵指标比较

卵泡期长方案组Gn天数长于拮抗剂组(P<0.05);两组Gn总量、扳机日≥14 mm卵泡数、扳机日雌二醇、扳机日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排卵及受孕情况比较

拮抗剂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数和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卵泡期长方案组(P<0.05);两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数、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卵泡期长方案组胚胎着床率高于拮抗剂组而拮抗剂组新鲜胚胎移植取消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优质胚胎率较卵泡期长方案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PCOS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可出现排卵障碍、肥胖、高雄激素血症、月经稀发等症状和体征。在自然状态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卵泡生长发育障碍问题,且部分卵泡生长速度较慢,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利于胚胎着床,导致不孕[3]。临床治疗时应考虑PCOS患者的身体素质,分析胰岛素抵抗情况。若胰岛素抵抗较强,可能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高雄激素型PCOS患者的内分泌代谢问题更为明显,常伴有月经紊乱[4]。针对这类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临床需谨慎选择促排卵方案,以保证疗效与安全性。

卵泡期长方案中,长效激动剂(如亮丙瑞林)通过持续激活垂体GnRH受体,初期短暂升高FSH和LH,随后受体脱敏,可能导致垂体功能完全抑制;长期垂体抑制可能影响黄体期激素支持,需加强黄体支持治疗;治疗周期较长,OHSS风险高,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拮抗剂方案的核心机制在于GnRH拮抗剂的直接抑制及其治疗的灵活性和周期短,拮抗剂(如加尼瑞克、西曲瑞克)通过竞争性结合GnRH受体,快速抑制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避免早发LH峰,减少卵泡过早黄素化的风险。从月经周期第2~3天直接启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无需降调节,治疗周期短(约8~12 d)。拮抗剂可灵活联合GnRH激动剂(如亮丙瑞林)触发排卵,替代传统hCG触发,显著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还可通过精准控制LH水平,减少小卵泡闭锁,提高成熟卵泡比例,改善卵泡同步性。此外,拮抗剂能间接减少LH驱动的卵巢间质细胞雄激素分泌,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状态短周期治疗方案减少了外源性Gn用量,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对卵泡发育的干扰。本研究结果显示,卵泡期长方案组Gn天数长于拮抗剂组(P<0.05);两组Gn总量、扳机日≥14 mm卵泡数、扳机日雌二醇水平、扳机日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数和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卵泡期长方案组(P<0.05);两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数、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卵泡期长方案,PCOS患者接受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时间更短,可获得更高的获卵数,增加卵母细胞成熟个数、受精数及优质胚胎数。但卵泡期长方案在新鲜胚胎移植中的胚胎着床率更高。临床需结合患者卵巢储备、代谢状态及既往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剑磊,孙丹,马媛,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助孕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发育指标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42(12):1201-1206.

[2]徐亚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7,36(2):150-155.

[3]张晗,贾婵维.PCOS不孕患者IVF-ET治疗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3,31(2):427-430.

[4]王婧彦,于晓娜,张文,等.拮抗剂方案与早卵泡期长方案在PCOS患者IVF–ET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1):40-42.

[5]何一,赵聪颖,吴庚香.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鲜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11):1744-174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