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 周妤婷
摘要: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道菌群计数。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IL-6、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大肠杆菌、粪肠球菌计数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美沙拉嗪;炎症介质;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腹胀,其他症状有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消瘦,肠外表现有结节性红斑、巩膜炎等[1]。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腹泻、便秘等治疗,其主要成分包括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胶囊内一般为黄色或白色粉末状药物[3]。美沙拉嗪临床使用频率较高,一般在包肠衣后于肠中崩解,大部分药物能抵达结肠,有效抑制肠壁炎症[4~5]。本研究旨在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6];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感染;近3个月服用过益生菌制剂;合并肠梗阻。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美沙拉嗪治疗,口服,每次1 g,每日3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餐后口服,每次0.42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过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炎症,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情况,为无效[7]。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比较两组肠道菌群计数:采集患者新鲜大便1 g,进行10倍稀释后在细菌培养板上进行接种,设置温度维持37 ℃,培养24 h后记录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粪肠球菌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IL-6、IL-8、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肠道菌群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计数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完全治愈,常反复发作,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免疫系统、肠道共生细菌病理相互作用有关[8]。在此背景下,益生菌已成为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方式。双歧杆菌属于公认安全等级的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其种类与宿主健康关系紧密,双歧杆菌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呈正相关[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IL-6、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大肠杆菌、粪肠球菌计数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美沙拉秦是一种水杨酸制剂,其有效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5-ASA),抑制环氧合酶(COX)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E2)、白三烯(LTB4)等促炎介质的合成,清除氧自由基(如ROS),减轻肠道黏膜氧化应激损伤,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降低TNF-α、IL-1β、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肠黏膜修复,减少溃疡形成[11~12]。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抑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艰难梭菌)的过度增殖,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紧密连接蛋白(如occludin、ZO-1)表达,减少肠黏膜通透性,防止细菌及毒素易位,激活调节性T细胞(Tregs),抑制Th1/Th17过度反应,增加抗炎因子(IL-10、TGF-β)分泌,改善肠道免疫炎症反应,进而发挥辅助治疗作用[13~14]。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抗炎与免疫调节、肠道屏障修复、菌群稳态与药物疗效维持等协同作用[15]。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
参考文献
[1]鲁峻,王剑,黄鑫.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221-224.
[2]刘月,荆宇杰,赵红艳,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9):13-17.
[3]黄亮,胡冰川,陈婷婷,等.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26(5):32-35.
[4]刘雯,史云菊,李国荣,等.肠愈宁颗粒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2):4765-4768.
[5]周家茗,万健,张浩,等.《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解读[J].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37(8):785-789.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量控制评估中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2):73-99.
[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量控制评估中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4,08(1):33-58.
[8]秦芳芳,郑长清,张喆.美沙拉嗪联合固本益肠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0,32(3):168-171.
[9]申明,任宏飞,张铭光.英夫利昔联合美沙拉嗪治疗
IBD效果及不良反应[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
(1):32-36.
[10]许玲,盛好,陈健.改良灌肠袋直肠滴入肠炎灵1号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4):
367-370,375.
[11]李洋,刘浩.黄芩汤合青黛散加减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保护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33):93-97.
[12]贾音,邓大一.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1):6-10.
[13]李群,刘成霞,王明辉,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5):
982-986.
[14]慕奕彤,杨思贤,牛福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8):76-79.
[15]王重娟,周锦妍,王崇静,等.双歧杆菌联合左卡尼汀对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药房,
2021,32(6):68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