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张莺 李鑫林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合作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多元合作;加速康复外科;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

髋部骨折主要因外力因素导致髋部骨骼完整性和连续性破坏,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会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方式,但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术后康复周期较长,且易引发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术后恢复不利[2]。常规护理往往侧重于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和基础护理,缺乏对每位患者病情变化、个体性需求的全面重视,难以及时了解其身心需求,故整体护理效果有限[3]。多元合作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强调通过应用一系列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以外科手术为主导,结合麻醉、护理、营养、心理和物理治疗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旨在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加快康复进程[4]。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合作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1.79±3.84)岁;跌倒伤19例,车祸伤15例,坠落伤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1.84±3.89)岁;

跌倒伤20例,车祸伤16例,坠落伤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均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5]中疾病诊断,且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单侧骨折;既往未实施过髋部手术;精神均无障碍。排除标准:存在急慢性感染;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肝、肾等脏器损害;属于病理性骨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详细向其及家属解释髋部骨折病因、治疗方案、术后康复过程,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术前6 h禁食、2 h禁水,做好备皮准备,确保手术区域皮肤清洁、无破损,并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予以适当镇痛药物。

(2)术后护理:术后继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密切观察管道情况,确保顺畅,详细记录引流液性质等。术后6 h内禁食禁水,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开始进少量清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和正常饮食。术后维持去枕平卧位,减轻伤口压力,促进血液回流,定时更换体位,每2 h

更换1次;指导家属按摩患者四肢,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简单肢体运动。术后继续加强疼痛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耐受性,合理使用镇痛药物,随访6个月。

1.2.2 观察组给予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模式

(1)组建多元合作ERAS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手术室、疼痛科、营养科、骨外科及康复科医护人员。组长由骨外科护士长担任,负责护理计划的制定,监督、落实护理工作;疼痛科负责疼痛评估、管理;营养科负责评估营养、干预;康复科负责指导康复训练。

(2)术前护理:疼痛科护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评分≤3分,可给予患者冰敷、抬高患肢、取舒适位;评分4~6分,在上述基础上遵使用镇痛泵;评分≥7分,予以股神经持续阻滞、罗哌卡因局部镇痛。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评估其心理状态,告知髋部骨折手术预期治疗效果,并列举既往骨折后成功治疗案例,使其树立康复自信。营养师评估患者营养指标,了解其饮食习惯,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床上排尿及排便训练。术前2 h予以适量盐糖水。

(3)术中护理:使用保温毯保温,尽可能减少肢体暴露。术中液体亦需加温,确保温度达37 ℃。

(4)术后护理:患者清醒后予以少量温水,若无呕吐,则予以适量流食。营养科医护人员估患者营养状况、吸收功能,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食物。若伴有糖尿病,避免摄入较多糖分,予以新鲜蔬菜,定期评估营养素,观察钙、磷等指标。密切观察引流液,若每日引流量不多于50 mL,及时将引流管拔除。康复科医护人员评估患者骨折及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术后每2 h翻身1次。患者未清醒时,指导家属按摩其肢体,由近心端逐渐按摩至远心端,并用温水纱布擦拭肢体。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后,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训练、膈肌运动,15次/h;同时,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由康复科医护人员评估肢体功能,疼痛科医护人员评估疼痛程度,共同制定下床活动计划。指导患者吹气球、深呼吸,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半坐卧位,雾化吸入;在着力部位(如背部、臀部等)放置软垫,避免于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加强生活护理及安全管理。遵循阶梯镇痛原则,再次采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常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情况可增加弱阿片类药。若效果不理想,需增加强阿片类药。

(5)出院后护理:组建微信群,以微信形式随访,营养师评估营养状况并提供个性化建议;康复师评估骨折恢复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专业指导,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于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6]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比较两组并发症:如压疮、尿路、肺部感染等。(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7]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通过整合外科、护理、康复、疼痛管理等多学科资源,形成协同合作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8]。康复科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确保其在术后得到针对性康复训练,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9]。同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定时翻身,指导家属按摩肢体并用温水纱布擦拭,利于加快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股四头肌静力训练、膈肌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髋关节稳定性,进一步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此外,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训练,能够增强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加强引流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可减少因引流不畅引起的尿路感染情况发生[11]。在背部、臀部等着力部位放置软垫,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有助于减少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获得充足营养,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注重疼痛管理,通过优化镇痛方案、使用镇痛泵等措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使其更积极地配合护理,提高康复效果[12]。此外,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注重患者心理疏导、情绪管理,通过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担忧,提供心理疏导,有助于其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多元合作ERAS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虹,张楠楠,晁爱军,等.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2):1695-1702.

[2]刘方,暴晨,范蕴非.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4):830-833.

[3]赵雅宽,谢添,芮云峰,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血液管理的现状与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11):1081-1084.

[4]于红伟,张晋华,林涛,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应用加速康复

外科技术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22,

28(8):702-705,711.

[5]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11):921-927.

[6]徐峰,袁凯旋,陈圣宝,等.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8,39(3):141-144.

[7]徐军明,赵威丽,宋学岐.飞行员自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与疗养服务需求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

(9):842-844.

[8]丁留敏,高菁,徐培兰.基于规范化疼痛管理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离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9):148-152,172.

[9]宋宏晖,张鹏,徐炜,等.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高龄

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

(9):825-832.

[10]张东海,张蕾.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

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

(13):1466-1469.

[11]陈慧婷,萧志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围术期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增刊1):408,410.

[12]杨嫦,骆国钢,周敏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结合耳穴埋豆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12):2165-216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