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护理方法
作者: 王倩倩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引发慢阻肺的主要原因
(1)吸烟:临床统计发现,大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吸烟的习惯。
(2)大气污染:部分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有害颗粒物增多,使得当地人在呼吸时吸入了很多有害颗粒物,并在肺部堆积,引发慢阻肺。
(3)感染:如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毒微生物感染都会导致肺部出现慢性疾病。
(4)过敏因素:过敏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5)呼吸道过敏因素:人体在呼吸过程中肯定会吸入一些颗粒物,其中可能包含一些过敏原,如柳絮、花粉等,一旦被过敏体质人群吸入,可诱发支气管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慢阻肺。
(6)冷空气影响:寒冷刺激会使得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随之降低,这也是慢阻肺的发病原因。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与表现
(1)慢性咳嗽:在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显著,患者只是早晨和睡前会出现咳嗽。部分患者会有呼吸不畅,但没有咳嗽的症状。
(2)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症状,尤其是早晨或经运动身体比较疲惫时,症状更明显。
(3)喘息和胸闷:虽然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患者特有的症状,但表现会更为突出。
(4)全身性症状:一些病情较重的慢阻肺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咳血痰、咯血等症状。
此外,随着慢阻肺病情持续恶化,患者体质会变差,变得消瘦,身体抵抗力急剧下降,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慢阻肺的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
(1)有效咳嗽锻炼。取坐位、半卧位、站立位皆可,但需要放松四肢,深吸气随后屏气,时间为2~3 s;之后张开嘴巴,打开声门,同时收缩腹部用力咳嗽2~3声。每日坚持锻炼3次即可,每次锻炼时间以5 min为宜。
(2)缩唇呼吸锻炼。嘴巴撅起作吹口哨状,经鼻吸气,经嘴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控制呼吸时间比,以1:2或1:3为宜,每日锻炼3~4次即可。
(3)腹式呼吸锻炼。将双手分别置于胸部和上腹部,经鼻缓慢吸气,此时腹部应微微隆起;然后匀速呼气,同时腹部的手应微微下降,胸廓尽量不动。每日锻炼2~3次,每次3~5 min。
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1)体位引流。一般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采用各种姿势下的体位引流法清除呼吸道内存积的分泌物。在引流时,可同时用叩打或震颤手法增加引流效果。患者要尽量采用腹式呼吸,并主动咳嗽排痰。
(2)训练咳嗽反射。护理人员教患者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然后屏气片刻,躯干前倾,将两臂屈曲用肘部轻轻向两下肋部加压;突然咳嗽时腹壁内陷,连续咳2~3声;停止咳嗽后,缩唇将余气量尽量吐尽;休息时,平稳呼吸数次,准备再次咳嗽。咳嗽时,可由医护人员或家人用双手挤压下胸廓几次,以增加排痰效果。
(3)雾化吸入。现多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剂可用抗生素、黏液溶解剂等。由于雾化吸入的颗粒有时可刺激气道诱发支气管痉挛,故对有支气管痉挛倾向的患者,可加入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每次5~10 min,每天3~4次,至少在起床后及临睡前各做1次。雾化吸入后做体位引流,排痰效果更好。
放松训练
一般进行徒手的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可教会患者鉴别紧张与放松体验的感受,通过练习加强对放松的控制。
氧气吸入疗法
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0%或感到胸闷、憋喘时,即可进行吸氧。有条件的患者可以买一台制氧机在家吸,吸氧流量是1~2 L/min,每天吸15 h,可以减少肺微小血管的痉挛。长期氧疗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手段,不用担心副作用。
运动训练
很多老年慢阻肺患者因身体原因不愿运动,担心会加重病情,其实,长时间不运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和家属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采取多运动联合的形式,适宜的运动有快走、慢跑、瑜伽、打太极拳、八段锦等。
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措施
(1)戒烟:戒烟后,肺会有自我修复的过程,减轻炎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此外,患者还需远离粉尘和二手烟,避免吸入有害的颗粒物和气体。
(2)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咳嗽,咳痰超过1周的情况,需注意是否肺部出现了问题,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经常吸烟并超过40岁的人群,应每年进行肺部检查。
(3)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可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源微生物的易感性,可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概率。
(4)养成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保证自己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整洁。可在屋内种植一些能吸附灰尘和有害物质的植物,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还应定期进行消毒。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肺康复
在慢阻肺康复治疗方面,包括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呼吸肌训练、心理和行为干预。(1)缩唇呼吸是一种慢阻肺康复的方法,做法为放松颈、肩、背,用鼻缓慢吸气,可以帮助改善气管狭窄、呼吸短促,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2)排痰法是将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将肺内的痰液排出。运动协调呼吸法是在运动时配合重复有规律的呼吸,减轻气促的情况。(3)膈式呼吸锻炼能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增加潮气量,缓解呼吸困难;与缩唇呼气、前倾体位等合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开始此项锻炼时,应由医护人员示范并做指导,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 min,掌握方法后增加锻炼次数和时间。此外,慢阻肺患者要做到少食多餐。如果吃过多的食物,会压迫膈肌,不利于呼吸。还要少食豆类、碳酸饮料等会产生气体的食品,以免胃部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