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细菌感染
作者: 何源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弥漫着各种类型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微生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并且人体有着功能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消灭大多数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但即便如此,仍然会存在着一些病原微生物突破人体防线,引发各种疾病。本文就如何预防细菌感染做简单论述。
什么是细菌感染
生活中的细菌无处不在,有些能够帮助人体完成消化、排泄等工作,参与到免疫反应当中,影响细胞代谢,抑制肿瘤生长,和人体构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也有一些细菌在侵入人体后,会大量繁殖,成为致病菌。还有本身无害的细菌发生变化或生存的位置发生改变,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细菌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例如接触、口腔、呼吸道和性行为等,此时人体会出现多种症状,如发烧、呕吐、腹泻、感染部位红肿等。在严重情况下,细菌感染还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根据人体和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菌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感染以及潜伏感染。根据病程的长短,又能将细菌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其中,慢性感染的治疗相对困难,病程较长,如结核分枝杆感染、布氏杆菌感染等;急性感染起病比较急,症状明显,但治疗相对容易。还可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全身感染的症状往往比较严重,通常是病原菌在体内产生扩散所致。由此可见,患者想要得到有效治疗,需要了解细菌感染的类型,再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式。
致病菌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有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接触性传染、血液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不过现在的医疗手段能够治愈大部分感染,除非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有全身性症状,或致病菌有着很强的耐药性,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很多人认为细菌感染会复发,即每次被细菌侵入都可能会造成感染,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比如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的感染,经治愈后基本不会复发;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容易反复发生。
哪些人群容易被细菌感染
免疫力下降的人群
免疫力下降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有免疫缺陷疾病患者,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等。这类人群身体免疫功能和正常人相比较差,容易被细菌侵袭。
未按规定程序接种疫苗的人群
在细菌感染之前按照规定程序注射一剂疫苗,能够让人体形成对致病菌的免疫抑制,当致病菌在侵入人体时,会被身体免疫系统消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病毒,我国都有针对性的疫苗。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注射疫苗,会加大细菌的感染率。
局部长期存在损伤的人群
当身体出现长期性损伤,细菌可能会趁机而入,因此,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需要做好必要的防护,避免出现损伤。
在非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的人群
正规医院都会采取严格细致的消毒方式,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如果患者到消毒措施不到位的非正规医院治疗,非常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
发生细菌感染,可按照以下步骤就医: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发热、持续咳嗽、头痛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如果有家庭医生,可先去其诊所进行身体检查,获得相关治疗建议。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无法等待预约,应前往医院急诊室。如果被诊断为细菌感染,医生会开出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在服用抗生素时,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清淡易消化,多休息。
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
勤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细菌感染的方式。在做饭、进食前,都应该先对手部进行消毒;在咳嗽、打喷嚏、换尿布以及上完厕所后,也一定要彻底对手部进行清洗。如果没有肥皂和水,也可以通过含有酒精的免洗清洁剂对手部进行消毒。在此,教大家如何正确洗手:
(1)清洗手掌。让流水浸润双手,再在掌心涂抹洗手液或者香皂,掌心相对进行揉搓。
(2)对手背指缝进行清洗。掌心对手背,沿着指缝进行揉搓,双手交互进行。
(3)对手掌侧指缝进行清洗。掌心相对,双手进行交叉揉搓。
(4)洗指背。十指弯曲扣在一起,用半握拳的方式将一只手指背放在另一只手指背位置进行揉搓,双手交互清洗。
(5)清洗大拇指。将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6)清洗指尖。将指尖合拢在另一只手的掌心位置进行揉搓,双手交换。
(7)清洗手腕和手臂。
及时接种疫苗
我国的疫苗体系非常健全,孩子从出生起就有着注射疫苗的标准流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细菌感染疾病都能够通过注射对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我国大多数疫苗都是在儿童时期接种,但是也有一些成年后需要根据情况注射的疫苗,如狂犬疫苗、破伤风以及流感疫苗等。
保证饮食的清洁
首先,要保证饮水的清洁。水是最容易携带细菌的载体之一,能够通过水顺利侵入人体当中。因此,平时要拒绝喝生水,而应在煮沸或经过滤、杀菌后饮用。其次,是保证食物的清洁。对于已经变质或者来路不明的食物要避免食用,以免因细菌感染导致腹痛、腹泻等各种消化道症状。
另外,需经常打扫家庭卫生,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注意不与受感染的患者共用物品,包括毛巾、床上用品、餐具等,以防止细菌和病毒交叉感染。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细菌感染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