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同时机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 周宇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同时机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发病72 h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炎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舒适感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不同时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细菌感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同时,患者腹腔内会出现脓性渗出物,需要接受手术治疗[1]。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手术时间的疗效也不同。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必须抓住手术时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不同时期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不同时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9.62±7.5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9.55±7.6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疾病;精神障碍;异位阑尾;其他肠道疾病。
1.2 方法
两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术后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及治疗剂量,观察组在发病72 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72 h后行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治疗方式一致。
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实施全身麻醉后,开始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观察孔的位置选择在脐上1 cm处做1 cm弧形切口,分别于右下腹麦氏点做0.5 cm切口,左下腹反麦氏点做1.0 cm切口;置入戳卡后进入腹腔内进行探查,清除腹腔内的渗液;找到阑尾与阑尾系膜,超声刀离断阑尾系膜至根部,塑料夹于阑尾根部0.3 cm处夹闭阑尾并超声刀切除阑尾;完整取出阑尾,留置腹腔引流管;切口进行消毒处理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炎症情况: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3%(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炎症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5]。临床上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方式为手术切除治疗。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在阑尾炎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发挥了新技术的优势,能够大大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在保证手术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有二孔、三孔和四孔法,其中二孔法能够对急性单纯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三孔和四孔法主要用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7]。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的阑尾往往较为粗肿,水肿现象也会增多,阑尾的腔内也会充斥着大量的脓液等,这些会增大阑尾的张力[8]。如果阑尾直径超过1 cm,就会增加套管的取出困难性,强行取出阑尾会直接导致阑尾破损、脓液外露等,严重时会出现穿刺口感染。因此,必须通过微创处理的方式避免穿刺口的感染现象,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9]。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处理措施。对于肿胀程度轻微的患者,可以在阑尾切除之后直接从套管取出;如果患者系膜的肥厚现象明显,套管中取出困难度会增加,在阑尾切除之后可以用剪刀先将肥厚的系膜位置剪短,并且直接取出阑尾;如果患者阑尾的肿胀程度较高,腔内存有大量的脓液,可以将阑尾放置在指套之中,切除之后拔出,取出脓液;如果根部的肿胀程度还是很显著,可以以强行结扎的方式来避免阑尾破损,避免其对腹腔内部的污染[10~12]。
不同时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也存在疗效差异。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疗效[13]。临床上认为,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越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情,避免病情的恶化,且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14]。但是目前,手术治疗的时机并没有标准,72 h是一个分界线[15]。患者在发病72 h内和72 h后的手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发病72 h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疗成本和治疗时间更高,而发病72 h内接受手术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后的炎症控制及并发症的控制都明显优于前者。
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发病72 h内对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好转,且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指标,减少炎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及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唐海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48-50.
[2] 于志华.化脓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后不同时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J].广州医药,2022,53(6):138-141.
[3] 郑镇波,陈喜德,周雁苹.化脓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后不同时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研究[J].海南医学,2022,33(1):47-50.
[4] 俞耀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4):5014-5016.
[5] 周艳.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8):16-18.
[6] 杨志峰,马雪平.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后不同时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康复情况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03-2405.
[7] 于洋.化脓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D].青岛大学,2019.
[8] 于洋,孙振青.化脓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2):138-141.
[9] 高晋鸿,郝少龙,张腾,韩威,翁以炳,刘勇.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1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3,28(5):398-400.
[10] 王坤,李俊江.保守治疗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2):28-30.
[11] 李明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7):157-159.
[12] 丁正东.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7):128-130.
[13] 刘瑜,王城,周柯均,邓琳,郑蕾,蒲娟.儿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3):323-326,331.
[14] 林鸿坡,戴育坚,叶彤,郑辉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30):35-38.
[15] 陈新勇.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维持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2,27(5):46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