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肛裂的那些“难言之隐”

作者: 朱智敏 张海岩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患者会出现肛门剧痛、便秘、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什么是肛裂

肛裂主要是指以齿状线以下肛管周围形成一些纵向小裂口。齿状线属于肛管的一个关键分界线,以此为标准,以上通常泛指黏膜,以下则是指肛管皮肤。因各种原因导致肛管皮肤发生纵向裂口,属于肛裂。通常肛裂容易发生在患者的后位,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发生于前位,左右侧位肛裂通常不容易看到,推测与人体解剖因素存在密切联系。肛尾韧带位于人体的后方,该部位软组织较少,比较坚硬,松弛度不高,当患者排出较为干硬大便时,极容易导致肛管周围产生裂口。肛裂一般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肛裂症状持续不超过6~8周,慢性肛裂症状一般持续大于8周。

肛裂的典型症状

(1)疼痛:初期表现排便时疼痛,排便后减轻;后期表现为排便时疼痛,排便后加重,持续时间较长,疼痛感将会维持数小时,直至下次排便。(2)便血:出血量会随着粪便损伤创面而出现改变,通常出血量不多,粪便排出后可以看到大便带血或滴血的情况,手纸上也会看到血液,整体呈现鲜红色。(3)便秘:肛裂患者多数存在便秘。便秘既是肛裂的发病因素,也是肛裂的主要伴随病症。

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有可能出现肛门瘙痒、肛门潮湿等,甚至引发全身性症状。

(1)瘙痒:肛裂创面长期与粪便接触,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发肛门湿疹或肛门瘙痒的情况,严重者还会污染裤子,影响日常生活。(2)全身症状:反复发作的剧痛感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甚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因为恐惧排便,会减少进食量或排便次数,长久以往,会出现轻度贫血、便秘,进一步加重病情。

肛裂的病因

肛裂的主要病因包括:(1)解剖因素。肛尾韧带硬、不具备较高的弹性,在大便干结时容易被撑开,形成裂口。(2)感染因素。肛窦炎通常发生于齿状线,会对下端的肛管形成炎症刺激,导致肛管局部发生破溃。(3)外伤因素:大便干燥、分娩也会引发该病;经常腹泻患者,粪便对局部产生过多的刺激,导致肛管皮肤破溃。(4)肛管狭窄。患者存在先天性肛管狭窄疾病,在排便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肛裂。(5)缺血原因。括约肌发生神经痉挛时,局部缺乏血液供应,逐渐形成肛裂。(6)肛交。肛交属于在肛门内开展的一种性行为,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肛管发生撕裂伤。(7)精神因素。患者若长期精神紧张,肛门压力会随之升高,肌张力增加,从而引发肛裂。

肛裂的诱发因素包括:(1)便秘。大便过硬过干,不容易排出体外。(2)日常饮水量不足,导致肠道内过于干燥,肠内容物不易排出。(3)大便时间过长,如上厕所看手机或看书,长久以往容易发生肛裂。

肛裂的治疗

肛裂治疗主要在于改善便秘、止痛、促进溃疡快速愈合。急性肛裂患者通常使用保守治疗就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慢性肛裂患者必须采用手术方法才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包括:(1)泻剂。如便通胶囊、麻仁丸、乳果糖、小麦纤维素颗粒等,作用于人体当中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率,属于肛裂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是服用药物时间不能长,且同时间内需要配合饮食调理、改善生活习惯,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中药熏洗坐浴。(3)百多邦软膏、马应龙痔疮膏外用。(4)利多卡因凝胶、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局部止痛。

手术治疗包括:(1)肛门扩张术。主要适用于不存在前哨痔或其他并发症的Ⅰ期肛裂。操作过程简单,且不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需提醒,若扩肛未达到理想效果,或受其他不利因素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手术后复发的情况。(2)肛裂切除术。适用于慢性肛裂及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能够达到一次性根治的目的,且复发率较低。(3)纵切横缝术。同样适用于慢性肛裂伴有肛门狭小的患者,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点。(4)部分内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因括约肌痉挛缺血引发肛裂的患者,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

其他治疗还有肛管扩张器疗法:对肛门放置扩张器,达到扩张肛门的目的,避免括约肌痉挛发生,与肛门扩张术有类似疗效;烧灼法:在肛门部分用高温对裂伤进行烧灼,使其成焦痂,从而脱落,形成新鲜创面,可以减少治疗肛裂的难度。

肛裂的并发症

(1)肛周脓肿。通常是由于在排便过程中,肛门因损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一般会出现肿块、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可采取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负压引流术等手术治疗。(2)贫血。可能是由于肛裂患者长时间便血,导致体内红细胞流失所引起,通常会出现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生血宁片、速力菲等药物治疗。

肛裂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肛裂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热性以及油腻的食物。

(2)还应注意不过多进食香燥煎烤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以及炒货等。

(3)不宜进食过于温补的食物。

(4)肛裂患者应当多进食富含丰富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食物,避免便秘发生,比如黄花菜、茭白等;每日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大便软化,更加容易排出,从而避免干硬粪块对肛门的刺激,促进肛管创面早日愈合。

(5)多进食质地较软,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芝麻、蜂蜜、植物油、胡桃仁能润肠通便,肛裂患者可适当食用;同时,避免或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如白酒、辣椒等,否则不仅会导致便秘,还能使肛门直肠部充血明显,诱发或加重肛裂。

(6)保证排便畅通。在干硬粪快形成后,不要用力将其排出,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甘油灌肠剂进行灌肠,还可以使用开塞露润滑肠道。

(7)若存在肛隐窝炎,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因感染导致皮下瘘或溃疡的情况。

(8)在日常就医检查肛门时,如肛门指检、镜检,避免过度用力,防止肛管发生破裂。

(9)及时治疗多种可能引发肛裂的疾病,如长期便秘。

肛裂与痔疮的区别

肛裂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便干硬、较粗,在排便时候过度用力,导致肛周皮肤出现撕裂;痔疮主要是因为患者长久保持坐姿或蹲便、女性妊娠时腹压升高,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曲张成团所致。肛裂发生后,临床症状主要为肛周疼痛、出血、便秘等。痔疮若为Ⅰ、Ⅱ度,体积较小,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感或仅仅表现为鲜血便;若为Ⅲ、Ⅳ度,体积较大,在排便时会出现痔核坠出肛门外的情况,同时伴随大便带血、肛周坠胀以及里急后重等。只有外痔出现肿胀发炎,才会表现为剧烈疼痛感。此外,医生在检查慢性肛裂患者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的情况,肛门外观存在狭窄,而痔疮患者通常不会有上述表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