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母乳喂养小知识
作者: 李玲玲产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若是顺产,新生儿出生30 min后即可实施首次母乳喂养。当新生儿脐带剪断、羊水擦干后,助产士会将其抱于妈妈身旁。待宝宝适应后,会自行找到乳头开始首次母乳吮吸。此时,可让宝宝对双侧乳房各吮吸一定时间,以3~5 min为宜,以加速乳汁分泌,确保第一口食物是初乳。大多数初乳外观呈淡黄色,质地较稠,少部分初乳为透明状,其富含高蛋白等营养物质,能够增强宝宝免疫力,预防感染。
产后如何顺利母乳喂养
早接触
产后1 h内实施母婴肌肤接触,对母乳喂养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婴皮肤接触时间越长,母乳分泌越多,二者呈正相关性。母婴皮肤接触,即宝宝出生后置于妈妈胸部,让其聆听妈妈的心跳,感受妈妈的温度,如同在子宫环境中一样。
肌肤接触是一场延续生命的母婴同舞,接触时间越早,越能稳定宝宝血压、呼吸心跳等,使其安稳入睡;同时有益于加强催乳素、催产素释放,增加奶量,减轻妈妈压力,以充满爱意的心境和宝宝接触,可持续至整个婴儿期,有益于培养宝宝独立、自信等性格。
早开奶
肌肤接触后,让宝宝多吸吮(每侧乳头间隔2~3 h吸吮1次),不要限制宝宝的吸吮次数和时间。如婴儿吸吮次数有限,可以通过吸奶泵辅助,增加吸奶频次。在刚开始的几天,吸吮频率越高越好,每日至少8~14次。
哺乳供需维持平衡
而现代化哺乳理念认为,应依据宝宝需求实施哺乳。“需”是双方的,一是当妈妈感觉乳房有些胀痛想要哺乳,二是宝宝有饥饿表现。夜间至少喂奶1次,因为血清中催乳素分泌浓度较晨间3~4点要高出1倍。此外,针对部分贪睡的宝宝,可采取左右交替或加倍喂奶方式哺乳,以刺激泌乳反射,提高乳汁分泌量。
哺乳姿势要正确
许多妈妈哺乳时发现宝宝脸蛋涨得通红,使劲吸吮乳头,但没有多少乳汁;或乳头因吸吮破了皮,有结痂出现,哺乳时产生疼痛感。这些情况与错误的哺乳姿势有关。哺乳时,宝宝需将整个乳晕含在嘴里;同时妈妈环抱宝宝,使其鼻部、口部及下巴紧紧贴合乳房,从而实现轻松吃奶。部分妈妈乳房相对丰满,需注意使用手指于乳房上给宝宝留出一定的呼吸空间。
原则上,宝宝可以交替吮吸双侧乳房,即吸吮完一侧再换另一侧。若一侧奶量就能够喂饱宝宝,另一侧乳汁要及时用吸奶器吸出,防止堵奶。哺乳后,一定要给宝宝拍嗝。妈妈可将宝宝轻轻抱起来,轻轻拍打后背,使其胃部空气排出,减少溢奶的发生。
如何加速乳汁分泌
妊娠中期乳房就开始产奶,为新生儿出生做准备。然而,此阶段孕激素会出现阻滞作用,使乳汁分泌不足。待宝宝出生后,泌乳最佳的方法是勤吮吸。哺乳前,将乳房进行热敷,2~3 min后自外侧向乳晕方向轻轻拍或按摩乳房,以加速乳汁分泌。哺乳后,妈妈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补充水分,这对加速乳汁分泌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