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 于春玲
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采取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FMA评分、肌力、吞咽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肌力评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改善,增强患者肌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梗死;渐进式康复护理;吞咽功能;满意度
脑梗死为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具有易致残、病情严重与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引起头晕、偏瘫、口角歪斜等症状,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昏迷、意识障碍、嗜睡等,危害性极大[1]。对症治疗能够抑制脑梗死进展,但护理为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疗效[2]。常规护理效果有限,已然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早期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减轻病残程度,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女19例,男22例;年龄52~78岁,平均(53.28±4.69)岁;体重38~81 kg,平均(54.79±6.34) kg。对照组:女18例,男23例;年龄50~79岁,平均(53.64±4.52)岁;体重38~80 kg,平均(54.85±6.12) kg。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资料齐全;意识清楚;对研究知情同意;无精神或心理疾病。排除标准[3]: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中途退出研究;过敏体质;全身感染;认知障碍;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1)健康宣教。采取发放宣传册、口头教育或视频宣教等途径,为患者讲述脑梗死的知识,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积极配合;耐心解答患者提问,打消其顾虑。
(2)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禁忌、用量、作用和用药途径,嘱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不能擅自停药,也不能随意调整用药量,以免影响疗效。若患者记忆力比较差,可让其通过设置闹钟的方式提醒用药。
(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期间可酌情运用肢体语言,如握手或拍肩膀。播放舒缓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引导患者正向宣泄出心中的情绪,用手势、语言或眼神等鼓励患者。向患者介绍预后较好的脑梗死案例,增强其自信。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结合脑梗死治疗的原则,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控制患者对钠盐与胆固醇的摄入量,嘱患者多吃果蔬,多喝温水,不吃腌制类的食物;饮食清淡,食用高纤维与高蛋白的食物,禁食油腻与辛辣的食物。
(5)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强化空气消毒力度。根据天气变化,酌情调整室温。确保室内光线柔和,物品摆放整齐,空气清新,地面整洁,没有噪音;允许患者在室内摆放喜欢的物品,让患者能够感觉到温暖。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
(1)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严密监测患者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每隔2~3 h协助患者翻身1次,按摩患者肢体与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进食、如厕、修饰、刷牙、穿脱衣等。待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恢复后,指导其下床活动,如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与床椅转移等,再指导患者做上下楼梯等训练。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训练,每个动作都保持3~5 s,10 min/次,3次/d。护士需用一只手轻轻扶住患者的足后跟,并用另一只手对其膝关节进行按住,然后再缓慢抬起患者的下肢,让患者的腰骶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20~30次/组,每日做3组。
(2)指导患者做适量的颈部活动:上下左右转头,30 min/次,每日1次。指导患者舌头反复往外伸,以改善其舌肌力量,10 min/次,3次/d[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FMA评分、肌力、吞咽功能及满意度。(1)用FMA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得分越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2)利用Lovett分级法将肌力评为0~6级,患者有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时为0级,患者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法带动相应关节活动时为1级,患者在减重状态下肌肉可带动相关关节进行全范围活动时为2级,肌肉不仅可带动相关关节进行全范围活动,而且还可进行全范围抗重力运动,但无法进行抗阻力运动时为3级;肌肉可进行抗重力、抗阻力活动时为4级;肌肉可以完全抗重力运动时为5级;评级越高时代表肌力越好。
(3)采用吞咽功能筛查量表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恢复越差。
(4)满意度评估包括三级,不满意0~75分;一般满意76~90分;满意91~100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肌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肌力评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吞咽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我国脑梗死的患病率有所提升[5]。脑梗死不仅发病突然,还容易致人残疾和死亡,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6]。相关资料中提及,脑梗死的发生和小动脉闭塞、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心源性栓塞、心脏病与烟雾病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引起共济失调、偏瘫、头痛与感觉障碍等症状[7]。常规护理乃比较传统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向患者提供一些最为基础的护理服务,但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其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8~9]。
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开始吞咽功能和肢体功能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促进机体功能康复。渐进式康复护理为专科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患者实际需求,结合临床经验,从康复训练、饮食调整、认知干预、体位管理、情绪疏导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出发,予以患者系统性、人性化与专业化的护理,消除其负性心理,促进肢体与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10]。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做适量的肢体主/被动训练与吞咽功能训练,待患者明显康复后再指导其下床活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11]。本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肌力评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改善,增强患者肌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丁月明.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6):1094-1098.
[2] 杨秀玉,何伟秀,陈美云.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0):158-161.
[3] 马金风,张秀花,李瑞.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80-83.
[4] 高彦青.渐进式康复护理在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4):495-497.
[5] 马亚菲,王岩岩.家庭健康教育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4(6):471-473.
[6] 王丹,苏芳.基于健康信念的护理干预结合超早期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137-139.
[7] 胥婧,罗秀玲,江雪莲,等.CARF理念下脑梗死患者全过程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4):409-413,419.
[8] 黎铮.预防性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2):177-179.
[9] 巩敏,程翠琴,汪婷丽.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1975-1977.
[10] 许建芳,刘芳,何勇.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效果及NIHSS评分影响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2,28(23):82-84.
[11] 贾亚娟.基于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1):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