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康复护理在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白雪峰 孙志英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心理状况、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子宫脱垂知识、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3级及以上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PISQ-12评分、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子宫脱垂;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盆底肌力;并发症
子宫脱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于多产及45岁以上女性,临床可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由于该疾病涉及到患者隐私部位,很多患者配合手术治疗的意愿较低,往往导致其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2]。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脱垂的常用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差,且往往合并其他疾病,术后容易复发,所以在关注患者治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3]。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均经彩超检查确诊,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存在明显的膀胱尿道、直肠膨出症状;POP-Q子宫脱垂分度为Ⅰ~Ⅱ级。
排除标准:既往有泌尿、生殖道手术史;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严重器质性病变;言语障碍;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通过术前探访的方式,对患者手进行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如何正确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康复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积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
(1)健康教育: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给患者讲解子宫脱垂知识,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对该疾病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减少其顾虑,增强其配合度[4]。给患者介绍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前2天使用洁尔阴清洗会阴、阴道等部位,以减少感染的情况出现。
(2)康复护理:初始锻炼程度不能太重,从低量开始,之后可逐步强化训练。训练期间指导患者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久坐、久蹲等增加盆底负担的活动。指导患者做康复操,患者取平卧位,屈膝略向外分,吸气时用力缓慢收缩肛门,维持6 s左右,然后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6 s,重复进行肛门收缩与放松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5 min,4次/d。患者取平卧位,将双膝张开使其与肩同宽,收缩臀部肌肉同时提肛,紧闭尿道,维持3 s,每次练习5 min,4次/d。患者取站立位,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将两手交叉置于肩上,然后夹紧肛门并上提,维持5 s,每次练习5 min,4次/d。提醒患者在进行康复操训练过程中以自身能够承受为宜,且动作应缓慢,完全熟练后可自行进行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度越好。(2)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分别采用SAS与SDS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量表(PISQ-12)量表进行评定,0~48分,得分越高越好。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4)比较两组盆底肌力:采用牛津肌力评分体系进行分级,分为0~5级,以0级为无收缩,5级为强力收缩[5]。(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子宫脱垂知识、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PISQ-12评分、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子宫脱垂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影响患者自尊心,给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健康教育能够给患者普及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通过进行阴道、尿道和肛门周围肌肉收缩和舒展训练,能够增加患者的尿道括约肌张力,有效缓解患者的尿失禁症状[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子宫脱垂知识、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盆底肌力3级及以上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研究组PISQ-12评分、QOL评分、护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组干预模式更有助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加速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其能够信任医护人员,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及康复工作,通过将其与康复护理工作相结合,能够让患者更快得以康复。康复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操等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脏器功能解剖位置,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子宫脱垂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惠仪.康复操在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9):74-76.
[2] 徐寨红,宋国伟.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延续性护理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康复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76-78.
[3] 赵鑫.健康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165-166.
[4] 郭秋燕,王伟,徐佩风.护理敏感指标对老年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22,21(5):26-29.
[5] 吴玲.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电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22):3504-3506,3510.
[6] 周秀琼.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性子宫脱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