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的探讨
作者: 查怀忠 陈陆佳 顾鑫摘 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着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各承检机构应以发现问题,防范风险为原则,从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靶向性,不断提高不合格样品发现率,将不合格食品拒绝在市场外,远离餐桌。这是新时期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水平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监督抽检;食品安全;不合格率
Abstrac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s a projec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ople’s hear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life safety of the people, and also concern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mage of the China. Marke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nd the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inding problems and preventing risks, starting from solving prominent problems of general concern, improving the targeting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ampling,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unqualified samples, and refusing unqualified food outside the market and away from the table. Thi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sampling inspection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unqualified sample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 supervision sampling; food safety; failure rate
1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较低的原因
1.1 抽样人员专业能力较差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对于抽样人员的要求较高。抽样人员不仅要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了然于心,还要熟练掌握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规定的33大类食品的具体分类及执行标准。目前很多承检机构抽样人员的流动较大,且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抽样人员在抽样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抽样人员对样品分类及执行标准掌握不到位,将样品分类错误[1];抽样人员在现场抽样时随意挑选,导致样品不具备代表性;抽样人员对于有特殊储运要求的样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运输。这些问题都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的发现率。
1.2 抽样覆盖率较低
目前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实行四级统筹、各有侧重。国家、省、市、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制订了大量的抽检计划,并且对于抽样、检验、数据上报都有时限要求。承检机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抽样任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抽样区域的选择,抽样人员对交通比较方便的城市的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的抽检样品比较多,对偏远地区的城乡接合部、乡镇的生产企业、小食杂店的抽检样品较少,从而影响了食品抽检的覆盖率。在经营环节,食品经营者对于大品牌的产品质量有较大信心,对于小品牌的产品质量存在顾虑,所以商家在库存安排上大品牌产品的数量较多,小品牌产品数量较少。抽样人员在进行抽样时,小品牌的抽样量往往不能满足抽样要求,从而导致小品牌产品被抽到的概率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食品抽检对于小品牌的覆盖率。
1.3 重复抽样问题突出
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2],对于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相关规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实现抽检全覆盖,避免重复抽检。但是,由于目前只有国抽、省抽实行了“10.3.1”抽样验证,为避免重复抽样,对同一场所、同一生产企业进行抽样限制,市抽、区县抽并无相关验证限制,且在抽检方案的制定上无深入沟通,造成同一场所、同一产品被重复抽检的现象较为普遍。抽样人员为了提高抽样效率,对于不同任务的抽样地点基本都固定在某些商超、农贸市场,从而导致被抽样单位、样品被重复抽检。
1.4 检测项目缺乏针对性
抽检的靶向性和检测项目的及时更新密不可分。目前33大类食品涉及的检测项目众多,不同食品细类存在的风险隐患各不相同。部分市场监管部门由于经费问题,导致在设定抽检项目时只能选取部分指标进行检测,对于高风险检测项目不能开展针对性抽检,容易忽略部分高风险指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小作坊、小食品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更有甚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检测机构在检测时,由于缺乏检验标准和限量值,往往无法检测出问题[3]。
2 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的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各承检机构需要上下统一思想,在任务制定以及实施抽检工作时,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努力提高对不合格食品发现率重要性的认识。各承检机构在收到抽检任务后,在部署分解任务、制定抽样方案时,对食品种类、不合格检验项目的大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对高风险、较高风险的食品种类、季节性生产销售的产品等进行不合格预研。此外,在抽样任务与检验任务牵头人的选择、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的分组调配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应选派抽样规范、善于发现不合格食品的员工担任抽样与检验牵头人。
2.2 加强学习交流
各承检机构应加强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的交流学习,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应共同参与抽检方案的制定,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充分的剖析和深入的预研。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应对承担的任务及相关任务要求进行学习、理解、贯彻执行。承检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就所承担的食品抽检任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进行总结与交流,积极探讨后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并根据食品类别、抽样环节、抽样地点、产品产地和不合格项目等进行汇总分析。此外,还应积极主动向承担相同任务的检验检测机构吸取经验,加强交流,邀请不合格食品发现水平较高的检验机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
2.3 强化抽检数据汇总分析
①重视实验室数据积累,对历年的检测数据进行归纳汇总,分析承检机构和人员在不合格样品发现方面擅长的食品细类、检测项目等。②时刻关注各地市公布的不合格食品信息,对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结合承检机构自身的薄弱环节加强学习,形成一套不合格食品数据库,为抽样环节、抽样场所、抽检品种、检测项目的选择提供指导。
2.4 多维度寻找风险隐患点
根据实验室数据及省内各地级市公布的抽检数据分析,从经营场所、食品细类、易产生不合格的时间段分析,适当增加抽检频次。例如,夏季高温高湿,糕点、膨化食品等含油较高的食品容易发生氧化变质,抽检人员应在高温高湿季节加大相关食品抽检力度[4]。对于粽子、月饼等节令性食品,抽检人员应在相应节令前开展重点抽检,提高抽检覆盖率。针对小微型餐饮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卫生状况较差的现象,抽检人员在选择抽样场所时,应重点关注小微型餐馆、小吃店,在抽样品种的选择上应加强对此类餐饮店餐具的抽检力度[5]。从样品的包装方式来看,预包装食品的问题发现率低于散装食品的问题发现率。在开展抽检时,抽检人员应加强对散装食品的覆盖频次;安排专人了解任务区域的食品特色、消费习惯、产业特点等,并建立档案,保持实时更新。
2.5 根据生产经营者动机进行分析
不同类别的产品,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例如,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添加剂;为了改善白酒口感,部分小作坊在白酒中加入甜蜜素;为了提高鲜活水产品运输储存的存活率,部分经销商在养殖用水中非法添加孔雀石绿[6];部分农产品种养户,为追求经济效益,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农兽药,且未过休药期就将产品上市销售,造成农兽药残留超标。根据不同产品潜在的风险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不合格样品。
2.6 借力外围数据
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收集不能局限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不合格样品信息,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如关注各类网站、自媒体博主的投诉举报、“3·15”曝光、进出口预警信息等。对于网络销售中差评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热点舆情信息等,相关人员也需要重点关注,这类信息中会包含大量的不合格信息或者潜在的风险,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7 加强跟踪复查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跟踪复查。各承检机构可以根据四级抽检任务中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不合格样品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者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在后期开展抽检任务时,加强对不合格食品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覆盖力度,对不合格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进行跟踪抽检。
3 结语
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质量,将苗头性、潜在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是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目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的重视。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世鹤,高媛,刘斯琪,尹昱.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4):4886-4893.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EB/OL].(2019-08-08)[2024-03-21].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fgs/art/2023/art_e916b7ff0aff4d04ad1bd26674a304a6.html.
[3]马怡童,李方圆,吴迪,等.基于2022年河南省公开食品抽检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建议[J].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9):289-295.
[4]薛慧慧,马坡,赵丽莉,等.2020—2022年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数据分析[J].现代食品,2023,29(11):128-131.
[5]董安辉,邹建,王俊丽,等.河南省消毒餐饮具中洗涤剂和大肠菌群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657-662.
[6]赵海军,范万红,霍琪,等.中美进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35(5):26-33.
基金项目: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青年人才基金“关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发现率的研究”(Z2023003)。
作者简介:查怀忠(1993—),男,江苏宿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抽检。
通信作者:顾鑫(1994—),男,江苏常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抽检。E-mail: JSPCzhahuaizhong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