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 石洋 石海丹 于燕 刘红梅

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0

摘 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BMI、病变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及差异,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B、PA、HGB水平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B、PA、HG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人数22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内营养;营养状况;临床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性改变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环境、微生物作用相关[1-2],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约50%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病程迁延,长期反复导致患者消瘦、厌食、营养不良等,进而加重病情[3],因此临床上特别关注患者的营养治疗。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种方式,肠外营养可提供患者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但长期来看可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的废用,进而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不利于病情控制[4]。肠内营养不仅可提供身体所需营养物质,也更符合生理状态,但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影响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分析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临床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经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5],且结肠镜检查结果符合诊断标准;已向患者说明本研究目的和内容,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近期有严重感染的患者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以及不能配合临床治疗和本研究正常进行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5.62±4.82)岁;平均BMI值为(19.92±2.02)kg/m2;病变范围为直肠者7例,左半结肠这9例,广泛结肠者14例;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者1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04±4.52)岁;平均BMI值为(20.02±1.98)kg/m2;病变范围为直肠者6例、左半结肠这10例、广泛结肠者14例;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者14例、中度9例、重度7例。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BMI、病变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即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常规检测生命体征、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方式选择肠外营养,目标能量25~30kcal/(kg·d),糖脂比1:1。肠内营养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病情等实际情况,在病情平稳后经鼻空肠管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干预。肠内营养液自25mL/h开始,逐渐增加至150mL/h,每日能量摄入量以 25~30 kcal/(kg·d)计算,早期肠内营养液摄入不足部分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肠内营养液为短肽型配方,使用肠内营养液期间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生化指标、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用量和用法。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白蛋白(ALB),比较2组患者营养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营养治疗后2组患者营养指标的差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依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无效为纤维结肠镜复查结果、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有效为纤维结肠镜复查部分假息肉形成或轻度炎性反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完全缓解为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之和[5]。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如表2所示,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B、PA及HGB水平无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B、PA、HG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肠内营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如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无效2例、有效11例、完全缓解17例,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无效8例、有效12例、完全缓解10例,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性改变疾病,主要局限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主要有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便血、腹痛、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6] 。该病发病高峰年龄在15~25岁,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环境、微生物作用相关[1,2]。而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近些年发病率在逐渐增高,在欧洲每10万人就有21~246人受到该病的影响,而4%~9%的病人在首次发病时就需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7]。溃疡性结肠炎因食物摄入不足、能量需要增加、吸收不良及肠道蛋白质丢失等因素作用下,肌肉消耗和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表现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较为常见,而营养不良对患者预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疾病康复[8]。营养支持治疗可使部分对传统临床治疗无效的患者产生一定的临床收益,肠内营养制剂作为一种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药物,逐渐被临床工作者所认知。

肠内营养治疗是经口或鼻饲管给予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治疗方法,对于长期需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主要采用空肠置管方式[9]。相比于肠外营养易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肠内营养有助于保持正常胃肠道屏障完整性,防止肠道菌群异位,从而有助于肠道黏膜完整性的修复,防止蛋白质丢失,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12]。肠内营养液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药物,通常较少需要/无需进行消化,残渣少,进而对胃肠道的机械刺激较小,有利于炎症性肠病疾病的的缓解,促进组织修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13]。另外,肠内营养液作为营养物质,可刺激机体消化液、胃肠道激素、酶类及免疫物质的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更符合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疾病恢复。即肠内营养液可通过控制炎症、促进胃肠道黏膜修复、改善机体整体营养状态等以促进炎症性肠病患者康复。不少研究也证实,肠内营养治疗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10,14-15]。本研究也得出相同结果,肠内营养治疗不仅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A、ALB及HGB水平,使得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对病情也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纳入病例数有限,不能排除样本量较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结果与其它研究结果相同,今后的研究中可扩大样本量;其次,本研究未收集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远期预后如何,无法判断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后续研究也将丰富这一结果。

综上,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故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以促进胃肠道屏障及功能的恢复,促进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Baumgart DC,Sandborn WJ.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linical aspects and established and evolving therapies [J].Lancet,2007,369(9573):1641-1657.

[2]丁栋,李佳妮,齐冉,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J].药学研究,2017,36(7):404-408.

[3]Hartman C,Eliakim R,Shamir R. Nutritional status and nutritional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15(21):2570-2578.

[4]Kinikini M. Effect of Measuring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and Using Smoflipid in a Parenteral Nutrition Infus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Malabsorption and Overlapping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nd Ulcerative Colitis [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7,41(1_suppl):24s-27s.

[5]吴开春,梁洁,冉志华,等.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9):796-813.

[6]Yu YR,Rodriguez JR.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Crohn's,ulcerative colitis,and indeterminate colitis:Symptoms,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and disease phenotypes [J].Seminars in Pediatric Surgery,2017,26(6):349-355.

[7]Kuriyama M,Kato J,Fujimoto T,et al. Risk factors and indications for colectomy i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patient's clinical background [J].Diseas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2006,49(9):1307-1315.

[8]黄钊鹏,晁康,林敏芝,等. 肠内营养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4):281-284.

[9]邓莹. 肠外肠内高营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38.

[10]辛丽敏,李楠,王雪明,等. 肠内营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0):1166-1170.

[11]袁伟,李娟,杨小娟,等. 肠内营养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4):2658-2662.

[12]郑慧怡,马芙蓉,罗晓清,等. 牛初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5):531-535.

[13]武伟楠. 肠内营养对炎症性肠病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D].皖南医学院,2019.

[14]邓绿. 常规方式结合肠内营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7):852-85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