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比赛出亮点 助农兴农促发展
作者: 晋卿河南省济源市是小麦的盛产区,面点类食品较为丰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优良传统民俗风情的花馍,已经成为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对外展示花馍精湛技艺、提高济源花馍知名度、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6月8日,由大峪镇人民政府主办,济源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济源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工会联合会承办的济源市第三届花馍技能大赛暨大峪镇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大峪镇王庄村太行周庄休闲农庄成功举办。

非遗匠心塑花馍·特色产业促振兴济源市第三届花馍技能大赛暨大美大峪特 产品展销会主办单位:济源市大路镇人民政承办单位:济源市餐饮与住宿行 住宿行业工会联合会支持单位:济源示范区商务局 理局济源示范区人力资 范区总工会赞助单位:河南厨的粮油有限公 限责任公司/优洋饮品

游客在观摩花馍







在此次技能大赛上,大峪镇的13个乡村代表队以及市区的30家餐饮企业向评委及游客们展现了各具特色的花馍。王庄村的“三羊开泰”、林仙村的“‘南'舍‘南'分”、槐姻村的“漆情蜜意”等构思精巧的花馍作品巧妙融入各村特色元素,获得评委的高度认可,引得游客们争相拍照。
与花馍大赛同步举办的还有大峪镇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来自各村的优质杂粮、特色果蔬、绿色山珍,如小横岭黄桃、仙口酸枣叶茶、砚瓦河香菇、寺郎腰大葱、冰鲜肉鸽等纷纷亮相,村支部书记亲自上台进行推介,进一步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特色美食制作展示区,柴火炉馍、肉夹馍、花米团、鸡蛋不翻、炸牛肉丸、糖糕、菜角等济源美食数不胜数,让游客们大饱口福。
最后经过专业评审团的严格评审,王庄村的“三羊开泰”荣膺乡村业余组一等奖,圆满满儿童辅食餐饮的“农家小院”斩获餐饮专业组一等奖;豫川华府的“喜面庆丰年”、砚瓦河村的“菇香满园”、小海餐饮的“福寿安康”获得二等奖;豫陶源的“锦鲤送福”、清粥小镇的“粥暖馍馨”、世纪酒店的“寿比南山”、槐姻村的“漆情蜜意”获得三等奖;曾庄村的“土韵雀彩”、厨掌柜的“金鲤鱼跳龙门”、鼎记小龙虾的“鱼跃龙门”等获得优秀奖;林仙村的“‘南”舍‘南'分”夺得最佳创意奖;光光酱炒鸡的“金榜题名”获得最佳表演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04.pd原版全文
据悉,大峪镇花馍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作为贡品,用来敬奉天地、祖先或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后来,随着民俗文化复兴,大峪镇花馍逐渐走出家庭,成为地方特色手工艺品,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大峪镇政府通过举办花馍技能大赛,初步叫响了“大美大峪”特色品牌形象,不仅拓宽了大峪镇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更促进了产旅融合,让游客们来一场“看花馍、品文化、尝美食、购特产”的沉浸式度假游,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0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