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神秘关系

作者: 谭玉龙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健康的“总调度师”,其功能跨越免疫、代谢、神经等多个系统,与疾病风险和寿命长短密切相关。国外开展的一项超2万人的“肠道大调查”揭示了不同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借鉴。

国外研究发现饮食可影响肠道微生物

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科学家们联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开展了一项超大规模的“肠道大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素食到底会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家们从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五个国家招募了21561名志愿者,并将他们分成了三类:杂食者(啥都吃)、素食者(不吃肉,但可能吃奶制品)和纯素食者(完全不吃动物产品)。科学家们让这些志愿者详细报告他们的饮食习惯,包括平时都吃些什么、吃多少,然后收集他们的粪便样本用以研究肠道微生物。

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神秘关系0

科学家们采用“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的高科技手段,把粪便样本里的微生物基因序列都分析了一遍,这就好比给肠道微生物拍了一张超高清的“全家福”,看看里面都有哪些“菌群成员”。在实验中,科学家们不仅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还研究了它们的代谢功能,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杂食者的肠道微生物世界相当热闹,且肠道细菌特别喜欢帮忙消化肉类,不过这类细菌不宜太多,否则会引发炎症,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杂食者的肠道里还藏着一些“坏菌”,它们会诱发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等疾病。纯素食者的肠道细菌特别喜欢植物纤维,它们不仅能把纤维分解成对身体有好处的短链脂肪酸,还能让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保持平衡,帮助抵御疾病。素食者的肠道里还有一种叫嗜热链球菌的细菌,主要来自乳制品,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

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神秘关系1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超有趣的现象。比如,纯素食者的肠道微生物中有一种叫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细菌,这种细菌和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纯素食者的肠道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可以减少炎症、帮助调节血糖。不过,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一有些纯素食者的肠道微生物看起来并不健康,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饮食多样性可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人体的肠道内有很多微生物,如果我们吃植物性食物时,纤维发酵菌就会分解食物里面的纤维,“吃饱”后就会在肠道里疯狂繁殖;如果我们吃肉类时,微生物就会消化掉肉类中的蛋白质,进而在肠道里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我们喝酸奶时,乳制品里的嗜热链球菌就会跟着食物进入肠道,然后在里面“安家落户”。可以说,饮食决定了肠道中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这就提醒我们,日常饮食要保持均衡性、多样性,这样才能让肠道微生物保持多样性,进而帮助消化各种食物,让它们为身体供能。

不过,食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是短期形成的。科学家们发现,只有长期保持某种饮食习惯,才会对肠道微生物产生深远影响。比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吃素食,他的肠道微生物就会逐渐适应这种饮食模式,如果他突然开始吃肉,肠道微生物刚一开始会出现紊乱,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也会给肠道微生物带来“坏菌”,如过度加工的食品和高糖食品会让一些“坏菌”大量繁殖,破坏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从而引发炎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让它们变得更加健康,进而帮助我们维持健康体魄。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1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