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保健佳品之薏苡仁
作者: 徐苏晴 刘振花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var.mayuen)的干燥成熟种仁,也称薏米、苡仁。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更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等作用。
薏苡仁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这表明薏苡仁在古代就被认为具有缓解筋脉拘挛、治疗风湿痹痛、利水渗湿等功效,长期服用还能增强体力、提升精神状态。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薏苡仁配伍创制了薏苡附子败酱散、苇茎汤等经典方剂,分别用于治疗肠痈和肺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薏苡仁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每100克薏苡仁含蛋白质12一15克,且含亮氨酸、赖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薏苡仁还蕴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E,以及镁、磷、钾、钙等多种矿物质。最特别的是,薏苡仁中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它们具有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活性,是其发挥药用价值的关键成分。
随着人们对薏苡仁价值的深入认识,其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保健、滋补的佳品。比如,用小火将薏苡仁炒至金黄,每天取10克泡水代茶饮,可有效祛湿、消水肿,明显改善湿气重的问题。将山药、排骨与薏苡仁共煮成汤,非常适合脾胃虚弱、免疫力差的人群,秋冬季节常喝还能增强体质。将薏苡仁与燕麦、红枣、桂圆同煮,再加入牛奶熬煮片刻,即成一碗适合早上喝的养胄又饱腹的薏仁燕麦粥。将薏苡仁与冬瓜、老鸭合炖2小时而成的冬瓜薏仁老鸭汤,既滋补又养胃,既祛湿又不伤正气,是夏季消暑、祛湿的最佳汤品。将薏苡仁与荷叶、陈皮搭配,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非常适合久坐少动、腹部肥胖的人群。用薏苡仁搭配清热降火的绿豆制成薏仁绿豆糕,美味又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因薏苡仁性凉,孕妇大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存在流产风险,故应避免食用;津枯便秘、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以免加重身体不适。同时,食用薏苡仁时要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此外,生薏苡仁的药用价值较高,多用于方剂配伍;熟薏苡仁口感更佳,适合食用,多用于日常养生保健。
薏苡仁以“药”之效守护健康,以“食”之味点亮餐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将薏苡仁融入日常饮食,感受传统养生智慧带来的滋养与呵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37.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