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达人”白居易
作者: 陈黎珍说起白居易,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形象。他一生写下3800多首诗,很多人都能随口背上一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其实,白居易除了是个诗人外还是位美食家,尤其喜欢吃鱼,算得上是唐朝的“吃鱼达人”,我们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来。“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厨房的童子呼喊白居易吃饭,只见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米饭和新鲜出锅的鱼,香气扑鼻而来。“朝盘红鲤,夜烛舞青娥”,早上大家都爱吃点简单的米粥配咸菜,可白居易却吃得很讲究,餐盘里盛的是生的红鲤鱼片。“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在盛夏的中午,只要有鱼,哪怕只是简单的两味菜肴也能让白居易心满意足。“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鱼肉肥美、米饭软糯,读着白居易对所食饭菜的描述,你是不是也想吃上一口了?
在各种鱼类菜肴里,白居易最爱的当属被称为“鲶”的生鱼片,这在他的诗里屡屡出现。“鱼鲶芥酱调,水葵盐豉絮”,薄如蝉翼的生鱼片蘸着芥酱,配着用豆豉和盐烹煮的莼菜,一口下去,鱼肉细嫩鲜美、莼丝滑润柔软,让大诗人吃得津津有味。“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鱼片的细嫩、莼菜的柔滑,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佐饮时炮鳖,蠲酲数鲈”,用炮鳖来佐饮,用鲈鱼片来缓解酒意,古人可真是会享受啊!“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用切成细条的红色鱼肉配上新酿的绿蚁酒,诗人吃得惬意、畅快。在白居易晚年时,鲈鱼与莼菜的美味仍令他难以忘怀,于是写下了“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的诗句。

除了生食鱼肉,白居易还喜欢烹煮的烹饪方式。“秋水淅红稻,朝烟烹白鳞”,晨起,水流潺潺、稻谷飘香,诗人于烟雾缭绕中慢煮着新鲜的鱼,描绘出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被贬江州司马那几年,白居易喜欢在船头烹鱼,“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江水荡漾,船缓缓而行,诗人在船头烹煮红鲤。可见,即便身处逆境,白居易依然从容、自在。
另外,白居易还喜欢吃鱼干。“助酌有枯鱼,佐餐兼旨畜”,这里的“枯鱼”其实就是晒干的鱼,不仅便于保存,还能让他在来年春天依然有鱼可食。鱼干还能腌制成鱼蚱,“就荷叶上包鱼蚱,当石渠中浸酒瓶”,煮熟的米饭和鱼层层堆放,用荷叶包好后封进坛里慢慢发酵,等到开坛时就是美味的鱼。
在尝遍各种吃法之后,晚年的白居易更偏爱清蒸鲂鱼。“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新鲜的鲂鱼雪白、细腻,配以肉桂、生姜清蒸,出锅时香气四溢。白居易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品尝可口的饭菜,再看着身旁和自己一样满头白发的老伴,忍不住握紧妻子的手,道出“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
白居易的朋友知道他爱吃鱼,便携鱼带酒来看他。“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萍醅箬溪醑,水松江鳞。”聚会之时,朋友还特意准备了用荷叶包裹着的美酒和松江新鲜的鱼脍。
白居易不仅爱吃鱼,还爱看鱼、钓鱼。“绕池闲步看游鱼”,闲步于池边,看鱼儿悠游自得;“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垂钓之乐溢于言表;“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与江边的老者相伴,坐在沙头上悠然地垂钓;“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哪怕已经71岁高龄了,他仍不放弃垂钓。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从白居易写的那些关于吃鱼、钓鱼、看鱼的诗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在坎坷岁月中发掘生活乐趣的积极乐观的一面,历经浮沉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知足。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大的时代,或许我们应该学一学白居易:即使身处逆境,也别辜负了日常里的烟火和温情。哪怕只是餐桌上的一道鱼,也值得用心去品味,去感受那份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4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