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倾心醉新茶
作者: 程广海人到中年后,我对茶越发着迷,闲来事时总喜欢泡上一杯细品慢咂,那是一种以言说的美妙享受,能让我快乐一整天。当听说或遇到一种新品时,我更加兴奋,也一定会去品尝一番。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喝四川的纳溪特早茶的情景。
我们学校的刘老师是人,和我在一个语文组,他也非常喜欢喝茶。当他看到我喝的不是茉莉花茶就是信阳毛尖时,就推荐起了自己家乡的茶纳溪特早茶。据他说,他的老家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出产的纳溪特早茶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纳溪、梅岭产茶”的记载。而且,相较于其他明前茶,纳溪特早茶是难得的早春“二月茶”每年到了采摘季,他都会让老家的亲朋寄过来一些。
刘老师给我泡了一壶纳溪特早茶,在热水的作用下,茶里的香气被激发出来。由于早春气温较低、茶树萌发缓慢,茶叶中的氨基酸与芳香物质积累更充分,所以香味更显清鲜。我轻抿一口,清润感直抵舌尖,苦涩感稍瞬即逝,咽下茶汤后还有回甘,且持续时间较久。这独特的滋味瞬间征服了我,没想到喝了半辈子的茶,竟不知还有如此上品。
自从那次初尝纳溪特早茶后,我就再也割舍不掉了,便把茶叶罐里的茉莉花茶和信阳毛尖换成了纳溪特早茶。去年寒假,应刘老师的邀请,我有幸去了一趟纳溪,亲眼见到了能产出如此精品好茶的茶园。
当我们到达大渡口镇清溪河的上游时,忽见那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黄庭坚书写的“二月茶”。据说,这个石碑之前一直埋藏在水下,近年来因水位下降才得以面世。国人饮茶之风始于唐而盛于宋,当时黄庭坚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诗词,他能在纳溪留下墨宝,可见对纳溪茶的偏爱。
沿着清溪河一直往下游走,我们在护国镇见到了梅岭村茶园、德红村茶园,在白节镇看到了团结茶园。在蜿蜒起伏的山上,放眼望去全是碧绿色,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面积和规模如此庞大的茶园,也是第一次领略到云雾缭绕的茶园之美!
逛完茶园已是傍晚,我们到一家临溪的小吃店歇脚,吃完“黄豆烧鹅”“怀胎豆腐”“冬笋炒腊肉”等纳溪当地名小吃后,便问老板有哪些好茶。老板笑着说:“待会让卖茶的老头儿给你们介绍介绍。”

不一会儿,卖茶的老人来到小吃店。只见他把茶叶放进一个杯子里,先倒入半杯滚烫的开水,过一会儿又加了点水。老人端起杯子让我品尝一下,我只喝了一口便觉一股清淡的茶香涌入口中,情不自禁地喊起来:“好茶,好茶!”
据老人介绍,要想做出这款茶,需要经过采摘、摊晾、杀青、捻揉、做型、烘干等多个步骤。他拿出一把茶叶放在我的手心,我低头细闻,有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着杯中翠绿的茶水,我真不忍一口饮下,于是邀请老人同饮,我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起茶的各种知识。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却聊得热火朝天,是茶让我们敞开心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陆羽的好友、名僧释皎然曾在《饮茶歌谓崔石使君》中说:“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在我看来,纳溪特早茶就有这样的能耐,三杯下肚顿觉天地广阔、心静根清,世间充满了美好和善意,让人愈发爱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115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