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引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林丽华 陈璟 陈奕君 莫丽梅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须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各门课程中。教育部在教高〔2020〕3号文件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科学挖掘思政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以“成果为目标导向、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组织”,已使用40多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指出,“混合式学习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安排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根据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实施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专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感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提高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食品安全专业人才。

一、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概述

食品理化检验是食品检验检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物理检验、一般成分检验、添加剂检验、金属检验、有害物质检验、功能性成分检验,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的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在今后工作中能“依法执业、依标检测”,具备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绿色环保、不畏艰难、持续奋斗的精神。

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师的侧重点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极易忽视思政教育。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需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政素质,并能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新的设计。

首先,教师通过查阅、收集资料,深入挖掘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每章中各个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案例,将其与课程内容融合,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其次,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秉承OBE教育理念,在发布教学任务时有所差异,兼顾班级全体学生,以任务驱使学生完成线上线下的全程学习。最后,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要求去查阅和收集资料,进行小组探讨和分析,最终制作PPT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点评、梳理和总结,并持续改进。

下面,笔者分章节,对基于OBE理念引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介绍。

(一)绪论

绪论的教学内容主要为食物理化检验的概念、方法及发展趋势等。教师可以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相关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食品理化检验的概念、方法。在线下课堂上,教师主要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抛出“食品理化检验的范畴是什么”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及时汇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融入思政元素,比如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让学生意识到要把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担在肩上、放在心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抽检的规定,让学生认识到食品抽样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依法执业”的思想,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二)物理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密度与相对密度、折射率、黏度、旋光度、纯度和气体压力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收到任务后进行前置学习,需要学习的资料包括课件、视频、标准、以往检测报告等。在线下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折射仪5秒钟测出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在讲授“食品纯度检测”知识点时,教师应告诫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食品纯度的意义,不可掺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一般成分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水分、灰分、总酸、脂肪、蛋白质、还原糖、蔗糖、淀粉、粗纤维以及维生素C、A和E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完成实验预习报告的填写、预习作业小练习等。在线下的实验操作课程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滴定实验中指示剂颜色瞬间变化的情况,并向学生介绍酸碱指示剂发明者罗伯特爱岗敬业、潜心科学研究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建立起敬业、坚守的职业理念。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发布“查阅检测标准”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养成“依标检测”的科学思想。

(四)添加剂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糖精钠、苯甲酸、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着色剂和抗氧化剂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流程图的填写,并独立设计出实验方案。在线下课堂上,教师讲授“亚硝酸盐的检测”知识点时,提醒学生标准溶液要准确地移取,动作要规范,要领不可省略,线性关系要做到0.9994以上,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队完成实验,期间要配合取样、互检数据,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助的良好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和高端技术,彰显创新对科技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五)金属元素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钙、硒、铁、锌、铜、铅、砷、汞、镉、镁、碘、铬、铝、磷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对金属的利弊有初步认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在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醒学生按需取样,减少试剂损失和浪费,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和绿色低碳意识。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检测人员要如实填写原始检测数据,不得修改,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有机磷、有机氯、挥发性盐基氮、亚硝胺类化合物、苯并芘、氰化物、甲醇、过氧化值、酸价、黄曲霉毒素B1、丙烯酰胺、贝类毒素等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后完成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团队协作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线下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不同剂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的危害程度,让学生形成“量变-质变”的辩证思维。通过讲解农药残留的危害,告诫学生虽然农药残留剂量小,危害却大,引导学生在检验检测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功能性成分检验

该章节要求学生掌握茶多酚、牛磺酸、活性多糖、类黄酮、咖啡因、青蒿素和胡萝卜素等的检测标准、方法、原理、步骤。教师可以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观看操作视频后完成实验报告预习。线下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能治疗疟疾的功能性成分青蒿素这一案例,激发学生对食品专业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学习屠呦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及其课程组共克艰难的合作精神。

综上,在OBE理念引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深度挖掘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并自然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具备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