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龙道崎 甘芳瑗 刘振平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2021年2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指出,“大中小学可以通过校园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劳动教育”。专业课程是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主要载体,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科特色,更好地体现劳动价值,彰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路径,更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一、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以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法律法规、食品生产许可和食品产品认证管理为主线,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及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食品标准与法规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为此,笔者以激发学生劳动认同、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课程建设方向,将传统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改革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挖掘课程劳育元素,开发课程实践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堂内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
笔者紧密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关键岗位和核心技术需求,以掌握和运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及法律法规”为核心技术技能,立足行业背景和食品安全现状,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深入挖掘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建设以“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法”两大专题为核心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三、实施案例
(一)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GB 31621-2014)。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中对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分装与包装、销售等食品经营环节的卫生规范和要求。
2.能力目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查验食品经营场所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素质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四)实施过程
1.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上传《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微课、PPT、案例等学习资料,并发布课前任务——超市调研表的设计以及超市调研。学生分组并自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的要求,重点以贮藏和销售环节为对象,设计超市经营情况调查表(如表2所示),对某超市的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后完成表格。通过课前“实地调研”的劳动过程,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
2.课中。学生分组对课前超市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PPT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中对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分装与包装、销售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并让学生进行组内自评与互评。通过课中的“专业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理论讲授、实践应用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
3.课后。学生在课前调研和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撰写超市调研报告,分析超市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并提出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整改措施。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纳入考核体系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采用师评、自评、互评、平台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案例分享、结果汇报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劳动要素进行评分,考核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后的教学效果。
(六)融入劳动教育的教育创新
通过课前标准下载、超市调研表设计、超市实地调研、课堂汇报与分享以及课后撰写调研报告等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融合了劳动实践的专业课程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课堂内外相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认同和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有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对接岗位需求,重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内容,挖掘劳育元素,构建了以“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融入劳动教育实践,实现了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