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作者: 苏安祥 裴斐 马宁 杨文建随着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食品专业毕业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愈发重要,毕业论文(设计)则是检验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实中却存在食品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情况,如何精准剖析并有效改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问题。
一、食品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本科培养水平的集中体现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评价本科生培养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还考察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素养、创新意识,以及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后,能否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也反映了所在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通常包括文献调研、选题确定、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结果分析、结论撰写等环节,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因此,各高校普遍会建立严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抽检机制,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能够达到一定的学术和应用水准,从而推动本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国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更加重视,教育部于2020年颁布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对抽检不合格的论文,可能采取撤销学位、质量约谈、限期整改等严厉措施,并将抽检结果与高校的教学评估、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挂钩,形成有力的质量约束机制。
(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学生继续深造或就业求职的重要参考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四年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的检验,也是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具有其他教育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学生继续深造或就业求职的重要参考。在硕士研究生面试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请考生介绍一下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考官可以从毕业论文的内容和相关提问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对待科研的态度等。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无论是简历的内容还是面试,毕业论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科四年的学习课程是学校固定的内容,相差不大,而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体现自身水平的环节,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学生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严格控制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食品专业特点的内在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毕业设计阶段特别强调与食品产业的紧密结合,通常要求学生基于食品工业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实际问题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一套完整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需要学生考虑原材料预处理、加工步骤、物料衡算、杀菌灭菌、包装、储存、运输、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并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经济效益要求。又如,以开发新的食品配方或改良现有食品产品为目标,进而达到特定的营养价值、口感、保质期,或者满足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部分高校会安排学生进入食品企业实地参与生产和管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完成与产业一线紧密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
严格控制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仅能锻炼学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提前适应并接轨食品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更好地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同时,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设计也有助于推动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食品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兴趣不足
首先,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缺乏自主性与个性化,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往往受到较大限制,只能从导师提供的有限课题中选择,或者学校规定的题目框架比较固定,学生无法充分根据个人兴趣进行自由探索,降低了学生对选题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其次,毕业论文的选题有时过于陈旧或缺乏新颖性,未能跟上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使得学生觉得要么无法展现个人能力。还有的选题过于复杂,使得学生感觉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兴趣缺失。再次,由于日常科研训练不足,学生可能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不够自信,无法找到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发兴趣的合适题目。最后,论文选题与社会现实、行业需求脱节,或未能与学生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导致学生感到研究成果缺乏实际意义,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
(二)学生重视度不够
面临升学、就业等现实压力,许多学生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考研、求职等直接影响未来发展的事务上,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真正可以拓展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故而难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研究热情。同时,由于缺少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表彰和激励,学生难以看到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带来的益处,从而降低了对论文选题的热情。
(三)学生实际投入时间短
目前,高校普遍将毕业设计时段设在大四下学期,除去前期筹备工作以及必要的实验设备熟悉阶段,留给学生专注执行毕业设计项目的有效时间实质上仅有两个月左右,有时甚至更短。学生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高品质的毕业设计项目,无疑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大四下学期往往还有其他重要活动和任务叠加在一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也难以全面展开研究和写作。
三、食品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策略
为了提升本科论文(设计)的整体质量,应在确定本科论文(设计)选题阶段注重多元性和针对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反映学科特色,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从消极接受型学习模式向积极探究型学习模式的转变。
(一)开展多元化选题
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关注食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选择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选题过程的指导和管理,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是进行跨学科融合选题。鼓励学生在选题时考虑将食品科学与其他学科如化学、信息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等进行融合。例如,结合食品科学与信息科学的知识,选择“大数据在食品成分和精准营养方面的应用”等题目。
二是选题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这一领域的选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学生可以选择“预制菜的卫生检测与风险评估”“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等题目,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行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关注新兴食品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食品科技如3D打印技术、细胞培养肉技术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可以选择“3D打印技术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细胞培养肉技术的研究”等题目,探索新兴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四是开展实际问题导向选题。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习惯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等都是基于实际问题的选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为了加强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是深化研究训练与提早启动。鼓励学校基于现有的科研训练项目如SRTP(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加强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其选题能力和研究水平,提前启动并深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教育引导,从学分设置和思想教育上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
二是构建严格的质量审查制度。从选题阶段开始严格把关,引入外部评价,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对选题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校内专家集中审查,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学校在毕业论文的不同阶段采用多样化的检查方式,包括匿名评审等,严格监控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定期发布通知,要求各学院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做好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监督。做好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认定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价值性、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的考量,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和提升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食品专业的学科发展和社会应用。未来,应继续深化对选题多元化的探索,加强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以提升食品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