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设计及实用性研究
作者: 徐飞 季妤 郑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石,是国家文化的根源和精髓,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海量素材和经典案例,让食品包装设计更具有创意性和艺术性,进而让产品与众不同,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提高产品品牌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未来的食品包装设计中,应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和应用,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一、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文字元素。食品包装是现代商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在食品包装的文字元素中找到。
食品包装中的文字元素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可以提供产品的来源地和历史背景等信息。比如在我国的茶叶文化中,每种茶叶都有其特定的产地和历史故事,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文字元素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历史背景,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天然食品”等也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文字元素体现出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品质和特点,从而提高购买欲望。另外,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健康、环保等相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文字元素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健康、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引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
2.图案元素。我国许多食品包装都采用了带有传统文化的图案元素,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底蕴和魅力,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饺子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饺子食品的包装上常常会印上“福”“团圆”等寓意深刻的图案,更容易让人们感受到我国重视家庭和团圆的文化特点。
传统文化的图案元素还可以让食品包装更具艺术美感,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云纹、荷花、莲花等图案元素不仅独特且美感十足,可以让食品包装更精美和高雅。许多品牌在设计包装时会采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图案元素,如京剧面谱、中国结等,让消费者很容易将这些品牌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色彩元素。食品包装中的色彩元素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因此在食品包装中使用传统色彩元素,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比如,红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之一,象征着喜庆、祥和、热情和繁荣,很多食品包装也经常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如春节期间,各种食品的包装就会用到红色,这不仅是因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更因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幸福,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黄色象征着土地、丰收,糕点、饼干和蜜饯等食品使用黄色包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地的温暖和收获的喜悦,也能增强产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绿色是代表自然和健康的颜色,通常用于一些绿色食品的包装上,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白色代表着纯洁、清新和高雅,白色的包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感和档次,也能让人们感受到产品的纯洁和高雅。
二、传统文化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准确性原则。传统文化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准确性原则是指在设计食品包装时要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以达到准确传达产品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目的。一是尊重传统文化。在设计食品包装时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不断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包括传统的图案、色彩、文字等,这些元素既可以被用来传达产品的信息和文化价值,也可以帮助产品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二是准确传达产品信息。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准确传达产品信息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和选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产品准确传达其特点、品质和生产地等信息,使消费者更了解产品的特点和背景,从而更加愿意购买和使用产品。三是传达文化价值。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传达产品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使消费者更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简明性原则。简明性是指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清晰地突出主题和信息,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简明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信息和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商业价值。一是色彩选择上的简明性原则。色彩是食品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可以传递产品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中,简明性原则要求色彩不能过于花哨和繁琐,而要注重简洁明了和易于记忆。二是图案和字体的简明性原则。图案和字体是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可以传递产品的信息和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中,简明性原则要求图案和字体要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同时也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和文化内涵。三是排版的简明性原则。排版是食品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有助于传递产品的信息和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中,简明性原则要求排版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和文化内涵。
3.新颖性原则。新颖性是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原则,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销售能力。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为产品增添新颖性,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一是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运用。设计师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包装设计中,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在设计中加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使包装设计更富有新颖性。比如设计师可以运用汉字的形态、字体、字意等元素,并将其融入食品包装设计中,形成有趣的视觉效果。二是文化元素的多元性融合。传统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元素,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等,设计师可以将这些元素进行巧妙的组合和融合,打造出独特的风格,使包装设计更具新颖性。比如在中秋节食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月亮、兔子、桂花、赏月等元素融合形成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包装设计。三是文化元素的现代化演绎。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其表达形式和手法不一定能够适应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水平,设计师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法和表达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比如在春节食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绘画技法,对传统的春联、福字、灯笼等元素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形成充满活力的包装设计。四是文化元素的文化共鸣。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食品包装设计中,不仅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新颖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共鸣。通过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消费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三、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实用性分析
1.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一,食品包装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加产品的艺术性。例如,在月饼包装上采用传统的剪纸、绣花、民间画等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包装的美观度,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彰显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第二,食品包装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在年货礼盒中加入传统的剪纸、民间故事等元素,可以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奉献者。第三,食品包装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现代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仅是品质,还包括文化内涵和情感认同,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文化底蕴,增强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比如,一些知名月饼品牌的包装上经常会有传统故事、历史背景等元素,这样不仅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月饼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体验感。
2.在食品包装设计理念传播中的应用。第一,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能够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通过在食品包装上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的龙凤、瓷器图案等,可以让产品更有文化品位,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使消费者更有购买欲望。第二,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食品包装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让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传承方式,这种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好感度。第三,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品位,还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更加愉悦和满足,这种消费体验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品牌带来更多好口碑和美誉度。
3.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一,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中国传统食品包装常常采用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等元素,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也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二,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的食品包装,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也为食品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阀下《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XJG-22-24-4)。
作者简介:徐飞(1997-),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助教,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室内装修。
季妤(2003-),女,汉族,上海松江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郑鹏(1987-),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