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刘飞 文跃 汪思佚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U Fei WEN Yue WANG Siyi (Wuhan Grain Reserve Guarantee Center,Wuhan 43oooo, China)

Abstract: Grain i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work of grain inspec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such as in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 insuficient quality inspection technology,and shortage of quality inspection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solu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grain quality standard system,enhance the level of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and strengthen the investment of grain inspection resources,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a solid guarantee for grain quality security and improve's grain quality security level.

Keywords: grain quality; safety;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既关系到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与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质检措施,确保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1粮食质量监管监测的现状分析

“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通过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质检网络,全面提升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功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在政府的有效监管下,粮食流通与质检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得以深入实施,这既提升了粮油质量的监督实力,还构建了一个以市级机构为支柱、县级机构为基础、第三方机构为辅助的多元化质检体系,有效捍卫了粮食安全[1]。

2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的重要性

2.1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在新时代背景下,粮食质检工作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显得愈发重要。粮食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不断强化粮食质检工作,以此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粮食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旦暴发,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从农药残留到重金属污染,从添加剂滥用到过期腐败变质,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2。因此,必须对粮食质检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杜绝质量安全隐患,确保每一粒粮食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2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核心环节,肩负着守护人们饮食安全的重任。在粮食生产、销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可以有效保障粮食品质,同时还能推动信息的高效共享,提升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粮食质检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还能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强化粮食质检工作,不仅能提升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还能促使农业生产者注重科学化管理,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3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贸易的频繁互动,粮食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因此,加强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科学的检测标准,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就能确保出口的粮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不仅可以增强国外消费者对我国粮食的信任,还能提升我国粮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3],有效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3粮食质检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在进行粮食质量检测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粮食质量检测变得十分困难。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由于标准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检测过程都缺少明确的质量要求,给质检工作带来了较大阻碍。检测人员在执行任务时标准不统一,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管理制度不明确,质检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引,粮食质量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对粮食质量的有效监控[4。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对检测流程的管理方面,由于流程管理不规范,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09.pd原版全文

3.2 质检技术不足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着质检技术不足的挑战。① 检测设备落后是制约检验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不少检测机构仍依赖于操作烦琐、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半自动设备。 ② 质检技术不成熟。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部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存在不足,容易出现遗漏重要步骤、检验仪器操作不当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会对粮食质量产生误判。此外,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也存在不足。单纯的理论培训并不能让检验人员熟练掌握检测技巧,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检测情况时,更需要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妥善解决。同时,检验人员技能更新不及时,致使检验过程出现误判和漏检现象,对粮食的整体质量构成威胁。为改善这一状况,有必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确保粮食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质检资源投入短缺

粮食质量检测目前正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政府对粮食产业的财政支持有所减少,这直接导致质检设备的更新缓慢。许多检测机构不得不继续使用老旧设备,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资金投入的不足也阻碍了先进检测技术的引进进程,使得整个行业停滞不前[。近年来,除少部分省市外,多数地区已经取消独立的粮食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政府下设的粮油质检机构设置更是从严从紧,往往编制级别不高、人数不多。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粮食工作越来越重视,粮油质检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展增加,人力资源配置的短板越发明显。

3.4管理协调机制不匹配

在新形势下,粮食质检管理协调机制与实际监管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当前粮食质检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粮食和储备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依据不同法规与标准开展工作,导致职责边界模糊。例如,在粮食收购环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药残留检测,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维护市场秩序,粮食和储备部门把控质量等级,多方介入却缺乏统一指挥,易出现重复检测或监管盲区。同时,跨区域协同监管面临机制性障碍,粮食流通往往跨省市甚至跨国界,而各地的质检标准与流程存在差异,信息共享渠道不畅。此外,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决策链条长,在应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时,无法迅速调配资源、统一行动,难以适应粮食市场快速变化的新形势,制约了粮食质检工作的整体效能。

4新形势下强化粮食质检工作的对策分析

4.1完善粮食质量标准体系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并改进相关管理制度。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应详细规定粮食在种植、收获、加工、储存、运输直至销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从而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操作指南,以保障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安全可靠。在标准体系的构建中,要设定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确保每批次粮食的营养含量、水分比例、杂质含量等关键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落实监管手段也至关重要,如定期进行抽样检测,严格监控加工过程,严厉处置不合格产品等。同时,粮食质量标准体系还需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新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国际粮食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及时修订和完善国内标准,确保我国粮食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2 提升粮食质检水平

提升粮食质检水平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需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着手。 ① 技术革新。在粮食质检工作中,可以引入先进的高精度检测设备,以此来提高检测灵敏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此来全面提高我国的粮食检测技术水平。 ② 人才培养。建立系统化培训体系,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操作模拟,使质检人员掌握检测规范和流程,增强技术水准与操作技巧。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提升质检人员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确保其依法依规检测。实施科学、公正的考核体系,定期评估工作绩效,表彰与晋升表现优异的员工,激发队伍工作热情。鼓励员工自主学习,紧跟技术进步和标准更新,确保质检工作准确性。此外,加强行业内外交流合作,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质检人员学习先进检测技术,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粮食质检工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

4.3增强粮食检验资源投入

为全面提升粮食质量检测的精确度和覆盖范围,必须加大对质检工作的各项投入。在资金方面,必须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现有的检测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配备先进检测设备才能更准确地识别和防控粮食质量问题,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同时,人力资源的投入也不可或缺,要招募那些具备专业技能的质检人员,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家。此外,还要对现有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检测技术,以保持检测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还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理念,并与国际知名质检机构建立合作,以此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促进国内质检标准的国际化,并提升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为质检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通过提供实习机会,能吸引更多的年轻力量投身于粮食质检领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以此确保粮食质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从而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4.4优化管理协调机制

优化粮食质检管理协调机制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关键。 ① 需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各部门在粮食质检全流程中的具体职责,避免推矮扯皮,同时设立综合协调机构,如粮食质量安全委员会,统筹重大决策与部门间协作。 ② 构建全国统一的粮食质检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检测数据、监管动态等信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实时互通,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迅速追溯粮食流向,形成“一处发现、全网响应”的协同监管模式。 ③ 推动建立区域间质检协作机制,打破地域壁垒,统一检测标准与流程,加强区域间联合执法与技术交流,提升整体监管能力。 ④ 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化监管流程,实现粮食质量信息的全程可追溯与智能预警,通过定期开展跨部门应急演练,提升应对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确保粮食质检管理协调机制高效运转。

5结语

在新形势背景下,粮食质检工作还面临不少挑战,如设备陈旧、人员技能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素养、优化管理体系、引入信息技术等,以提升检测的精准度,确保人们能够享用安全放心的粮食。同时,粮食质检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慧,张明先.强化粮食质检机构功能定位:粮食质量检验监测联盟工作机制[J].现代食品,2023(2):5-7.

[2]李睿.浅谈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粮食,2024(3):48-50.

[3]汤欣.做好粮食质检工作保障群众放心用粮[J]吉林农业,2017(6):34.

[4]陶苓,赵光群.浅谈粮食质量安全监测[J].粮食问题研究,2021(6):40-41.

[5]李森瀑.浅析如何做好粮食质量检验检测工作[J]商品与质量,2020(50):13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09.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