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及对策

作者: 王娟 岳勇志 谭婷 颜飞龙 黄蕊 曾莹

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及对策 0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System in Liling City

WANG Juan, YUE Yongzhi, TAN Ting, YAN Feilong,HUANG Rui, ZENG Y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ofLiling City, Liling 4l220o,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the public's atention to food health and safety is increasing.As an important part of daily diet,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to go through multiple links such as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rom farmland to table.Negligence inany link will affct the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improve the inspection safety system.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Liling c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spection,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aim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ity's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level.

Keywords: Liling c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system

在我国居民日常食品消费中,农产品占比较高。农产品从种植到进入消费者餐桌,受到土壤、环境以及化学投入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南方地区,农产品生产多以分散经营为主,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农民整体的质量安全意识较弱。此外,农产品品种、品牌不统一,加工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1-2]。与此同时,居民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3-4]。农产品质量检测作为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醴陵市农产品检测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1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

1.1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情况

醴陵市现设有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24个镇(街道)级检测站,负责全市范围内的蔬菜、水果、茶叶等的检测,检测需覆盖所有镇(街道)、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涵盖小散农户。市检测中心建设较为完善,负责开展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等定量任务的组织实施,其他镇(街道)检测站暂只能开展例行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醴陵市是湖南省胶体金快速筛查试点和重点推进县市。

1.1.1 市检测中心简介

醴陵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现有专业检测人员10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大学及以上学历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中心拥有专门的检测场地,实验室使用面积 892m2 ,恒温面积 744m2 ,拥有设备设施85(台)套,设备资产500万元。中心于2014年4月首次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17年5月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双认证”,即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于2023年3月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双认证”复评审。目前,中心开展的主要检测业务包括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有机磷、有机氯、拟除外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产品农药残留定量分析54项;污染物参数2项;肥料15项;土壤11项。

醴陵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的主要社会事业工作包括: ① 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以及土壤、肥料检测; ② 对全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③ 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等提供技术指导; ④ 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执法。

1.1.2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简介

醴陵市24个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部分配备农残速测设备,每站1~2名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大多为初级、中级职称,专科、本科学历。主要负责各辖区内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为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等提供技术指导,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执法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20.pd原版全文

1.2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醴陵市是粮食生产大县,严格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要求,以及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要求。近年来,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数量平均在14990批次以上(不含畜禽水产品160批次),其中农产品安全定量监测590批次,定性监测(酶抑制法、胶体金速测法)14400批次,详见表1。

2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农产品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足,种植过程非法使用投入品,如在蔬菜上检出禁止使用的毒死蜱、甲拌磷、克百威等农药。部分生产主体未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导致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频发。同时,产地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如六六六等)以及重金属污染(如铅、铬、汞、砷等)也对农产品质量构成潜在威胁[5]。在农产品保鲜、包装和储运过程中,亦存在不合理甚至非法使用化学试剂的情况,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如薄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不规范,也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一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高投入、低回报的经济风险,以及生物安全隐患。

2.2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落后

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只配备简易的速测装备,大多没有独立的检测室,且检测室条件较为简陋,检测环境较难稳定在酶试剂适宜的温度,而温度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大。此外,检测站农药残留速测仪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胶体金速测试剂盒只能检测对应品种的蔬菜、水果,检测样品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检测范围窄、项目少且检测结果仅为初筛,难以满足监管、执法需要。市检测中心定量检测一般要一周以上才能出具报告,时效性较差,缺乏快速准确又较易操作的定量分析仪器。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待检项目不断增多,但由于检测条件限制及经费短缺,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难以得到及时更新。

2.3检测技术力量薄弱

基层检测人员年龄偏大、专职检测人员少,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例如,部分检测人员不仅要负责基础性抽样、检测等工作,还要负责镇(街道)其他业务工作,难以及时进行系统培训,掌握检测相关执行标准,更新理念和方法。检测人员业务培训少,专业能力不足,对检测标准、操作步骤的理解掌握不够,仪器操作使用不规范,对一些检测环节把握不精准,影响检测结果质量。

2.4检测程序不规范

部分检测人员对检测程序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抽样和检测环节中存在较多问题。常见问题包括抽样人员未达两人及以上;抽样人员未佩戴工作证、未亮明身份;抽样数量较少,代表性不强;抽检样品未按要求分类分袋、标签标识不清;抽样记录、检测记录填写不及时、不完善。在检测过程中,样品处理不够规范,如制样量不足、操作粗糙、仪器交叉使用等现象较为普遍。

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及对策 1
表1近年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平均分配表

仪器交叉使用等现象较为普遍。

不合格、未达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

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如强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学习与落实,组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规范禁限用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统筹各方力量,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基层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7-8]。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公众,增强消费者对本地农产品的信任感。此外,应建立更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对禁限用农药使用的源头监管执法,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各个环节的监管,防止质量不合格、未达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

3.2 完善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

应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引进操作简便、性能先进的定量检测设备。例如,可引进用于快速定量检测大米中镉含量的仪器,以减少复杂烦琐的前处理步骤,缓解检测人员数量不足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此外,建议配备具备多指标同时检测功能的设备,用于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项目的综合检测[10]。同时,需要加强对原有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优化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检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3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

应引进高素质检测专业人员,增强县市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外部、内部培训,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开展考核,推动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积极性、责任意识,确保农产品实验室检测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开展。此外,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管理体系,将同级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纳入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加强市级检测中心对镇(街道)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业务指导,形成良好的互督互促机制。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在农产品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

3.4强化检测程序规范化

抽样是检测的前提,要切实做好抽样工作。要根据各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的规模及样品性质、状态,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类抽样。要严格规范检测环节,确保样品制备、称样、酶试剂反应等操作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要按照安全质量手册、程序手册规定,做好各流程的工作及交接。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要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检测流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做好农产品监测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升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从加强对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完善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规范检测流程等方面采取对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范学臻,刘鹏琰,张文文,等.新法实施背景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4(4):55-58.

[2]周以寿,黎庆钊,李小娜.浅谈我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2024(1):179-181.

[3]徐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标准化,2024(2):156-158.

[4]吴怡菲,方李奇,林燕清,等.衢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长江蔬菜,2025(2):1-3.

[5]刘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3(10):6-8.

[6]郑琼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9):219.

[7]李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创新建设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19,5(13):105-106.

[8]周锋杰,丁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8(7):1-2.

[9]王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信息,2018(4):124.

[10]王桂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点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59.

[11]张元梅,杨华旭,余倩.仁怀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13):210-2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2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