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 李春红作者简介:李春红(1998—),女,山东平度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 要:膳食是维持生命和保证健康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关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营养摄入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膳食需求,分析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的关系以及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膳食建议,包括推动食品行业和体育科研机构的交互发展,更新运动营养补给;增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合理膳食理念,培养营养膳食习惯;制定有效的膳食监督制度和科学评估体
系,确保长期的膳食监控,以期在合理营养摄入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综合表现。
关键词:膳食营养;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膳食建议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Nutrition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ollege High Level Athletes
LI Chunho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 China)
Abstract: Dietary is an essential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maintaining life and ensuring health,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of high level college athletes. Reasonable nutrient intak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athletes. This paper deeply expounds the dietary needs of college high level athlete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hletes’ own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dietary nutri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igh level athletes, and proposed dietary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igh level athletes,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and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o update the sports nutrition supply; strengthen the reasonable dietary concept of high level college athletes and cultivate nutritional dietary habits; establish an effective dietar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o ensure long-term dietary monito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nutritional intake.
Keywords: dietary nutrition; high level athletes; competitive ability;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在加快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进程中,新时代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许多高校陆续展开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的研究,从科学角度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科学膳食是运动员完成高强度训练和加速体能恢复的基本保证,通过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营养物质,有效调节身体机能水平,从而保证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竞技状态。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如何改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已成为体育界和营养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
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合理膳食需求
合理的膳食安排是保障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健康的前提,也是提高其核心力量和竞技水平的基础[1-2]。竞技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膳食营养的合理供给,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身体机能特点,科学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对加速身体恢复和提高训练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糖类和脂肪是运动员膳食营养的能量基础
糖类和脂肪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的物质基础。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有氧和无氧运动中能为运动员提供所需能量,并有效减少肌肉损伤和炎症的发生。适量的糖分摄入不仅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提供动力,还能够在机体产生疲劳后加速身体恢复和肌肉生长,从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起到保障作用。脂肪体积小,热量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在运动中能够起到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作为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储备能量,但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运动员的体脂,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科学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取,以确保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运动后的能量补充。
1.2 蛋白质是运动员肌肉生长和机体组成的关键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肌肉生长和机体组成的关键营养物质[3]。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时会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质,应每隔3~4 h摄入20~40 g高质量蛋白质,如肉类、蛋类和牛奶等,以加速运动员的肌肉恢复并增强肌肉力量[4]。同时,机体中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运动员血红蛋白数值,而血红蛋白起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所以充足的蛋白质对中长跑运动员尤为重要,有助于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氧气供应和体力恢复。但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建立在总能量充足摄入的基础上,否则蛋白质过少将导致生长迟缓、肌肉萎缩等问题,燃烧蛋白质过多又会生成酸性代谢废物,增加体液酸度,引起机体疲劳等。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根据自身项目特点、训练强度和频率在膳食中科学地摄入蛋白质。
1.3 水分平衡能维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正常身体机能
水分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主要成分,占体质量的60%~70%,在运动中能够及时代谢废物、输送营养,维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保持机体水分平衡对运动员至关重要,高强度运动严重缺水时会造成运动性脱水,导致水与Na+、Ca+、K+等电解质过度流失,从而对运动员的肌肉功能和竞技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此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补充方法,切忌一次性补足水分和电解质,否则将会增加出汗量和排尿次数,使体内盐分丢失,进而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造成一定负担,影响身体的机能水平[5]。
1.4 微量营养素能消除运动员疲劳和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消除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物质。①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视觉的功能,能缓解运动员的干眼症和夜盲症。②维生素B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食欲不振的问题。③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抵抗力。④维生素D有助于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并降低骨折的风险。钙、磷、镁和钾等矿物质虽不能提供能量,也无法在人体内自行合成,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成分。例如,钙、磷能够构成人体的骨骼和牙齿,铁是运动员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这两种微量营养素可从果蔬、奶类、蛋类等食物中获取,从而满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膳食营养需求。
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升离不开科学的膳食搭配,合理安排膳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竞技能力,从而在赛场上展现自身的最佳竞技状态。
2.1 合理膳食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
合理的膳食安排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并在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运动时的主要能量供给,糖类摄入不足会阻碍肌糖原的有效合成,降低肌肉的能量储备,进而导致肌肉疲劳。体能主导类耐力性运动项群的运动员会侧重对脂肪的利用,在运动的后半程,脂肪将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为机体供能。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运动员体内运输氧气的能力,有助于其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战术和技能水平。虽然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不高,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导致运动员出现赛前焦虑、心里紧张等问题,影响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综上,科学安排训练和比赛的膳食,满足运动员在体能、技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能量需求,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2.2 膳食模式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
不合理的饮食次数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阻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瓶颈,安排合理的膳食供给模式有助于促进运动员的营养吸收和提升其竞技表现[6]。研究发现,运动员的饮食次数要多于常人,一日三餐的模式不能满足其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训练频率高且训练强度大。特别是晚餐后,许多运动员习惯进行加餐,然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这不仅影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还会使其竞技表现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运动后过多摄入糖类、水分往往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运动员营养摄入不均衡,无法让身体得到全面恢复。因此,合理的膳食模式对运动员群体来说至关重要,应随着训练模式和比赛阶段的改变而进行科学调控,从而确保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有效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
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化、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和产品
竞技能力的提升与膳食营养密不可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迫切需要依据科学的膳食方案和针对性的营养产品来提升训练效果。当前,高水平运动员在学校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运动项目的不同意味着运动员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会随之产生差异。在竞技环境和训练方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统一的饮食方案导致部分运动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达不到推荐值。因此,为运动员量身定制科学化、个性化的膳食营养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表明,运动营养食品虽不能取代训练,但在及时补充能量、消除疲劳等方面作用显著,其中咖啡因、牛磺酸、碳酸氢钠和植物活性物质等均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竞技能力[7]。
3.2 缺乏必要的膳食营养知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学校往往要兼顾学习与训练,面对高负荷的学练压力,膳食营养很难得到满足。目前,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膳食营养师,也没有定期举办营养讲座,导致运动员对膳食营养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忽视了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同时,高水平运动员缺乏自律性,训练后经常摄入冷饮、高糖饮料以快速补水,部分运动员还会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通过吸烟喝酒来缓解压力。这些不良膳食习惯会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和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训练成绩的提高和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
3.3 忽视对运动员膳食的定期观察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