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对策分析
作者: 陈丽娟摘 要:食品检验是衡量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食品检验方法的规范性决定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对提升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意义、食品检验的类型与方法、当前食品检验的现状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对策,为综合提升食品检验规范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规范性;方法分析
Abstract: Food inspec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content to mea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methods determine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inspection resu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methods, the types and methods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food inspection. On this basi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normative; method analysis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食品行业存在农产品源头污染较重、假冒伪劣食品横行、食品流通缺乏规范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食品检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监管体系未跟上新时期食品行业发展等因素。食品检测是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食品检验工作除了针对食品原料、副产品等营养成分进行检验,还对食品的色香味等进行感官检验,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技术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添加剂等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验分析。其中,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的规范性,让食品检验工作有效发挥作用,是相关从业人员当前急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1]。
1 提升食品检验规范性的意义
食品检验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我国从事食品的企业数量众多,如何提高食品检验水平,检验各种食品是否与生产标准相符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食品检验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提高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2]。
1.1 有助于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食品种类及所含成分各式各样,开展食品检验时所选检验技术种类及检验标准等对食品检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前食品检验过程中,还存在检验方法比较老旧、抽样及检验过程规范性不强等问题,导致食品检验结果不可靠,缺乏参考价值。如何科学地选择食品检验技术和规范地开展检测试验等,是食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和可靠的基础。因此,提升食品检验方法的规范性,可促进食品检测技术标准化发展,整体提高食品检验水平。
1.2 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食品检测内容及检验过程比较烦琐,通过不断规范食品检验的各个环节,在其检验过程及检验结果计算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可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促进食品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最终确保食品市场更加安全稳定。食品检验结果出来后,相关部门通过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并召回问题食品,可有效避免问题食品的进一步流通,维护市场食品安全[3]。同时,可督促被公示的生产企业及时清除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生产合格健康的食品,形成良性竞争,有效维护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1.3 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种类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更受消费者欢迎[4]。其中,食品检验在食品质量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提升食品检验的规范性,可以促进食品检验技术标准化,从而促进食品企业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我国食品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食品检验越规范,流入市场的食品越安全,人们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2 食品检验类型与方法
食品检验内容和指标较多,通常根据检验对象分为微生物检验、转基因检验及农药残留检验3种类型。
2.1 食品微生物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对象主要是相关致病微生物,如霉菌、大肠杆菌等,这些致病病原菌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是食品检验的重点内容。大肠杆菌主要来自粪便,食品中大肠杆菌超标则说明食品存在污染,不满足食品卫生标准。检验大肠杆菌主要通过乳糖发酵实验、分离培养以及证实实验3部分来完成,倘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开展致病菌检测。食品中霉菌监测主要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来进行,此外,霉菌产生的毒素能够致癌,因此也是检测的重点,检测的毒素主要包含赫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霉菌类毒素等,可通常采用化学、物理等检验法对其成分和性质进行检测,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2.2 转基因食品检验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检验工作已经比较普及,转基因检验主要是对食品中的外源基因或者外源蛋白质进行检验。一般是对外源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荧光检测,判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片段。也可定量检测检验外源基因的表达量,主要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技术等,检验结果准确且快速,食品中外源蛋白质检测常用的方法则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印迹法等。
2.3 农药残留检测
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肥料、农药等,这些物质会随着植物的生长累积在植物体内,若不按规定使用,如使用过量的生长调节剂、使用禁用的高毒农药等,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是食品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色谱法的灵敏度较高且检测速度较快,能够检测多种组分。此外还可以通过农残快速检测技术进行食品检测,大大提升检测效率,满足市场的实际检测需要[5]。
3 我国食品检验存在的问题
3.1 食品检验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品检验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残留检测项目尚未开展。从食品检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看,我国部分从事食品检验的技术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检测经验,如部分检测技术人员对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及标准、食品检验分析、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知识掌握不扎实等。从食品检验方法来看,食品检验对专业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不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将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和系统误差,检测结果可参考性不强[6]。因此,检测过程中,应不断改善和更新检测体系,研究新的食品检验方法,让检测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总体来说,我国食品检验水平不高与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安全检测任务繁重等不相适应,在食品检验体系建设及食品检验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
3.2 食品检验标准不健全
食品检验标准不健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食品分类标准缺乏。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食品分类标准,基本是按照以往习惯对食品进行分类,在分类标准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②部分食品检验判定标准缺乏。有的检测项目虽然建立了检测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判定标准,使检测工作者无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例如,在餐饮食品判定标准方面,缺乏统一的食品检验判定标准,导致餐饮领域食品检验和监管均存在较大的漏洞和盲区。③部分现行食品检验标准比较陈旧。随着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陈旧的标准及检验项目难以适应当下的食品检测需求,无法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3.3 食品检验结果分析不足
食品检验并非只是出具检验结果,还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整个流程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判定,科学准确性高的食品检验结果可以作为相关监管部门执法的依据,也是维护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保障。可见,食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从我国食品检验现状来看,部分检验机构并未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例如,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含人员、样品、试剂、仪器设备、环境因素和检验方法等,在食品检验结果出来后,检验者未进行自校、核查及深入分析,未对留取的样品进行重复性实验等,导致检验数值缺乏重现性,无法为食品监管提供科学参考[7]。
4 提升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对策
4.1 加大对食品检测方面的投入
随着食品种类的多样化发展,食品检测需求也日趋增加,面对我国存在的食品检验水平不高问题,增加食品检测方面的投入是关键之举,只有增加投入,才能满足当前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①加大资金投入。应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食品检测基础设施与设备、引进先进食品检验技术与人才、开展食品检验技术培训等,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撑。②注重人才培养。食品监管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食品领域的人才投入,加强食品检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食品检测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检测者能够选择科学的检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让检验过程及结果更加规范,最终使检测结果有效服务于食品监管,整体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8]。
4.2 健全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①尽快制定并颁发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将食品分类标准进一步统一,把相关行业、食品监管部门等对食品的分类进一步进行融合,避免食品监管和检验标准不统一引起纠纷等问题。②加快新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当下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掌握食品领域的动态,结合实际制定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及判定标准,促进食品检测体系建设[9]。③结合先进的食品加工工艺等对现行的食品检验标准进行完善,通过征求多方意见、调研食品检验标准的运行情况等,及时对现行的标准进行修正和完善,让食品检验标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4.3 强化检验结果基础分析
食品检验工作是对食品检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运用,让检验结果反作用于食品监管,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因此要提高食品检验的规范性,做好食品检验结果基础分析工作,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科学的判断,从而不断完善检验方法和检验过程。例如,针对同一检验指标,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实际条件对检验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必要时进行重复性实验,使检验结果产生的误差降到最低[10]。此外,检测人员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修约,确保出具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对于存在一定歧义的,需进行必要的备注说明,避免检验结果表述不规范引起纠纷等。
5 结语
食品检验是食品监管的重要依据,只有不断提高食品检验方法的规范性,才能促进食品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员要从提升食品检验水平、健全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强化检验结果分析与利用等方面着手,让食品检验更加规范化发展,从而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参考文献
[1]董森.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2(24):184-186.
[2]吴慧娟.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食品,2022,28(17):44-46.
[3]吴梅.标准化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2(24):91-93.
[4]刘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5]刘美,余晓琴,周佳,等.食品检验结果符合性判定的关键影响要素探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1,57(10):940-942.
[6]赵春搏.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4):1607-1611.
[7]于晓军,刘飞飞.食品检验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33):124.
[8]邹龙.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6):40-42.
[9]康慨.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谈食品安全监管提升的发力重点[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3(2):8-11.
[10]冯美菱,王素珍,叶青,等.宏观视角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综述[J].食品工业,2022,43(7):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