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健康有“四防”

作者: 刘海燕 仇上斌

专家简介

老年女性健康有“四防”0
标题

刘海燕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妇儿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妇产科主任,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妇科内镜联盟江苏省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单孔腹腔镜治疗学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宫颈病学组成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20余年,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宫腹腔镜微无创手术治疗及肿瘤规范化治疗。

步入老年阶段,女性的身体会面临诸多健康挑战,一些潜在的风险正悄然靠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这些健康隐患,并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防妇科肿瘤

1.妇科肿瘤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老年女性患妇科肿瘤的风险较高,这主要与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细胞突变累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率上升。

2.绝对不能忽视的4种癌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主要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绝经后女性仍可能患上宫颈癌。早期宫颈癌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值得关注的是,在老年女性中,有9.91%的病例由于发现不及时而导致治疗被延误。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内膜癌好发于更年期及绝经后女性,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子宫内膜癌明显的信号是阴道异常出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隐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

老年女性健康有“四防”1
标题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卵巢癌的病死率约为50%,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绝经后女性为卵巢癌的主要患病人群,据统计,中老年患者约占卵巢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卵巢癌在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发展到晚期时,患者才会出现下腹部隐隐作痛、肚子发胀、食欲减退等类似消化不良的表现。

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引发的恶性疾病。从数据上看,我国老年女性并非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但患病风险仍然存在。乳腺癌早期明显的表现是乳房摸到硬块、乳头流出不明液体、腋窝处的淋巴结出现不正常的肿大。同样是乳腺癌,老年人的患病症状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常常表现以下特点:①肿块明显,但身体感知度低;②症状表现较为隐匿;③生物学特性差异,大约70%表现为激素受体阳性。

以上4种癌症的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这使得老年女性容易疏于防范。早期恶性肿瘤,预后明显优于晚期。因此,老年女性应定期体检,主动关注身体变化,做到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二防脱垂

1.老年女性的“盆底危机”

对一些老年女性来说,有些难言之隐正困扰着她们。她们常常对咳嗽或开怀大笑有所顾忌,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漏尿的窘境;在日常活动中,也常感觉下体有东西掉出来。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惹的祸。

盆底肌位于人体骨盆底部,由内、中、外三层肌肉群及筋膜构成,犹如一张精密的“吊网”。这张“吊网”至关重要,它紧紧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关键脏器,确保它们维持在正常位置并发挥各自的功能。一旦这张“吊网”的弹性减弱,支撑力不足,其所托住的器官就可能偏离正常位置,进而引发各种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如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等)、排尿异常(如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等)、排便异常(如大便失禁、便秘等)、性功能障碍(如性交痛、性欲下降等)、慢性盆腔痛(如会阴痛、下腹痛等)。其中,子宫脱垂比较常见。子宫脱垂轻者无症状,重者会有阴道内肿物脱出及脱出物溃疡、阴道出血伴腰酸、腰部下坠感等症状。患者的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者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的白带增多,甚至有时呈脓样或带血。

2.盆底功能锻炼与修复越早越好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饱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困扰的老年女性,误以为生育后的身体不适是必然现象,加之对病情难以启齿,往往选择默默忍受。事实上,通过及时且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症状都能得到显著改善,并且干预越早,恢复效果越佳。因此,无论是否有明显不适,老年女性都应定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并且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老年女性的盆底肌修复,存在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盆底肌锻炼以凯格尔运动为主,通过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可以增强其力量和耐力,预防和缓解漏尿及脱垂等问题。物理治疗,如电刺激和磁刺激,可以通过刺激盆底肌细胞再生和修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严重的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进行。

三防摔倒

1.骨质疏松偏爱老年女性

女性是骨质疏松的主要患者群体,其中老年女性的比例尤为突出。据统计,全球患骨质疏松的女性约2亿;在60—70岁女性中,约1/3患有骨质疏松;在80岁以上女性中,约2/3患有骨质疏松。

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对骨骼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弱,而破骨细胞的作用增强。这种不平衡导致骨量减少,从而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骨骼结构更为纤细,骨量也相对较少,这一生理差异进一步增加了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2.骨质疏松甚至会危及内脏

骨质疏松早期一般无症状,但随着骨量丢失和骨骼微结构破坏,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病情严重者,其脊柱会变形,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

(1)疼痛与功能障碍:骨质疏松常引发患者腰背疼痛,严重时全身骨痛。患者处于仰卧位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者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这种疼痛导致患者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日常活动受限,降低生活质量。

(2)变矮:骨量流失使椎骨压缩变形,椎体高度降低,身高逐年变矮。老年人若发现身高明显下降,需警惕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

(3)驼背:多个椎体压缩,脊柱前倾,背部弯曲加剧,是驼背形成的原因。驼背不仅影响体态,还会影响自信,引发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

(4)骨折:患者的骨头变脆,轻微碰撞、咳嗽、打喷嚏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于腰椎、髋部和手腕。骨折后恢复慢,部分老人因此长期卧床,引发更多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5)影响内脏功能:严重驼背会挤压胸腔、腹腔空间,影响心肺、胃肠功能,引发呼吸不畅、食欲减退、便秘等问题,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四防皮肤问题

1.老年女性的皮肤更干燥

步入老年后,女性的皮肤往往比男性更干燥。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雌激素能促进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合成,减少水分流失,雌激素不足会导致皮肤的保湿能力变差。此外,女性的皮肤天生比男性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流失的速度更快,导致皮肤失去了脂肪的缓冲和保湿作用,水分更容易散失。

皮肤干燥时,老年女性的面部、四肢等部位容易出现紧绷感,像是被无形的绳子拉紧,轻轻抚摸之能感觉到粗糙不平,就像砂纸一般。皮肤表面还会出现大量的细小鳞屑,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裂纹,尤其是在脚后跟等部位,这些裂纹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疼痛,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干燥的皮肤容易引发瘙痒,让人忍不住抓挠,而抓挠会加剧皮肤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2.老年女性的“护肤宝典”

老年女性的皮肤需要更细致的呵护。以下3个方面,将助力她们拥有健康的肌肤。

(1)温和清洁:老年女性应避免过度清洁,减少使用传统肥皂等碱性洗剂——这些产品容易破坏皮肤的天然保护层,对老年人脆弱的皮肤屏障造成损害。老年女性可以选择专为敏感肌肤设计、酸碱度接近皮肤弱酸性的无皂基沐浴露或洁面乳。

(2)强效保湿:老年女性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尿素、甘油、凡士林等保湿成分的保湿霜,这些成分能够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锁住水分。老年女性应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以免加重皮肤敏感。

(3)严格防晒:在日常外出时,老年女性应做好物理防晒,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遮阳伞等,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外出。此外,老年女性应选择防晒系数30及以上的温和型防晒霜,并且在出门前30分钟均匀涂抹于暴露部位,即使在阴天或室内,也要做好防晒措施。

不能忘记定期体检

1.妇科检查

对老年女性而言,妇科常规检查是维护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医生会仔细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的形态变化,包括萎缩、破损、赘生物等异常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及时发现老年性阴道炎等问题。

妇科超声检查也很重要,它能够清晰地观察子宫体的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是否有异常回声;明确卵巢的大小、形态,是否有肿块及异常血流。借助妇科超声检查的结果,患者可以及早发现肿瘤性病变。

对于有性生活的老年女性,建议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如果连续3次筛查结果均为阴性,且无其他高危因素,老年女性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至5—10年。

2.乳腺检查

对老年女性而言,乳房自检是维护乳腺健康的重要方法。建议每月选择固定的一天进行自我检查,仔细触摸乳房,留意是否有异常肿块、疼痛及皮肤改变。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此外,定期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乳腺检查至关重要。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能够有效发现病变。老年女性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乳腺检查,以确保乳腺健康。

3.骨密度检查

老年女性应每6个月或1年接受一次骨密度的检查,从而早发现骨质异常,早做针对性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骨密度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骨密度检测、双能X射线吸收法、定量CT骨密度检测等。其中,双能X射线吸收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反映身体脂肪和骨骼肌含量的金标准。要注意的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需要检查腰椎和髋部两个部位,如果仅检查其中一个部位,则可能出现漏诊。

(编辑    王 幸)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