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衰老时遭遇的“健康危机”

作者: 耿江 张俊峰

专家简介

男性衰老时遭遇的“健康危机”0
标题

耿江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性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数字与智能外科协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伦敦大学学院医院高级访问学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曾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及华夏医学奖等,发表论文20余篇;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以及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隐患如潜伏于暗处的礁石,稍有不慎便可能骤然显现,给男性的生活带来冲击。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男性的身体健康,还会打乱其原本平稳有序的生活。

〇 排尿异常很愁人

1.前列腺增生偏爱老年男性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据统计,大约50%的60岁以上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8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则超过80%。

老年男性容易患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包括前列腺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逐渐老化,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起前列腺组织增生。此外,老年男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雄激素比例的失调,会刺激前列腺细胞过度增殖,加速前列腺增生的进程。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体育锻炼、不健康饮食、吸烟和酗酒等,也是引发前列腺增生的原因。

2.这些症状提示前列腺增生了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按出现的时期分为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

储尿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等。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能是尿频,尤其是在夜晚,需要多次起夜排尿,但每次的尿量并不多。随着病情加重,膀胱出口梗阻导致膀胱逼尿肌退化,膀胱内积聚大量残余尿,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引发尿频。患者若同时患有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结石,其尿频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在排尿时也可能出现尿痛和尿急等症状。

排尿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尿流变细、排尿等待、排尿分岔、排尿困难等,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比较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排尿困难会因梗阻而加剧,严重时可能导致尿潴留。随着梗阻阻力的增加,为了能够正常排尿,患者的身体会不自主地增加腹压,于是经常有尿不尽的感觉,甚至出现尿滴沥等排尿后症状。

3.前列腺也要定期“体检”

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患者可以及早发现前列腺增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守护身体健康。

(1)直肠指诊:医生将手指伸入检查者的肛门,通过触摸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状和硬度。正常的前列腺体积应小于30立方厘米,如板栗大小。如果医生在触诊时发现患者的前列腺像鸡蛋或鸭蛋那样大,中央沟消失,且质地较韧,这就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迹象。

(2)尿常规检查:前列腺增生会使尿液冲刷尿道的抗菌机制减弱,细菌滋生引发尿路感染,进而影响尿液的质量和成分。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3)前列腺超声检查:借助超声,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判断其是否存在增生、钙化、囊肿、肿瘤病变等症状,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4)尿流率检查:检查时,患者需要向一个特殊的仪器中排尿,该仪器会记录尿流的速度和尿量等数据,并且绘制通俗易懂的曲线,以协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排尿障碍。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道梗阻的情况,尿流率便会降低。

(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医生可以初步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早期前列腺癌在症状上可能相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合其他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男性衰老时遭遇的“健康危机”1
标题

4.前列腺增生治疗有新突破

对于尿路梗阻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已经发生一次以上尿潴留,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传统手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时间也长。如今,微创和精准治疗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这一状况。

(1)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手术:通过高能激光瞬间汽化增生组织,同步封闭血管,实现“无血手术”。该手术创伤极微,无需开刀,经尿道操作,患者术后3天可出院;适应广泛,尤其适合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2)前列腺水蒸气消融术:将103摄氏度的无菌水蒸气注入增生腺体,热能仅作用于病变组织,能保护正常尿道结构。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单次治疗大约需15分钟,术后肿胀恢复期患者需使用尿管及尿袋。国际多中心研究显示,术后5年的症状改善率超80%,最大尿流率提升150%。

(3)经尿道前列腺段尿道悬扩术:通过尿道植入微型镍钛合金锚定装置,机械性地拉开前列腺侧叶,扩宽尿道通道,无需切除组织。该手术能够保留患者的性功能,不损伤前列腺包膜及周围神经,患者术后逆行射精的风险小于1%。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20分钟即可完成,一般24小时之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活动。该手术属于可逆性治疗,若患者未来需进行其他手术,锚定装置可轻松移除。

〇 年龄增长导致性功能变化

1.性功能下降是有预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包括体力、精力下降,以及性功能减退,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其生活和自信心。男性性功能的下降并非悄无声息,它通常会伴随一系列身体上的预警信号。

首先,性欲减退是最早出现的迹象之一。男性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性生活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在长时间内不再有主动的性欲需求。其次,勃起功能的异常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男性可能会出现勃起速度减慢、勃起硬度不足,以及无法维持足够的勃起时间以完成性生活。最后,射精功能的改变也需要引起警惕。射精无力、精液量减少,以及伴随射精疼痛等症状,都可能是性功能下降的表现。

2.性功能下降不一定是生理变化

男性性功能的正常维持,依赖于神经、内分泌、血管等多系统协调运作,而年龄增长、疾病、心理、药物等因素,都可能打破这一平衡,引发性功能下降。

从生理层面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睾酮等性激素分泌减少,血管弹性降低,海绵体的充血功能减弱,容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会损害神经和血管,直接影响性器官的正常功能;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也会干扰性功能。

心理因素同样关键,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以及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会影响大脑皮质对性活动的调控,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困难。夫妻关系不和谐、性生活中的负面经历也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药物因素不容忽视,部分降压药、抗抑郁药、利尿药等,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水平,对性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一些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手术等,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进而影响性功能。

3.药能吃但不能乱吃

老年男性出现性功能下降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当出现性功能下降表现时,大家切勿自行盲目用药,而是需要综合评估自身情况,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在必要时,老年男性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测等,来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性功能下降的具体原因。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

对于睾酮水平低下导致的性功能下降,睾酮替代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这种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并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勃起功能障碍,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来帮助改善勃起功能。这些药物的使用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老年男性在面临性功能下降时,应保持冷静,不要自行乱用药。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老年男性依然可以拥有健康、和谐的性生活。

〇“青睐”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1. 前列腺癌多是“拖出来”的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

前列腺癌有2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多数前列腺癌进展非常缓慢;②症状缺少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在我国,由于公众的健康意识薄弱,以及筛查不足,超过2/3的患者在初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或发生转移,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不会出现明显不适,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它可能会压迫尿道,产生尿频、尿急、尿流变细、排尿费力等症状,甚至出现完全排不出尿、漏尿的情况。前列腺癌常发生骨骼转移,骨盆和腰椎是早期转移常见的部位,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腰、背、髋部疼痛,以及坐骨神经痛,甚至出现骨折等并发症。

治疗前列腺癌,提早发现是关键。前列腺癌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制订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预期寿命、整体健康状况,肿瘤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以及患者自身的意愿。基于这些因素,医生可以选择积极监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化疗)等多种策略,为患者提供治疗。对于局限性患者,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等手段往往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局部进展期患者,可以考虑根治性手术或内分泌治疗。对于转移性或晚期患者,治疗方案则可能包括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等。

2.膀胱癌早期有信号

膀胱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全球男性的膀胱癌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4倍。膀胱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男性。

膀胱癌虽然是尿路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它的“幸运”之处在于早期诊断率较高。膀胱癌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即它的早期症状通常是血尿,这一症状可以让患者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就诊治疗。因此,膀胱癌相比其他癌症更容易在早期得到有效控制。

筛查膀胱癌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尿常规检查,所以尿常规检查是体检时必做的一个项目。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会有全程血尿,如果血尿突然出现几天后又消失,患者也要重视这一情况。在超声检查下,膀胱癌表现为向膀胱内突出肿物,也有表现为膀胱壁不均匀增厚。如果在检查时发现膀胱存在病变,患者需要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膀胱癌需根据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制订方案。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常选择经尿道切除肿瘤,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或膀胱灌注免疫治疗(如表柔比星、卡介苗等)降低复发风险;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必要时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部分患者可进行同步放化疗以保留膀胱;针对转移性膀胱癌,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来控制病情。

(编辑    黄奕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