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衰老,中医有方

作者: 星辰

专家简介

延缓衰老,中医有方0
标题

翁庚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顾问医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为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弟子;从医30多年来,擅用经方、配合针灸、中药外治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在风湿病、生殖内分泌病、脑神经病等方面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传承项目导师、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传承项目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卫生厅课题各1项,为5项市科委课题的课题设计人,获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1项;先后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4篇,国内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11部。

中医抗衰老的智慧,在于以草木之性调和人体阴阳偏颇,借腧穴之功疏通经络气血阻滞,运用“治未病”的前瞻思维,在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动态平衡中,为生命注入延缓衰老的力量。

中药补虚益寿延年

1.补气益气强体质

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虚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气虚以全身乏力为核心表现,常伴有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喘、精神萎靡、易出虚汗,还可能伴随食欲缺乏、腹胀便溏,以及脱肛、子宫脱垂等脏器下垂症状。

气虚者宜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小米(补中益气、和胃安眠)、薏苡仁(健脾止泻、利水渗湿)、鸡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香菇(健脾开胃、益气补虚)、南瓜(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等。

● 黄芪红枣茶饮

【材料】黄芪5克、红枣3颗(去核切片)。

【做法】将黄芪、红枣片洗净,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大补元气、固表止汗,红枣养血安神、调和脾胃。二者搭配适合气虚体质者日常调理,可改善气短乏力、自汗畏风等症状,尤其适合疲劳乏力、易患感冒者长期饮用。

2.养血活血提精神

血虚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的病理状态。血虚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等。临床诊断为血虚的患者,可能有贫血表现,也可能没有。

血虚者宜食补血养血食物,如猪肝(养肝明目、补血养身)、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红豆(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桂圆(安心宁神、补血养气)等。

● 红枣桂圆粥

【材料】红枣10颗、桂圆(去核取肉)15克、糯米100克。

【做法】糯米洗净,浸泡半小时,与红枣、桂圆一同入锅,加水煮至米烂粥稠,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此粥能补气血、健脾胃,适合血虚者日常调理,尤其适合气血不足所致的头晕乏力、心悸失眠者食用。

3.滋阴养阴降虚火

阴虚是指体内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导致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阴液具有滋润、濡养脏腑组织和制约阳热的功能。阴液亏虚会导致机体失于濡润,虚火亢盛。阴虚以干燥内热为特点,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

阴虚者宜食滋阴润燥、生津养阴的食物,如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梨(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等。

● 百合麦冬粥

【材料】百合20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百合、麦冬洗净煎煮,然后去渣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除烦,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粳米健脾和胃。全方共奏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适合阴虚所致干咳少痰、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者食用。

4.温阳补阳祛寒湿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主温煦脏腑、推动气血运行。阳虚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阳虚会导致机体失于温养,表现为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尿少浮肿、大便稀溏、面色㿠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可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表现。

阳虚者宜食温阳散寒、补肾助阳的食物,如羊肉(温中补虚、散寒止痛)、牛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韭菜(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生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桂圆(益心脾、补气血、温肾阳)等。

●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切块后焯水)、当归10克、生姜30克(切片)。

【做法】将羊肉块、当归、生姜片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羊肉性温,能补气血、温肾阳;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去腥解腻。三者搭配可温中补虚、祛寒止痛,适合阳虚体质人群冬季调理,尤其适合畏寒肢冷、腹痛便溏、气血不足者食用。

常按五穴延缓衰老

1.足三里穴:调和气血的长寿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寸。足三里穴具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刺激此穴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用力揉按,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

2.关元穴:培元固本的要穴

关元穴属任脉,为元阴元阳关藏之处,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腹正中线上。取穴时,仰卧或直立,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垂直向下量4横指处。

关元穴具有温补元气、固本培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病症(如虚劳羸瘦、乏力等)、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遗尿、遗精、阳痿、崩漏、子宫脱垂等)。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压在穴位上,其余四指握拳,以拇指为支点,进行点揉,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

3.涌泉穴:滋肾养阴的井穴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和后2/3交点凹陷中。

涌泉穴具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的功效,能调理肾阴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缓解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涌泉穴亦是急救要穴,对昏厥、中暑等有促醒作用。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或手掌根部置于穴位上,环形揉动,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

4.百会穴:提神醒脑的交会穴

百会穴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为手足三阳经、督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取穴时,正坐或仰卧,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的交点处。

百会穴具有提神醒脑、缓解头痛头晕、安神助眠、升阳举陷(辅助治疗脏器脱垂)、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日常按摩百会穴有助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缓衰老,对耳鸣、鼻炎等亦有调理效果。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环形揉动,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

5.养老穴:明目舒筋的保养穴

养老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取穴时,掌心向胸,腕关节尺侧有一明显骨性隆起(尺骨小头),沿其桡侧缘向上摸至骨缝凹陷处。

养老穴具有清头明目、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视不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五官病症,以及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手指麻木等肢体病症。养老穴对老年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视力下降、关节退变有一定调理作用。

【按摩方式】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由轻渐重,环形揉动,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2—3分钟。

艾灸养生保健强身

1.艾灸的原理与适应人群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效果。对于阳气亏虚、气虚、血虚等虚证体质者,艾灸能针对性地改善体质、提升机能。

艾灸的保健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点。

(1)温通经络、祛寒除湿:促进气血运行,散瘀止痛,缓解寒湿所致的疼痛不适。

(2)温补阳气、固摄元气:提升阳气,助排毒素,兼可清热泻火(采取特定灸法),增强体质与提高免疫力。

(3)预防保健、延缓衰老:定期施灸可养颜美容(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强身健体。

2.艾条的质量鉴别要点

(1)观色:优质艾条的艾绒呈土黄色,细腻均匀;劣质艾条的艾绒颜色发青、发黑或青绿(当年艾),可见明显的茎秆颗粒。

(2)闻味:优质艾条的艾绒气味芳香清淡;劣质艾条的艾绒气味浓烈刺鼻或有霉味。

(3)触感:优质艾绒柔软细腻;劣质艾绒手感粗糙。

(4)紧实度:优质艾条的艾绒紧实,撕掉包装纸亦能抱团,燃烧均匀;劣质艾条的艾绒松散,易散落,燃烧不均。

(5)火力:优质艾条的火力温和,渗透力强;劣质艾条的火力猛烈,渗透力差,易灼痛。

(6)燃速:优质艾条的艾绒因细腻蓬松、杂质少,燃烧较快;劣质艾条的艾绒因杂质多,燃烧较慢。

(7)灰烬:优质艾条烟色淡白,灰烬呈灰白色,细腻柔滑,不易散落;劣质艾条火猛烟大(气味刺鼻),灰烬呈黑灰色,粗糙有颗粒,易散落。

3.艾灸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操作规范:采取舒适体位(坐位或卧位),放松身体,充分暴露穴位,稳妥依靠。取穴宜精准。艾条燃端距离皮肤约2—3厘米,对准穴位或患处。

(2)施灸顺序:正确顺序为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3)每次施灸时长:一般10—15分钟,肌肉丰厚处可延长至3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宜。

(4)灸量与疗程:以局部皮肤潮红、微汗出,自觉气机通畅为佳。每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5)禁忌人群:实热证、阴虚内热证患者(艾灸易助热伤阴,从而加重病情);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者;孕妇及经期女性。

(6)专业指导:适合艾灸者(如阳虚、气虚等)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选穴不当或灸量过大引发不良反应。

(编辑    黄奕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