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人士,小心敷面膜的五大误区

作者: 董正邦

敷面膜,一直是爱美人士的日常“功课”。近年来,除了传统的面膜纸,泥质面膜、啫喱面膜等新型面膜也层出不穷。不过,很多人使用面膜时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误区。大家不妨对照着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吧!

敷面膜有五大误区

1.误区:敷面膜的频率越高,皮肤越好

很多人敷面膜都是每天1次,殊不知这个频率已然“超标”。根据肤质,我们的面部皮肤可以分为干性、油性、混合性和中性4种。其中,干性皮肤通常比较细腻,但易干燥紧绷;油性皮肤通常有较好的皮脂分泌,不易干燥但易长痘痘;混合性皮肤是干性皮肤和油性皮肤的“结合体”;中性皮肤是较为理想的皮肤状态,表现为皮肤水分与油脂分泌均衡,毛孔细小,不易敏感。

敷面膜的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普通的补水保湿型贴片面膜,大家每周最多使用4片。尤其对油性皮肤的人来说,不建议经常敷面膜,一般一周敷1—2次就足够了。

大约80%的亚洲人,面部皮肤属于混合性,往往表现为脸上的“T区”(额头和鼻子)等部位出油较多,脸颊部位则较干。混合性皮肤在夏季偏油、冬季偏干,此类人群在不同的季节要用不同的护肤方法,冬季适当增加敷面膜的频次,夏季则相应减少。

2.误区:面膜敷用时间越长越好

敷面膜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普通补水面膜,大家敷15分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以修复皮肤为目的的医用面膜,大家敷的时间就可以长一点,适当延长至25分钟。普通补水面膜敷太久,不仅会失去保湿效果,还会反过来吸取皮肤水分,导致皮肤干燥、起皮,甚至削弱皮肤屏障,增加皮肤敏感的发生风险。大家应该在晚上洗完热水澡后敷面膜,此时皮肤表面的灰尘、油脂和化妆品残留已经被清洗掉,皮肤处于相对干净的状态,而且毛孔因皮肤温度升高而张开,可以更好地吸收面膜中的营养成分。

3.误区:功能型面膜效果好,一直用

有些人尝试了功能型面膜后觉得效果显著,就会长期购买,反复使用。实际上,功能型面膜是针对特定皮肤问题设计的密集型护理产品,专攻美白、抗皱、淡斑等方面,其成分比普通的保湿面膜复杂。用了此类面膜后,人容易出现皮肤敏感,情况严重者还会产生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问题,所以大家最好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功能型面膜可能需要按疗程使用,不可像敷普通补水面膜那样日常随意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购买功能型面膜时应选择正规厂家出品的面膜,如果出现过敏等情况,应立即停用。有些不正规的面膜里可能含有重金属、激素等违禁成分,这种面膜往往使用后效果立竿见影,短期疗效特别好。然而,一旦停用就会“反弹”,皮肤迅速回到原有状态。

4.误区:补水靠面膜就够

市场上各种面膜的成分纷繁复杂,常见的成分有玻尿酸、胶原蛋白、维生素C等,不同的成分有不同的功效。总的来说,面膜中各种成分的主要作用是补水保湿。然而,护肤光给皮肤补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帮皮肤“锁”住水分。很多时候,面膜中的营养成分只能停留在皮肤的角质层,真皮层仍然缺水。例如,玻尿酸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外用可显著提升表皮的含水量,但其分子结构较大,渗透能力不强,不易被皮肤吸收。若敷用的面膜中玻尿酸浓度过高,或者与其他增稠剂同用,皮肤可能会出现“搓泥”现象。

要想充分发挥面膜的补水功效,大家应在敷完面膜后使用润肤霜、啫喱等护肤产品,将水分“锁”住。

5.误区:自制面膜既天然又实惠

不少人崇尚纯天然理念,在家用黄瓜、酸奶、鸡蛋等材料自制面膜,觉得既省钱又放心。这些自制面膜没有效果事小,万一损伤皮肤事大!

我们面部皮肤的毛孔和细胞的间隙非常微小,而自制面膜使用的材料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天然食物或药物原材料的分子量太大,几乎无法被皮肤吸收。市场上的成品面膜一般都经过特殊的工艺和消毒处理,将其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这样皮肤就能更好地吸收了。

爱美人士,小心敷面膜的五大误区0
标题

此外,自制面膜没有准确的配方,而且制作时很难保障食物的新鲜和清洁,若在制作过程中沾上细菌,使用时很容易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感染等症状。尤其在皮肤有破损时,大家更不可随意尝试没有科学依据的护肤方法。

选对面膜护好肤

市面上的面膜种类繁多,针对不同肤质和护肤需求,选择合适的面膜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常见面膜类型及其适用人群。

1.贴片面膜

【特点】精华液浸透无纺布或生物纤维膜布,贴合面部,封闭性强,促进吸收。

【功效】急救补水、晒后修复等。

【注意】敏感皮肤的人应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产品。

2.泥质面膜

【特点】含高岭土、膨润土等吸附成分,深层清洁毛孔的油脂和污垢。

【功效】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的人对“T区”进行护理。

【注意】干性皮肤、敏感皮肤的人慎用,使用后需及时补水。

3.冻膜或凝胶面膜

【特点】清凉舒缓,含芦荟、薄荷等镇静成分,降低皮肤温度。

【功效】晒后降温、敏感皮肤镇静、夏季降温护肤。

【注意】部分含酒精,敏感皮肤的人慎用。

4.睡眠面膜

【特点】免洗型啫喱或乳霜质地,夜间持续滋养皮肤,增强皮肤屏障。

【功效】干性皮肤的人在秋冬季节加强保湿。

【注意】油性皮肤的人需选择轻薄的配方,避免闷痘。

5.剥离式面膜

【特点】成膜后撕拉去除,可带走皮肤表层的角质和黑头。

【功效】角质层较厚的人去角质时使用。

【注意】频繁使用易损伤皮肤屏障,敏感皮肤或皮肤较薄的人应避免使用。

总的来说,干性皮肤的人优先选择含玻尿酸、神经酰胺的贴片或睡眠面膜,强化保湿;油性皮肤的人可尝试用泥质面膜清理毛孔油脂,调节水油平衡;混合性皮肤的人应分区护肤,在“T区”用泥质面膜,两颊用保湿贴片。对敏感皮肤的人来说,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精等刺激性成分的面膜,不要轻易尝试泥质面膜等新型面膜,以免引发过敏等皮肤问题。

最后,给大家奉上护肤小贴士——面膜是护肤的“加餐”,不可完全替代日常使用的爽肤水、保湿乳液和面霜等产品。无论什么样的面膜,其作用都是在短时间内改善现有的皮肤状态,只能起到辅助的保护作用。要想皮肤好,大家还得内外兼修,除了“外修”护肤,更要“内修”养生。大家平时应多喝水,同时做到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达到营养均衡。大家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若有严重皮肤问题,如痤疮、玫瑰痤疮等,大家不要盲目使用护肤品治疗,应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通讯员    崔玉艳)

(编辑    顾欣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