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护肤,告别“玻璃皮”

作者: 徐潇蔚

专家简介

做好护肤,告别“玻璃皮”0

朱 凤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青年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青年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抗衰老学会皮肤再生与修复分会委员等。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皮肤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性疾病。在激光治疗损容性皮肤病及皮肤美容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激光治疗睑黄瘤、汗管瘤等损容性疾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性疾病,除皱、无针水光注射进行皮肤美容及相关皮肤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医疗美容专病门诊),周五上午。

如今,随着环境因素的日益复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激增,皮肤健康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掌握正确的护肤知识与方法,对维护皮肤屏障、预防皮肤问题、促进皮肤自然修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护肤前,先要认识我们的皮肤

我们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它不仅能够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能够参与皮肤的多种生理功能,如感觉、代谢和免疫等。真皮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成分,如包含血管、神经和毛囊,还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可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健康状态,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皮下组织是人体真皮以下的一层重要组织,由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等多种成分构成,具有连接、缓冲、储存能量、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功能。

皮肤健康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干燥、粗糙、暗沉、色斑、皱纹等问题。想要预防或改善这些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今天的关键词——护肤。

● 护肤第一步:做好清洁

日常生活中,皮肤会接触到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物、化妆品残留以及自身分泌的油脂和汗液。这些物质如果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会堵塞毛孔,导致皮肤问题,如粉刺、黑头、痤疮等。做好皮肤清洁,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面部清洁

清洁面部皮肤有许多方式,如使用洗面奶、清洁或去角质面膜,以及使用洁面仪等仪器,这里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日常的面部清洁应该如何做。

洗脸之前先洗净双手,再使用适合自身皮肤的洁面产品。油性皮肤应选择泡沫较为丰富的氨基酸类或者皂基类的洁面产品,干性皮肤可选择有保湿补水效果的洁面产品,中性皮肤建议也以保湿补水的洁面产品为主。洗脸时,水温应控制在37℃左右,温度过高有可能烫伤皮肤或造成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损伤皮脂腺;温度过低则会使毛孔收缩,无法有效清洁毛孔。洁面产品每次用量只须黄豆或蚕豆大小,用手掌搓出泡沫后涂抹在面部轻轻画圈,用清水洗净后用干净毛巾擦干。

做好护肤,告别“玻璃皮”1

很多人认为需要深层清洁毛孔,将里面的“脏东西”完全弄出来才能改善黑头、毛孔粗大等问题。其实不然,皮肤并不是清洁越彻底越好。如果经常使用磨砂洁面乳、深度清洁面膜,碱性皂剂等产品,会破坏角质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起敏感性皮炎等问题。如果皮肤本身就很敏感,更应减少深度清洗及刺激。

身体清洁

除了面部清洁,身体各部位的清洁也很重要。①头皮清洁须注意频率,以头发不油腻不干燥为度,水温可略高于体温,但最好不超过40℃。②躯干部位的清洁频率可根据气候、个人习惯、皮肤状态调整;夏季皮肤汗液、油脂分泌较多,可以每天清洗,冬季最好2—3天洗一次;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过度清洗容易造成皮肤干燥或瘙痒。③足部汗腺丰富,日常穿鞋时处于封闭状态,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因此从清洁和保健的角度看,每晚睡前都应该清洁双足。④会阴部位是指我们排泄和生殖道的位置,保持此处清洁对健康非常重要;无论男女,每天睡前都应用清水充分冲洗会阴。

● 护肤第二步:做好保湿

做好保湿的目的是防止皮肤表面水分流失,并在其外形成保湿膜来锁住水分,也就是医学上说的减少“经表皮失水”,外涂保湿润肤剂是“形成保湿膜”的最直接手段。一般来说,健康的皮肤通过使用保湿润肤类产品,可迅速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保持皮肤屏障稳定;长期正确地使用保湿产品有助于减少细纹,让皮肤柔软光泽。如果是敏感肌和存在炎症的皮肤,更应重视清洁之后的保湿工作。因为干燥会加剧皮肤的敏感性和炎症反应,做好保湿则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还能预防皮损出现。

选择合适的保湿产品

保湿水:一般以保湿和软化角质为主。干性肤质建议选择滋润型保湿水,这类保湿水质地浓稠,保湿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肌肤干燥,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油性肤质可以选择清润型保湿水,这类保湿水质地清爽,不会给肌肤带来油腻感,同时能够调节肌肤水油平衡。混合性肤质可以根据季节和肌肤状况灵活选择保湿水;夏季或肌肤偏油时,可以选择清润型;冬季或肌肤偏干时,可以选择滋润型。

乳液:最大的特点是含水量高,能够为皮肤构建一层皮脂膜,防止水分流失。干性肤质的人应选择富含甘油、透明质酸、天然油脂(如角鲨烷、杏仁油)等保湿成分的乳液,能有效锁住水分,缓解肌肤干燥。油性肤质应使用质地轻薄的乳液,可选择含有控油成分(如茶树油、薄荷)的产品,能帮助调节肌肤油脂分泌。

面霜:除了基本的保湿功能,面霜一般会比乳液多些功效性成分,如修护、抗皱等。不同肤质人群在选择时应遵循与上述产品相同的原则,年轻人可选择功效相对简单,更加清透的面霜;中老年人可以适当使用功能性面霜,加强保湿效果,减少皱纹的产生。不过,过度营养会造成皮肤表面出现脂肪粒,大家可以根据情况更换使用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保湿润肤剂用后以皮肤不干燥又不油腻为宜。如果使用后出现毛囊炎、皮肤脱屑、红痒等,或局部出现刺痛、烧灼感或紧绷感,应当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后续遵医嘱治疗,更换护肤品。

● 护肤第三步:做好防晒

我们日常防晒主要防的是紫外线中的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A,UVA)和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UVA穿透力强,可以穿透皮肤表皮层,到达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导致皮肤老化、变黑、皱纹和老年斑等问题。UVB虽然穿透力不如UVA,但它是导致皮肤晒伤的主要因素,长期或过量照射UVB会引起皮肤红肿、水疱、脱皮等症状,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日常防晒的核心就是避免过度接触紫外线,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1. 物理防晒:通过穿长袖衣物、戴帽子、打遮阳伞等物理方式遮挡紫外线,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尤其适合敏感肤质人群和儿童。

2.化学防晒:使用防晒霜等化学防晒产品。防晒霜中的防晒剂能够吸收或反射紫外线,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选择防晒霜时,应关注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和防晒等级(protection grade of UVA,PA)等标识。SPF值表示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值越高防晒伤效果越好,一般来说SPF30及以上的防晒霜可以滤掉95%的UVB。PA值表示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PA+表示有效防护,PA++表示防护效果较强,PA+++表示防护效果非常好。

此外,大家还可以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的时间段(10∶00—16∶00)外出;若外出,最好避免在日光下暴晒,尽量在阴凉处活动。若一定要外出的话,须提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补涂,或结合物理防晒同时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阴天虽没有强烈的阳光,但不代表没有紫外线,防晒也是很有必要的。

做好皮肤保湿与防晒,是维持皮肤健康最基础、最重要的步骤,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根据个人的皮肤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方案。

(编辑    姚宇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