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胃肠的“胶囊相机”

作者: 李璐蓉

50岁的王叔最近遇上了烦心事,长期腹泻不愈,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只得前往医院问诊。医生在详细了解王叔的病情后,建议他做个胃肠镜检查。可王叔却打起了“退堂鼓”,直言忍受不了那种难受劲,也不愿意接受麻醉。这样的情况在医院的消化科屡见不鲜,有的患者是因对全身麻醉(全麻)有着深深的恐惧,担心麻醉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如大脑受到影响等;有的则抱着一种鸵鸟心态,觉得只要不做检查,就可以当作身体没有问题;更有一些患者担心检查会带来副作用,如对胃肠造成损伤,因插管出现的干呕、恶心等不适症状等问题。然而,一种胃肠检查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为那些对传统胃肠镜检查及全麻心存顾虑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这便是胶囊胃肠镜检查。

探索胃肠的“胶囊相机”0

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只需吞服一颗内部集成了微型摄像头、光源和传感器等精密设备的胶囊,由医生利用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在体内的运动,对病灶进行拍摄,从而达到检查胃肠道的目的。这颗胶囊就像一名小小的 “侦察兵”,在患者的胃肠道内 “游走”,依次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乃至大肠。胶囊内的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在体外磁场的精确控制下,精准地对胃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拍摄一般会拍摄上万张照片将胃肠道内的情况清晰地记录下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诊断依据。

游走于胃肠道的“侦察兵”

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根据医生指导口服清洁肠道的药物,因无法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冲洗,该检查对胃肠道清洁的要求会更高。一般来说,检查前一天应进食流质或半流食食物,如面条、面片、小米粥等,避免食用白菜、韭菜等高纤维食物。检查当日吞服胶囊,待胶囊进入2小时后开始实时监测拍摄图像,检查开始后2小时内禁水,4小时内禁食。在检查进行4小时后可进食少许干粮,例如馒头、面包,但须避免进食深色果蔬,如火龙果、番茄、紫菜等。

整个拍摄过程一般会持续8个小时,除需在医院通过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在胃部的检查外,患者可正常活动,但需穿戴记录仪背心。整个检查过程无痛、无创、无麻醉,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避免接近任何强磁场区域,如出现在运转中的微波炉、电磁炉旁等。一般情况下,胶囊会在1—3天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超过3—5天仍未排出,建议来医院就诊拍片查看胶囊是否滞留在肠道内,必要时需进一步处理。

小小胶囊有其优势

胶囊胃肠镜具备诸多优势,适合特定人群选用,以下3类人群可考虑进行该项检查。

(1)主要用于病变位置处于胃肠镜无法探查的部位,如小肠疾病的诊断。小肠疾病的诊治位置较为局限,传统的小肠镜检查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完整的两端对接检查更是耗时费力,费用较高。胶囊胃肠镜能让患者舒适、轻松地完成检查。

(2)临床上怀疑小肠病变者,如克罗恩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乳糜泻、阿司匹林相关小肠损伤等,都可以通过胶囊胃肠镜检查“一探究竟”。胃溃疡、糜烂性或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检查和随访药物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的评估和监测,也可选用胶囊胃肠镜。

(3)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腹痛、腹泻、消瘦,需排除胃癌的可能性,也可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

在胶囊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无须被麻醉,可以更加安心地接受检查。这一点对于极度害怕麻醉所带来的风险或者由于身体原因对麻醉存在禁忌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探索胃肠的“胶囊相机”1

胶囊的体积十分小巧,长约27毫米,直径约11.8毫米,在进入人体检查时,不会对身体产生创伤,也不易引发不良反应。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就仿佛没有进行检查一般。胶囊胃肠镜还属于一次性耗材,这就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3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需要医生操控的胃部检查过程,其余部位的检查便可利用人体胃肠道蠕动将胶囊往肠道推动进行,这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在院时间。传统的胃肠镜检查通常需要患者在医院耗费大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患者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准备以及检查过程,这会让患者感到疲惫和焦虑。接受麻醉的患者还可能会影响正常生活,如检查当天不能开车等。胶囊胃肠镜则可以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并且在检查结束后,患者可以立即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也有短处,不可一味追求

当然,胶囊胃肠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胶囊内的摄像头表面容易被肠道或胃内黏液糊住,影响拍摄效果,易出现看不清楚胃肠道的情况,造成误诊或漏诊。当胶囊运行到大肠时,很有可能因电池电量耗尽,无法对大肠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因胶囊是随着人体胃肠道蠕动而前行的,对于病变处,它并不会多做停留,无法拍摄更多的图片。如果患者的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胶囊胃肠镜可能无法正常移动,从而滞留在胃肠中。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小型手术取出胶囊胃肠镜。

值得注意的是,胶囊胃肠镜只能拍摄到病变,无法对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不能判断息肉或肿物是良性还是恶性。若是检查后发现病变,还需做传统胃镜或肠镜进行组织学检查。

此外,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

(1)吞咽困难者。如果咽部或者食管有异物、狭窄,或者平时吞咽有哽噎感的患者,不适宜选用胶囊胃肠镜。

(2)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设备植入者。心脏起搏器的信号可能会干扰胶囊内镜,造成图像不清,有些胶囊胃肠镜内含有磁铁,也会影响起搏器的功能,甚至造成起搏器损坏。

(3)存在胃肠梗阻以及严重便秘者。胶囊存在滞留在肠道内的风险,若患者本身存在胃肠梗阻以及严重便秘,胶囊滞留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如果胶囊无法顺利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甚至嵌顿在肠道里,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取出胶囊。

(4)一旦胶囊滞留,无法或拒绝接受腹部手术者,这些人群不可以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胶囊胃肠镜的图像清晰度将得到显著提升,高清、超高清图像将逐渐成为主流,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胶囊胃肠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将继续扩大,尤其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面,将发挥重要价值。

(编辑    周逸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