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良辰“梅”景
作者: 闻彦
数九寒天里,花界的顶流一定非梅花莫属。梅先天下花而绽放,给人们带来春日的讯息。身处南方的人们等不到一个落雪天,却可以期待一场仙气飘飘的梅花雨。
山野寻幽赏梅“雪”
进入福州市永泰县境内,沿路便能瞧见漫山遍野的青梅花海,如烟似雪,连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是属于这个山间小城冬天的一抹惊艳。
永泰县是著名的“李梅之乡”,是福建省青梅的主产区,有100多年种植历史。广植的5万亩青梅遍布全县各处,青梅种植和青梅酒、青梅汁等精深加工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所以,人们的赏梅路线也有很多选择,能点出名字来的赏梅点有溪洋村文埕湾、万石村、岭路村、潭后村、金沙村、洋门村、高峰村、太原村李湾、太原村大坑口、凤岭村等。
在朋友带领下来到葛岭镇万石村的赏梅“秘密基地”,完美避开了人潮,可以独享一个山头的良辰“梅”景。万石村是个别致的小山村,进村需要驱车向上开一段土路,整个村子被石山环绕,而数百亩素白的梅花绵延不绝地在山头盛放,处处暗香浮动,偶尔见到一树粉梅,是“雪中一点红”。
在梅林中,人们找到合意的空地便开始露营野炊。为避开人群,行车拐进一条仅容一辆车通过的窄路,尽头有户人家,主人不知去向,门口有棵老梅,一畦菜地,四周的梅林更加静谧。
将露营装备搬下车,扛到山石下的一片空地上围炉煮茶。烧水、温杯间,阳光在梅林间辉映出一层薄纱。这氤氲,说不清是光晕还是雾气,就这样充盈在梅枝花间,如梦似幻。摄影爱好者也不停按下快门,留下一幕幕“梅”景。
冲茶、啜饮时,花瓣洋洋洒洒飞舞。从自然中汲取来安定的力量,一直都是热爱生活的人调节心情的方式。此时此刻,正应了“心境恬淡清净处,便是人生好时候”的状态,叫人欢喜与满足。
小院梅下慢饮茶
距离万石村仅十分钟车程的溪洋村是葛岭镇梅花种植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村庄。这里的文埕湾更是一处颇具人文气息的赏梅地。比起现在的游人如织,前几年的文埕湾万籁俱寂,一幅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鸡犬桑麻的光景。
文埕湾地势平缓,梅花种植面积不大,但胜在小巧精致。梅花季,游人呼朋引伴地观赏梅景。赏梅区内溪水穿流而过,农家小院点缀其间,俨然淳朴的世外桃源。溪畔星星点点的白梅与溪水的粼粼波光交相呼应。
漫步在花间小道上,时不时会穿过花枝架起的“拱门”。一株百年梅树伫立在必经之路上,引得人们驻足留影。树上繁星般的小花朵,通透如蜡,香气从花枝上蔓延出来,随风浸染了衣袖。
来到村子深处,会看到一处别致的院落,小门微张,大概是欢迎探访的意思。登上一段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二层老宅,房屋前一汪碧水增添了些许灵气。院中有几树梅花,可择一处花下饮茶。一眼“相中”院子北角一块有大树遮阴的露台,此处正好能边饮茶边赏梅。闻着花香,饮着清茶,与友人言谈欢喜,人间已是明媚温暖的春天啊!
民宿主人介绍,他从城市回乡开设民宿后,就游说同村人在农闲时开设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在赏花季、暑期和节日等旺季,游客到来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放眼望去,梅花与民房相映成趣,袅袅炊烟从白墙青瓦后升起,“梅”上枝头,低调又绚烂。正值农闲季节,可就地饱餐一顿地道的永泰农家菜,购置些时令农产品,满载而归。
山寺聊赠一枝春
春节期间,永泰青梅步入凋零期,福州北峰林阳寺的500余株红梅、白梅便无缝对接地悄然绽放,装点着千年古刹。大殿、白墙、飞檐、梅花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徜徉在梅林里,暗香漂浮,沁人心脾,这里的梅花有宫粉、朱砂和白色等色系,种类繁多。
这座隐世于北峰的古刹林阳寺,是福州五大禅宗丛林之一,始建于唐朝。林阳寺主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圆通宝殿等建筑。游客沿着湖畔来到石雕观音像前,燃上朝拜的第一炷香,收敛心神。
天王殿旁的荷花池内,也有一尊净瓶观世音菩萨圣像,菩萨的背后是寺院的梅园,红墙上书“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金色大字,梅园内有一株三百年树龄的梅花,探出墙头“拜”观音,灵气十足。
山环水绕,环境清幽的寺院里,还留存着千年古树。僧房静谧,小桥流水,一派禅意盎然。漫步庭院,古朴深幽,仿佛穿越回干百年之前。湖边的梅林下,几处围炉支起,游客们边喝着茶边欣赏影影绰绰的梅花,消磨时光也能如此富有情调。若是赶上晨雾,水汽氤氲,光影变幻,更是诗意如仙境。
在山上的大殿外,粉梅舒展冷艳的姿色,倾吐清雅的馨香,一眼望去,云蒸霞蔚,花开满园,让人仿佛置身“香雪海”。香客盈门,禅意浓浓,在缥缈的香火中,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种意境可遇不可求,美得让人沉醉。
许多香客和游人在祈福后,寻茶座歇息,边泡茶边沐浴梅花雨,观满山粉雾,闻一袭清香。宋代诗人吴芾在《梅花下饮茶又成二绝》里写道:“昨日花前酒太过,今朝怕见近流霞。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诗人将梅花与晚霞对比,放下了昨日的烈酒,选择了品茶,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的珍惜。虽然花期还长,对生命和美的感知,每时每刻都是不同的,我们都应该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