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峰相见,“神”级岩茶品鉴记

作者: 耳东

顶峰相见,“神”级岩茶品鉴记0

什么茶,能组成—个最顶的茶局?顶级岩茶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只有在登峰相见的那一刻,你才能一下子明白什么是“岩骨花香”,什么是“岩韵”。

一场集齐“空谷幽兰”“王威王”“牛首”“东方亮”“九崖丹枞”“不可思议”共6款“神”级好茶的“岩奢宴”品鉴会于武夷山溪谷留香茶书院举行。茶会特邀马来西亚茶道艺术家许玉莲、《茶道》杂志社社长、资深茶人郑光生引领品鉴,茶品由《茶道》主笔、资深茶人陈勇光冲泡,大家品茗畅谈,现场流淌着欢喜与松弛的氛围。

代表岩茶高级审美的茶品放在一起比较,犹如“神仙打架”,难分伯仲,喝完一轮,只剩惊叹,最多只能说出更偏爱哪款。故将品鉴感受结合现场茶友的探讨反馈作下记录,以飨诸君。

岩上·空谷幽兰

轻盈甘润,啜之有骨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佳茗偶得之”。空谷幽兰是武夷岩茶(犬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老师久负盛名的代表作。虽然焙火程度轻,却十分稳定耐储,茶叶表现张力十足。空谷幽兰茶香馥郁,时而丝滑甘醇,时而辛香浓郁,变化万千。

刘国英老师说,这款茶的显著特点是它的香气优雅丰富。第一泡同第二泡同第七八泡,每一泡的香气都不同。除了空谷幽兰的底番是兰花番,我们还能闻出蜜桃香、樟木番、薄荷香……茶汤轻柔却甘绵不绝,喉韵清冽,鲜爽甘润,醇正而厚,啜之有骨。

这款茶以轻火呈现,为的是不遮盖掉其他的品种特征。一般来讲,轻火的茶容易造成汤薄之感,但空谷幽兰却醇厚,韵味强烈,冲泡十多泡也香气绵长。

永乐天阁·王威王

不走寻常,高洁清澈

王威王是武夷岩茶(大红抱)制作技艺传承人刘锋选育的品种。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喝了这泡茶,他们描述的口感都不—样。据说每个人在第一口王威王茶汤里都会喝到属于自己的茶汤初记忆。有的人讲这泡茶有甘香,像好的生普;有人认为有碧螺春或者龙井的味道:安徽黄山人说有毛峰的昧道;安溪人说有铁观音的味道……反正这一泡茶很神奇,应该包含了大概有五大类茶的口感。

王威王用了九个山头、九个不同树种,采摘标准和武夷岩茶有所不同,仅采芽头,它的叶子比小指甲盖还要小,所以产量不高,要做出绿叶红镶边的效果,工艺难度系数很大。观干茶,干、争,条索细嫩紧结,微卷,茶毫毕现,乍看不似岩茶。干香兼具碧螺春的豆香、猴魁的兰花香、东方美人的蜜香。品鉴茶汤的时候香气变化多端,滋味醇厚,集合了绿茶的鲜爽,生普的霸气,岩茶的岩骨花香,让人联想起春天万物回春的生命气息,高洁清澈。

瑞泉·东方亮

一口惊艳,茶气充盈

抿一口就惊艳到的茶,辨识度很高,桂皮味的霸气和香气馥郁持久。三道后肉桂的霸气会渐渐地淡出,这时候花香就渐渐地透露了出来,非常优雅舒适的感觉。茶劲足,各方面都很均匀的一款茶,说不出什么缺点。

如果你还不能确定什么是“香清甘活”的优质岩茶的标准,这泡东方亮可以清楚地给你所有答案。兰底花香不妖艳,果香馥郁醇厚,茶气充盈,有收敛,有回甘,前段有丝丝清凉感,中段会出现一瞬苦底,算得上是拼配上乘之作。

孝文家茶·牛首

内功深厚,持久协调

牛首,是牛栏坑肉桂中的佼佼者,韵味饱满而又独特。与先香夺人的茶不同,茶汤一入口就让人感受到了深藏于底的内涵。这种醇厚霸气,还有复合香气,以及它清凉持久的回味,在三坑两涧里都是有可识别性的。茶汤中仿佛蕴含着混合木质和植物的清香,这是其厚重的山场气韵。

茶汤整体稠厚,口腔的感觉饱满有层次。整体的滋味甜柔、爽滑、糯感强,在滋味厚度增加后,会有较轻柔的苦,但是苦能迅速化开,同时带来持续不断的生津,让口腔得到长久的滋润,融合不同滋味在茶汤中的口感结构,展现出超高的协调性和持久的厚度。

溪谷留香·不可思议

一饮繁华,满是美好

不可思议的知名度一方面缘于摩崖石刻“不可思议”四个字的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牛栏坑山场的光环。初时冲泡这泡茶,感觉仿佛是坚果碾碎后冲泡开的味道,馥郁、浓烈,又透着些绵软的香甜。随着水温降低,甜感逐渐凸显,柔柔软软,舒展开来。

有人描述,其在香字的体现上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复合了各种香气,有花香,有乳香,有桂皮香,有果香,有主草香,有坚果香,想要每—种香气都剥离出来辨析有难度,但这么多香气复合到一起,给人的体验还是非常强烈的。

到三四道汤时,带来山林茂野与溪风的山场气息,凉感与劲道充斥于口腔。各种变化下无法让人—语去道破,它该是哪种类型的香气。后段的桂皮香、粽叶与木质本昧显露,倒也没有显得汤水薄弱,而是温软柔滑,仿佛洗净铅华,还于自然,立于天地。茶汤自始至终橙黄明亮,清澈净透。

皇山润涧·九崖丹枞

丛香迷人,明锐不俗

九崖丹枞采摘自百年老树,入口后就像文火慢炖很久的汤,醇厚、丰富、稠。随着冲泡汤水次数的深入,其兰花香清晰呈现,不仅丛香迷人、汤水细腻醇厚,而且花香高锐,回甘幽远清爽。

它是老丛中的佼佼者,细腻柔美。产地古井是武夷山最神秘的山场之一,此处生长的老丛水仙独具岩谷花香的山场气息和沧桑悠远的丛味。其中的滋味,难得的并非“三味”中的术质、苔藓与糙米味道,稀罕的却是这一份清锐的花香。清——干净、细腻、清长,锐——高扬、不俗、明锐。

品鉴手记:

顶级岩茶有什么特征?

武夷岩茶之所以独具神韵,久负盛名,是因为独具“岩骨花香”。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塑造的“岩骨”是好岩茶的根基,而香来自于品种香、山场味、工艺香,既需要武夷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与茶树品种、制茶工艺有关。

从茶汤的审美来看,晚清名人梁章钜早已给出“何为好岩茶”的答案,他在游武夷时夜宿天游观,与道士静参品茶论茶,将武夷岩茶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可见“香清甘活”是一款武夷岩茶的基本素养。

“番”,是一泡好茶的起点,初喝茶的人认为有香的就是好茶。所谓最基础的香甜,香要饱满、悠长,甜要始终如一,清甜、甜美。当你真正了解茶、或娴熟地掌控制茶工艺后,就知道,做出香,是最基本也最需要的,过程中的度与平衡也最难掌控。

“清”,为清澈。即一款好岩茶,汤水是清澈透亮的,不带一丝杂质,更不会有浑浊感。入口极细腻,滑化,明显感受到茶汤清晰,清透,纯净—一好原料、好天气、好做工才做得到。岩茶还需要有好山场带来的清正之气与力道(骨感),又稠又厚,昧长、韵显,生津回甘快又久,喝完满嘴香韵、满心欢喜和感动。

最关键的是“活”。活者,滋味鲜爽润滑,清新甘醇,罄香悠远,兴味无穷。好岩茶,就像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人,气血充足,满面春风。经过冲泡后,叶底仿佛复苏一般,均匀、鲜活、有弹性。

另外,好岩茶还有一些共同性——滋味要做清楚(如什么品种什么山场),要耐放(如做得够熟够透),要有本身的风格(如轻火、中火、足火皆有法可塑造)。于茶汤中,仿佛见到了山谷的花草生命,也见到制茶人、泡茶人的悲欢动静。

虽然我们体验了一场“岩奢宴”,但正如特别来宾知名茶人许玉莲老师所言,我们以“欣赏”的心态品茶,相比较用“攀比名气”的心态喝茶,所体悟到的味道境界是清晰的、通透的、干净的。溪流过境,山谷丘壑,佳茗于此,武夷山框架结构和山水画卷都有了,留香于唇齿间,这就足够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