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 | 慢一点,去看见 熟悉的茶味能够通达过往的记忆,有一杯茶,你会想到曾经在市场上卖到最高价的铁观音;或者通过带着烟味的一款陈年普洱,回到十多年前的时空;而古旧的茶馆,也容易成为网红的打卡地,人类怀旧的情感是相通的。 就像听到一首老歌,会忽然被触动,声音带我们穿...
一期一会 | 茶博士 问:如何欣赏白茶之美? 答:白,是最纯净、最简单的颜色。白茶也是。它的制作工艺是六大茶类中最简单的,不炒不揉,最大限度地保持芽叶的自然形态。 现代意义上的白茶,最早可能出现在明代:“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接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
独家阅读 | 浪漫国度的茶世界 说起法国,最先想起的是葡萄酒、鹅肝、时装、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再有就是拿破仑、戴高乐。其实法国作为一个国家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艺复兴之后最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它的大本营就在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法国先贤用理...
独家阅读 | “香”遇中国:中法茶缘400年 一说起法国,相信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葡萄酒、长棍面包、米其林餐厅、香水等等著名文化IP。其实,法国的下午茶文化也毫不逊色于英国,巴黎人喝下午茶甚至比伦敦人还要早20多年!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中法也曾在一杯蔡中“香”遇。 壹 从“销法沱”说起...
独家阅读 | 双向奔赴,跨文化的茗香之旅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4月1日,故宫文华殿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一大批记载看中法交流史的珍贵文物集体亮相,中法两国彼此借鉴、相互启迪,推动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
独家阅读 | 中法茶酒互鉴,“杯中文明”交融 法国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曾说,中法要像品美酒香茗一样欣赏彼此的文化。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茶与酒的文化交融,再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法国红酒美,多彩闽茶香。阁茶,早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从多彩福建到浪漫法兰...
习茶 | 顶峰相见,“神”级岩茶品鉴记 什么茶,能组成—个最顶的茶局?顶级岩茶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只有在登峰相见的那一刻,你才能一下子明白什么是“岩骨花香”,什么是“岩韵”。 一场集齐“空谷幽兰”“王威王”“牛首”“东方亮”“九崖丹枞”“不可思议”共6款“神”级好茶的“岩奢宴”品...
茗人 | 张列权:“茶道”漫漫,一路求索 到今年为止,张列权从事茶业已整整20年了。在茶界,他的“人设”有点像唐·吉诃德。20年来,他始终以“我坚信”的姿态,挖空心思地推广家乡的漳平水仙,运用从QQ、BBS、博客、微博到微信、直播、短视频等媒体手段,并举办各种形式的茶事,...
物语 | “茶眼”看美物 陶瓷、漆器、石雕、玉雕、木雕、微雕、剪纸、刺绣、铜艺、灯彩……百艺荟萃,千工竞技。 5月9日12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来自全国50多个展团的2000多家展商,以涵盖11个大类上千个小类的12万余件展品向人们奉上了一场流...
幽赏 | 描金天目里的璀璨理想 在武夷山度假区漫无目的地走,走过一家茶叶店和—处处民宿,离开喧闹,在仙馆路上—处,“描金天目艺术馆”安静地存在着。 和繁忙的旅游商业街相比,它所在的街道显得冷清,而真正为它到来的人,觉得这喧嚣外的安静尤为难得。 为它而来的人,从不惧路远;从...
幽赏 | 枳壳花胜雪,花下吃茶香 我喜欢季节的变换,就算自己的生活里什么都没发生,依旧有季节交替这样美好的事存在着,那种窃喜像是白得了什么便宜。 新鲜长成的叶子、正跳跃的昆虫、轻快的河流、新上季的芍药、油菜花盛开的田野……什么都清淡平和,什么都有生长的余地。 在季节里,看到...
幽赏 | 共赴一场美术馆里的星的雅事清欢 乐 清音共赏 最是那一缕悠长的乐章,由远古岁月,越过山岗流水飘然至今。那不仅是传统乐器的声响,更是与自然、历史、内心的深情交流。雅集借清幽乐曲,邀请传统乐器演奏名家,以经典名曲,演绎一年四季。 听山间清风拂过竹林,如流水潺潺,那是洞箫的音色...
问茶 | 茶自故乡来:从闽南到南洋 与肉骨茶一样,来自故乡的茶,是当年赴星洲谋生打拼的福建人、广东人解渴之饮及慰藉水土不服的良药,也是世代相传的生计。凭借“敢拼会赢”的坚定信念与诚信为本的商业信仰,他们在南洋建立起了发达的茶叶商业网络,甚至可执星洲经济之“牛耳”。如“林金泰”...
问茶 | 寻野古老的“茶之国” 今年春夏的西双版纳主打一个干旱,所以茶农们采茶的宗旨是“见好就收”。立夏节气,已是西双版纳最热的时节,原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可采制“二春茶”(指头春茶采摘之后,第二波发出来的茶叶),却因茶树发芽少而缓慢不得不延迟。人们品着新茶,盼着雨季来...
将进茶 | “粽”情茶香享安康 听风入夏,时至端午,你还只知道吃粽子,喝雄黄酒吗?暑热渐近,雄黄宜饮,粽子当令。喝茶,更成为一种必须,食罢总是需要一杯清茶安食解腻的。过个与“粽”不同的端午节,如何“粽”享茶香呢? 01 端午和茶,有何渊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
七碗流风 | 追寻江南植茶公所的神秘足迹 南京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宫殿中已经饮茶,植茶历史最早也可追溯至唐代。 近代,为了挽救中国茶业,江南商务局在钟山之麓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改良、试验机构——江南植茶公所。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在中国茶业发...
专栏 | 如何把握一壶茶的全貌 每泡—道茶,都要留意前面几道茶汤是如何显现的,浓淡如何?强度如何?各种茶叶成分的“组配”合乎理想吗?再看看壶内的茶叶被浸泡得怎样了,茶叶舒展的程度、茶叶内的“水可溶物”还剩下多少(从壶内散发出来的香、气的强度得知)?有了这些资讯,就好决定下...
专栏 | 羊楼洞:国际商战与茶戏存亡之地 羊楼洞处在北纬30°线左右,位于湘鄂交界之要冲,三面青山环绕。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自唐太和年间起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宋朝曾以砖茶为通货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明嘉靖年间,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集镇随之而兴,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洞茶以淡...
专栏 | 宋代茶叶的包装 宋微宗有首宫词,说茶的包装:“螺钿珠玑宝台装,琉璃瓮里建芽香。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用螺钿做的包装,好看极了。当然,也只有赵佶这样的人会用如此奢华的盒子来装茶。 宋代装茶的盒子,通常是好看实用的奁。 陈著诗有“鹿苑书来字字香,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