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否要一味“追香”?
作者: 耳东
茶香,是茶的灵魂,随着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茶叶的香气成了茶企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茶是否应当一味追求香气,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壹
市场追香:香气是茶的名片
在当今的茶叶市场中,“走香型”岩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茶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纷纷调整产品策略,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在闽南,铁观音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来自于品种优势和精细的做青。近年来原本小众的漳平水仙因有着闽南乌龙的体系风味和相对便宜的价格,加上紧压造型如兰桂气交织的豆腐块儿,在市场上成功出圈,成为了闽南乌龙的老二。
此外,白茶市场的热销也推动了茶叶香气的创新。一些茶企尝试使用高香乌龙茶品种如奇兰、梅占、黄观音等制作白茶,带来不错的销量。这些浓香白茶以其花香浓郁、汤味醇厚的特点,赢得了众多茶客的喜爱。
在新茶饮领域,茶饮品牌更是将“追香”视为提升饮品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茶叶拼配、工艺创新、调饮配方赋予茶叶更多元化的香气体验。如“茶叶香水”凤凰单丛开始取代红茶成为柠檬茶的标配;茉莉花茶从经典的三窨、五窨到现在的七窨;用红茶的工艺去做乌龙茶,让乌龙茶拥有独一无二的香型……
不管对于传统茶还是新茶饮来说,工艺的创新、口感的追求越来越围绕“香”这一明确的目标而行。无论是坚守传统标准的茶企,还是积极创新、迎合潮流的商家,都在努力提升茶叶的香气品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的务实态度,也体现了茶企对顾客需求的重视。
贰
育种追香:茶香隐藏着好品质
喝茶,最重要的两个感官体验就是:闻香气和尝滋味。这既是人对喝茶最原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真实、最客观的体验。有研究表明:如果将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去除,我们将无法体会到茶味。因为茶叶的芳香物质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茶叶的品质审评中,香气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茶树育种专家陈荣冰介绍,一款好茶,往往以其独特的香气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香气,即一款茶的第一眼气质。在育种过程中,茶农和科研人员不仅关注茶叶的产量和抗逆性,更致力于培育出优质高香的品种。
“武夷山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优质高香茶叶的重要产区。这里名丛众多,茶叶吸收了四季里轮番绽放的花香,形成了独特的香型,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陈荣冰曾主持选育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瑞香、春兰和丹桂,还有省级茶树新品种九龙袍、春闺。它们以肉桂、黄旦、铁观音、大红袍这样的高香茶为母本,自然继承了优秀的香气基因,香得各有特色。
以瑞香为例,它的香气馥郁高扬,具有鲜甜的花果香,滋味醇厚。瑞香的优点在于不论做乌龙茶、红茶还是绿茶,品质俱佳,工艺上也好“拿捏”。做得十分出色的瑞香,有的人也会把它当成肉桂。与其母本黄旦相比,瑞香喝起来更加优雅,花果香更加浓郁,汤水更加醇厚,所以深受大众的喜欢。
叁
审美追香:懂茶必须会闻香
闻茶香是品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细心地嗅闻,我们可以捕捉到茶叶的香气特征,进而判断其品质优劣。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正如每个人的个性独一无二一样。学会辨识不同的茶香,不仅能增加品茶的乐趣,更能深化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茶叶的香气类型丰富多彩,毫香、嫩香、花香、果香、火香、陈醇香、松烟香、甜香等不一而足,再细致分下去,还可以有十分明显的桂花香、栀子花香、玫瑰花香、水蜜桃香、雪梨香、梅子香等等令人愉悦的优质香味。这些香气不仅反映了茶叶的品质特征,也蕴含着茶叶的产地信息和制作工艺的秘密。因此,掌握闻茶香的技巧,对于理解茶的本质和提升品鉴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茶叶审评中,明确指出茶叶的香气有优劣之分,并与茶叶的品质呈现正相关。在各类茶的品质审评中,香气的占比都比较高,一般都在20%以上。
在品茶时,将嗅觉与味觉相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感受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首先通过深呼吸感受茶叶的香气,激活感官记忆,然后在品尝时让香气与味道在口腔中交织融合,进一步增强对茶汤层次和细节的感受。这种从闻香到品鉴的过程,让喝茶成为一种享受和追求生活品质的方式。
肆
买茶品茶:不是越香越好
虽然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在选购茶叶时,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茶叶的色、味、形等多方面因素。一些优质茶叶虽然香气淡雅,但茶汤滋味醇厚、回甘悠长;而一些香气浓郁的茶叶则可能存在品质问题或加工不当的情况。
清朝梁章钜概括武夷岩茶的优异品质为“香、清、甘、活”。茶叶品质审评主要指标有色、香、味、形。茶叶香气的优劣主要从纯异、高低、长短三个方面去评定。
首先要香气高雅、纯正无杂。特别是在高级别的茶叶当中,香气的凝聚才是关键。其次是香气持久为好,变化丰富,体验感强。反之,如果茶叶的香气闻起来粗杂、不持久、不馥郁的,茶叶品质较差。
世间万事万物,平衡与协调是至高法则,好茶亦然。好的茶叶必定是“香水并重”的,而后才成“韵”,茶的香气不正,便无韵可谈。因此,在买茶喝茶时,我们不能仅仅以香气来判断茶叶的好坏。而是应该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品尝到好茶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追香”作为茶叶市场的一种趋势和茶企的一种策略选择,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茶叶的品质并非仅仅取决于香气一个方面。在享受茶叶香气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茶叶的整体品质和品饮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链接
茶叶的九大香型
著名茶叶专家施兆鹏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成九种香气类型,即花香型、清香型、果香型、嫩香型、毫香型、甜香型、火香型、陈醇香型、松烟香型。九大茶叶香型,分别对应哪种类型的茶叶?
1、花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细分为青花香、甜花香两种。青花香包括兰花香、扼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包括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墨红花香等。对应的茶叶种类: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的花香型代表有铁观音、包种、凤凰单丛、水仙等;绿茶中的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红茶以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为代表,其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享有盛誉。
2、清香型
茶叶散发出的各种类似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的香气,是绿茶最典型的香型,少数黄茶、青荼也有清香。对应的茶叶种类:绿茶、黄茶、青茶。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清香型铁观音等。
3、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各种类似水果的香气,如梅子香、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对应的茶叶种类:绿茶、红茶、闽北青荼等。碧螺春是绿茶中最典型的果香型荼;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红茶常常带有苹果香。
4、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都会带有嫩香。对应的茶叶种类:绿茶、白荼等。各种毛尖、毛峰类茶叶,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5、毫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一种特有的白毫香气。凡有白毫的茶青,嫩度基本都在一芽一叶以上,在制荼过程中产生毫香。对应的茶叶种类:白茶、绿茶、部分黄茶等。银针类是最典型的毫香。部分毛尖毛峰类则是嫩香带毫香。
6、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类似甜香气息。甜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对应的茶叶种类:红茶、黑茶等。这是工夫红茶最典型香气、如祁门工夫、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类似锅巴香、高火香、焦香、米糕香等。老叶含梗、工艺火温较高,使鲜叶中的糖类物质焦糖化所产生。对应的茶叶种类:黄茶、乌龙茶等。如黄茶中的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陈醇香气,是在后期发酵陈化过程中产生的香气。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对应的茶叶种类:黑荼是最典型的代表。如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的松柏、枫球、黄藤等烟熏味香气。对应的茶叶种类:红茶、黄茶、黑荼等。最典型的是正山小种、沩山毛尖、六堡荼、黑毛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