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自得,怡情于茶

作者: 张楠

陶然自得,怡情于茶0

“一醉陶陶”的微信名,一用十余年。喜欢这个名字的由来,因为清醒地生活着,才能有天真的快乐,才有望做成闲人。

和陶陶认识十余年,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平时并不常见面,却会因为茶不时相遇,然后一起深入聊彼此近期对茶的感悟,分享收集到的美好器物。

这让我想起张允和的那句诗“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壹 专业茶行业“爱好者”

陶陶是地道南方人,祖籍福建漳州,自小在福州长大,却并不是典型的南方女子,近一米七的身高,大气爽利的性格,出场自带“大姐大”气质。在她身上很难寻到人们惯常印象里南方女子的样子。

她坐在茶桌前泡茶时,专注的神色和娴熟的手法,会迅速将人带入她所营造的氛围里。她对器物养护也极为细致并颇有心得,许多普通的器皿在她的养护下,甚至能发生脱胎换骨式的气质变化。

喝茶是陶陶从小跟着父亲浸润出的习惯,“爱好者”是她给自己和茶的关系定位。

这是陶陶的自谦,从茶行业的专业角度来考量,她有着毋庸置疑的专业度。十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力,很早就在国内知名茶修机构修习茶道课程,走访国内茶行业顶尖的美学市集,遇到感兴趣的课程,即使在其它城市,她也会利用周末前往学习。

不以此为业,所为仅出于喜爱和偏好。用一种玩的心态做一件喜欢的事。在这种松弛里,陶陶玩茶和器十几年,成为我们所生活城市里最资深的那拨茶人之一。

小时候,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如一日三餐般的存在。后来,随着生活的铺展,茶演变成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琴棋书画诗酒茶”。

这种转化不能用“升级”来定义,是茶以更多面的形式在生命里展开。

贰 第一把紫砂

紫砂是陶陶正式进入茶的开始。

陶陶现在的空间名为“第一谈茶事”。2009年,她和几个朋友做了这个城市里颇为知名的紫砂会馆,“第一谈”是当时会馆的名字。那一年发生了许多对陶陶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她对这名字有着特别的感情。后来,会馆结束,与伙伴们协商之后,陶陶留下了“第一谈”。如今再启用,是对往事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珍视和希冀。

“从小喝茶是受父亲的影响,茶成为生命所爱,有赖于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我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和第一本学习紫砂壶的专业书籍,都是爱人出差上海时买给我的。他知道我喜欢,这么多年就一直这样支持着。”

爱人当年送的壶,经年累月里用茶水养出了莹润的包浆,在时光里发出温润的光。爱人送的书,也是一读再读,每一遍都仔细做笔记,认真参详。

如今,陶陶将“第一谈茶事”安在了自家小区的楼下,临河街道的一处两层的铺面,远离闹市,有岁月静好、安静恬淡的气质。

“当初的紫砂会馆位于全市最高档的商业住宅区,后来我又弄过三个茶室,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换了地方。在选这个位置时,也有另一处空间和环境都更理想的地方,不过,考虑到时间的成本,最后还是选了现在这里。楼上生活,楼下会客,是我目前再理想不过的日常。”

叁 藏器为之用

“第一谈茶事”进门处有咖啡小吧台,小型的咖啡机、各式咖啡豆、咖啡杯应有尽有。早在2006年,在城市最核心的繁华地段,她和朋友开了一家200平米的商务咖啡馆。至今,咖啡仍是陶陶除茶外最为着迷的饮品,吧台是那段“咖啡岁月”留下的纪念。

任谁走进“第一谈”都不得不感慨:器物真多啊!第一次甚至是之后很多次来,眼睛都不知道应该往哪里看,视线所及之处皆是分门别类安放妥当的器物。器物门类之繁、数量之巨,令人咋舌。

空间一层和一层到二层的墙面分系列摆放着琳琅的茶器,壶、杯子、茶海、茶则等常见的茶器自不会少,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堆叠成沓的各式漳窑壶承、款式极少见的功夫茶茶船、不同样式的风炉、还有一整面墙的清代老盖碗、一整排数十只德化老白瓷罐……这些还只是面上能见到的,看不到的橱柜里还有许多精品。

这样的藏品数量和品质,非朝夕所能达成。时间的力量,在这里的每件老器物里,也在这些器物的数量里。

“我喜欢成系列收集器物,总觉得这样才完整。这么多年下来,数量也就如此可观了。”很难想像每次茶室换地方,陶陶是怎么把如山的器物一一打包,又如何一一归置。

对收集器物的癖好,的确可以理解为是某种程度的占有欲。不过,看着陶陶饱富深情地介绍每一件器物的来处和故事时,很难对她说出“断舍离”的话。

有人收集器物只是欣赏,体验观赏的乐趣;有人则会上手使用,体会器物与人发生联结后的细微变化。陶陶属于后者,在她这里,所有的器物都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会根据茶、时节、心情信手拿来使用。她甚至会去专门学花道,只为了把收藏的花器用起来。

所以,在陶陶这里,器物从无“闲置”一说,因为明日,它们也许就被用在茶席的C位,成为众目暌暌下的主角。

肆 所饮皆闲暇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因为爱茶,才衍生出了对器物的痴迷。

陶陶和爱人是福州最早的茶客。从一开始,他们喝茶就带着深究的态度。在最早的专业品茶的茶馆里,他们从不吝啬喝好茶和买好茶。2003年左右,数千元的铁观音,千元以上的岩茶、红茶、普洱,他们都舍得买,也认真喝。两个人对于茶的口感标准,就这样在那个茶叶品质都普遍高的年代里建立。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陶陶和爱人在寻茶的路上孜孜不倦,见好茶就收。基于在福建的地利,陶陶最钟爱武夷岩茶,从武夷岩茶尚未火热时起,就已开始边喝边收边藏。如今,手上可喝的老岩茶数量自是可观。

平日闲暇,陶陶和爱人常两人在茶室对饮。选一款想喝的茶,陶陶来泡,爱人一起来品,这是两人轻松闲适的相处时光。

“也不只品茶,偶尔我们也对饮小酒。茶酒不分家嘛,茶喝多了,是要酌些小酒的。”说完,响起陶陶爽朗的笑声。

结语

每天好好吃饭,房间里常备鲜花,偶尔给自己买礼物,有和伴侣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生活的秘密不过如此。那些平静之中留在生命里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也是真正属于每个人的。不必多,但要好。

责任编辑/张楠 美术编辑/李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