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冻。润物无声
作者: 初空
中秋虽至,夏日的余温仍肆意徘徊。人们往往在这“秋老虎”横行之际贪恋冷饮的清凉。然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过量摄入寒凉之物易伤脾胃,影响健康。随着气候转向干燥,咽干、咳嗽等小毛病接踵而至,润肺防燥成为这一时节的养生重点。在追求清凉的同时,不妨选择一些凉性而温和的食物作为冷饮的替代品,既能消暑又不失健康。
01/“茶”样百出
在新茶饮文化盛行的今天,茶冻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创意的搭配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如果说奶茶是当代人的快乐源泉,那么小料便当之无愧为奶茶的灵魂伴侣。小料的添加使得整杯奶茶充实起来,带来丰富的咀嚼感和价值感,使得一杯原本平淡无奇的奶茶变得更有质感。
开始卷“健康”的新茶饮品牌也开始注重小料的选择与创新,除了珍珠、红豆、芋圆等传统配料外,小料的开发也更注重纯粹、低卡的需求。用茶叶泡水加工成的茶冻,可谓十分符合要求。口感弹滑,热量低,在新茶饮店里几乎是人人必点的小料。
一点点、茶百道等连锁奶茶品牌也推出了茶冻小料。用茉莉茶底、四季春茶茶底、蜜香红茶茶底等来制作风味茶冻小料,组合成茶冻撞奶、茶冻椰汁、茶冻奶茶等饮品,还可根据整杯饮品的主风味来选择合适的茶冻,“茶”样百出。“可以吃的茶”,口感新体验,自带噱头。
02/一泡即成
其实,在家将冲泡茶叶的尾水利用起来,也能做出健康好吃的茶冻。不仅赏心悦目,还清热去火,爽滑Q弹,比烧仙草、果冻一类冷饮更好吃。
如何做一碗茶冻?只需要四个步骤。首先,取白凉粉放入容器里(粉水比是1:25);其次,用热水冲泡茶叶,出汤至公道杯备用;接着,按照粉水比进行调制,调制中不停搅拌2-3分钟;最后将稠滑的液体装入容器,于冰箱里冷藏成型。大约一小时后,就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茶冻了。
除了用纯茶茶汤制作茶冻,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加入水果、莲子、银耳等食材来增加风味和口感。茶冻还可以泡入蜂蜜水、凉茶、奶茶、椰汁等饮料里,成为自制的新茶饮。除了饮品,茶冻也可以和水果一起加在甜品里。另外,根据原料和模具的不同,还能创造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比如绿色抹茶冻、花瓣状的玫瑰花茶冻,网红感满满。
03/应季茶冻
秋日,茉莉花茶、高香乌龙茶、老白茶、红茶等都适合用来制作茶冻。还可以加入一些应季食材来做养生茶冻。
在桂花飘香的季节,各类桂花味的限定甜品都让吃货们为之雀跃。透明Q弹的桂花乌龙茶冻尝起来既有冰凉清爽的甜味,还能感受到桂花的余香蔓延,仿佛一口吃掉一个秋天。
谈及秋季润燥,梨子无疑是首选食材。古时便有熬制秋梨膏的传统,用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用秋梨与菊花制作的茶冻,不仅符合秋季润燥的需求,菊花茶还能清心去火,缓解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眼睛干涩。
而对于想要通过茶饮增强体能的人来说,红枣茶无疑是一个好选择。红枣滋补养血,莲子清心补脾,两者结合,既美味又养生。在制作茶冻时,可选用茉莉花茶,不仅色泽透亮、绿润,滋味鲜醇,更能为茶冻增添一抹清新的风味。
04/冷热相济
在享受冷饮带来的清凉时,也需注意适量与适时。中午阳气最盛时适量食用,饭后半小时再享用冷饮,控制每次的摄入量,都是保护身体免受寒凉伤害的小技巧。而吃冷饮时含5秒钟再咽下的习惯,则能有效避免因过快吞咽导致的身体不适。
除此之外,秋季食补要注意以“省辛增酸、滋阴润肺”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带酸味、涩味、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食鸭肉润而不燥,鸭肉作为水禽,其性寒凉,清炖食用,既能享受美味又能清补身体;食黄瓜清热解暑,生吃凉拌皆可,其丰富的营养素还能促进肠道健康;吃酸梅汤与绿豆汤,前者融合乌梅、山楂、桂花等食材,生津止渴,后者则以绿豆、冰糖为主,清暑解毒;饮用集合了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草本茶,既解渴又祛湿。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薯类。
总之,在中秋前后的这段过渡时期,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我们既能享受夏日的清凉,又能有效应对秋季的干燥,让身体在季节的更迭中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