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映金秋,柿挂满枝头
作者: 李思涵秋意渐浓,层林尽染,此时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那些挂在枝头的果实,宛如一盏盏红灯笼,在秋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嘴馋的人们架起梯子,将柿子一颗颗地摘下。精心挑选,再经过严格的清洗和烹饪,枝头的“红灯笼”就成为秋冬时餐桌上的宠儿。
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本草纲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柿子可润肺止咳、健脾益胃,对于肺热所导致的咳嗽、咳痰,热病所导致的口渴、口干、口疮等病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柿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大量的果胶和矿物质等。果胶属于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效果,能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除此之外,柿子中的单宁酸成分还有助于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可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柿子虽好却不能多吃,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多吃2个。而且,柿子不宜空腹食用,柿子中的单宁酸易与胃酸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消化的“胃柿石”,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柿子也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如螃蟹、鱼、虾等,柿子中的单宁酸可能会与蛋白质相结合,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引起消化不良。
特殊人群在食用柿子时也需多加注意。柿子性凉,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忌食鲜柿子。因为柿子的含糖量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柿子,以防血糖波动异常。
不止柿肉能养生
柿饼: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可用于燥咳痰多、脾虚食少、腹泻等病症。
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
柿蒂:有降逆下气的功效,是中药中缓解呃逆的要药。《本草纲目》中提到“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
晒柿饼
晒柿饼一般需提前看天气预报,选个好天气,以未来1周无雨最佳。
【用料】硬柿子1千克,棉绳、水适量
【做法】
1.将硬柿子削皮,放在开水中泡2分钟,捞出,控干水分。
2.用棉绳将柿子的柿蒂一个个绑紧,分别挂在干燥、有阳光的高处进行晾晒。
3.晒1周左右,直到柿子的大部分水分脱失即可。
柿饼陈皮粥
【用料】柿饼2个、陈皮2片、糯米50克
【做法】
1.柿饼洗净,切块备用,陈皮、糯米洗净。
2.锅中煮水,放入陈皮,煮10分钟后捞出,放入糯米和柿饼,继续焖煮20分钟,煮至粥黏稠即可食用。
责任编辑/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