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情绪的“照妖镜”

作者: 李思涵 贾荣曼

Q为何近年来甲状腺癌高发且发病趋向年轻化?

A现在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确实提前了,甚有见于儿童者。年轻的女性,一般在25~35岁间,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很高。这个发病率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首先,现在的体检都会做甲状腺检查,但过去很少做,而且现在的检测仪器更先进,清晰度等也要好一些,所以发现病灶的概率也会高一些;其次,有些人压力大、情绪过度紧张,或者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太快而过度疲劳,以及不均衡饮食,都和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相关。再者,基因问题,也就是遗传因素,也是甲状腺癌的一个影响因素。

我个人认为,在可掌控的因素中,情绪因素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临床上,我总会跟患者开玩笑说,有一句俗语叫“脸红脖子粗”,实际上就是指在发怒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甲状腺就会肿大,反反复复这样刺激,可能就会出现一些甲状腺的变化。

若能及时治疗,则对生命威胁较小。关于甲状腺癌治疗,有两种说法。一种主张积极治疗,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癌症转移,后期预后会更好;还有一种认为,甲状腺癌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对于5毫米以内、没有转移的常见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考虑定期观察;但若存在异常结构,或者怀疑转移的,则需要积极治疗;对于低分化、未分化的甲状腺癌,由于癌症恶性程度很高,需要积极治疗。

甲状腺——情绪的“照妖镜”0

Q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自我调节?

A甲状腺疾病与情绪关系较为密切,生活中大的情绪变化,可能会使隐匿的甲状腺疾病变为显性,所以要注意调节情绪。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患者,一般比较容易急躁,所以在甲亢门诊,遇到患者容易情绪暴躁的情况很常见,这是甲亢引起的性格改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则相反,抑郁的居多,性格比较压抑、沉默少语,活动也很缓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不要让不良情绪持续发酵;也可以通过运动、读书等方式,纾解情绪,保持情绪健康。此外,还要避免过度疲劳。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饮食。针对不同的甲状腺疾病,也有不同的饮食调整措施。比如甲亢患者在初发的时候,要避免吃一些刺激性饮食,如咖啡、生姜、蒜、辣椒等。因为在甲亢发作期,患者本身就是高代谢状态,这些食物会加快患者的代谢,可能出现心慌、出汗增多等症状。对于甲减患者,则不要吃太多油腻或者太冰的食物,因为甲减本来就多属虚证。

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低碘饮食,但也不主张吃无碘饮食。有些由于低碘引起的疾病,比如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尤其有些山区、低碘地区的患者,则不能要求其低碘饮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求较正常要高,所以也要根据碘的监测情况,采用合适的补碘方案。

责任编辑/贾荣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