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脾胃的“黄金搭档”

作者: 孙铭璘 王文卿 胡曼娜

陈皮普洱茶,是一种由陈皮和普洱茶共同制备而成的特色茶叶。陈皮普洱茶产自云南省,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品茗过程中,陈皮普洱茶凭借其独特的口感,融合了普洱茶的甘醇与爽甜,以及新会陈皮的强劲回甘,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品质。这款茶叶在色泽、香气和味道上均表现出色,进一步提升了普洱茶的价值,使之成为拜访亲友时的理想礼品。

陈皮与普洱的美丽邂逅

茶,初次出现在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被誉为“上药”,因其与苦菜都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被归类为苦菜。然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意识到茶与苦菜的不同,并将它们进行了区分。随后,《新修本草》对茶的研究已极为明确,认为其具有利小便、消食、提神等多种功效。经过历代医家的深入研究,归纳出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并具有化痰热、消食等多种功效。

在众多茶类及制茶技艺的发展过程中,陈皮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脱颖而出,与脾胃功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普洱茶是经过天然晾晒后慢慢发酵而成的,不仅茶性温和,还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类黄酮、茶褐素、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帮人体保持脾胃健康,减少脂肪积累,控制体重,还有助于平稳血压和血糖水平。

中医理论认为,普洱茶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具有解毒、生津益气、消暑、解酒、润肠通便、消食去腻、理气去胀、祛痰利水等多种功效,其中以增强人体消化功能、健脾胃、行气消食的功效最为显著。对于脾胃功能较弱、消化功能不良、频繁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的人群来说,适量饮用普洱茶,具有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的作用。

陈皮十分金贵,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和“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说法,其具有燥湿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并能调节肠胃运动、降低血脂、平喘等。

陈皮与普洱茶被誉为“黄金搭档”,二者相辅相成。在这种搭配下,不仅茶的口感细腻、香气浓郁,还具有生津回甘的特质,别具一格。当陈皮与普洱茶搭配时,两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升了普洱茶行气健脾、疏肝利胆、健胃消食等功效,也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对于喜欢品茶的人来说,陈皮普洱茶无疑是一种美味与养生并存的选择。

“后天之本”的养护佳品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果脾胃虚弱,水谷精微无法得到充分运化,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疲劳、乏力、面色苍白等。因此,保养脾胃是养生的关键。

陈皮作为一味理气药物,具有疏理气机的作用;普洱茶能改善全身代谢状况,二者相互结合,有助于缓解因脾胃升降气机失常所导致的脾胃功能不足、水谷精微运化受阻以及气血凝滞的状况。

陈皮普洱茶具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等功效,同时具有化浊降脂、利尿、明目、助消化和解酒等多种作用。长期饮用,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消除积食,改善便秘症状。同时,陈皮普洱茶具有理气燥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胃痛、胃胀等,也可以用于治疗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病症。

养护脾胃的“黄金搭档”0

由于陈皮普洱茶质地黏稠、甘滑,进入人体胃肠后,易形成膜附于胃的表层,形成一道保护层,因此,日常饮用陈皮普洱茶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

喝茶讲究时间“对”

中医理论认为,卯时(清晨5—7时)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大肠经最为活跃的时间,此时具有传导宿便的效果。卯时饮茶,不仅可以帮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体进行自主神经调节、作息改善,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早晨,空腹时饮用一杯温热的陈皮普洱茶,对身体具有显著的益处。它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升清降浊、消食理气,并增强大肠经的活动,从而有助于消化旧食,排出宿便,以及调节身体内的代谢平衡。然而,饮茶时请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导致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失效。

申时(下午3—5时)是膀胱经最为活跃的时间,膀胱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其开合作用可以维持人体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在此时摄取水分,将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放。申时饮用陈皮普洱茶,有助于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并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

陈皮普洱茶适合长期喝吗?

陈皮具有促进消化、消炎、降血脂的功效;普洱茶则能保护胃黏膜、抑制致病菌生长。适量饮用普洱茶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每日饮用过量,以防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有时喝茶后会感觉微微发汗或心慌是怎么回事?

茶叶中蕴含咖啡因、茶多酚等成分,这些成分具备刺激神经、提神醒脑的功效。然而,过量饮用可能会引发轻微的出汗和心悸等症状。

申时喝茶会影响睡眠吗?

下午3—5时为申时,通常情况下,茶叶的提神效果可维持3~4小时。晚上9点后休息的人群,睡眠一般不会受到申时饮茶的影响。然而,由于个人对茶叶敏感度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睡眠习惯,建议在饮茶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

责任编辑/李思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