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育“种”,点亮希望之灯

作者: 单振蓉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他们以独特的光芒照亮自己成长的道路。然而,有这么一群特别的孩子,因种种原因在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上遭遇更多的挑战与障碍,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又被人们叫作“星星的孩子”,他们通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通过实施全员导师制,为孤独症男生量身制订成长方案,38名导师构成的团队不仅助力其顺利完成小学学业,还在其心灵深处播下爱与希望的种子。

▲ 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

小雷自幼被诊断为儿童孤独症。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小雷的情况让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交流困难、情绪控制不佳、行为刻板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给班级管理和同学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020年秋季,小雷转学至汉江路小学就读。面对新环境,小雷的行为问题迅速凸显,如第一天进班在课堂上突然发出声响,追着女生跑进厕所,情绪激动咬伤班主任的手腕等,这些行为不仅干扰教学秩序,还引起其他学生的惶恐和家长的担忧。如何有效帮助小雷,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 启动全员导师制,精心护航“星星”成长

面对挑战,校领导和教师无人退缩,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在区教育局小学教育科和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学校决定为小雷实施全员导师制,即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教育与支持。学校很快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为核心,共38名党员教师为成员的“心心相约导师团”,旨在通过集体智慧与专业力量,为小雷量身打造一套适合自身需求的教育方案。

导师团首先对小雷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社交技能等多个方面。基于评估结果,导师团制订了以下个性化施教方案:

(1)课程调整与融合教育:每天上午为小雷在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安排一对一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等全学科,确保其在基础知识方面尽量跟上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同时,利用大课间时间,让小雷随班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其与同学的互动。

(2)情绪管理与行为干预:由专业导师对小雷进行每天40分钟的情绪管理训练,帮助他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日常教学中,导师团成员注意观察小雷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其正面引导和行为干预,逐步改善其刻板行为和冲动倾向。

(3)社交技能培养:通过拍球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导师团为小雷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教会他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并且鼓励班级同学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接纳小雷,形成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4)家校合作与沟通: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向家长反馈小雷在校表现及成长进步。同时,导师团核心成员每天与小雷妈妈面谈沟通,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安抚其焦虑情绪,解决合理诉求。

(5)改进方案形成闭环:每学期末学校会根据家长上交的学期反馈和学生的状态,调整下学期的教育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小雷的施教策略,让小雷在随班就读时教育效果更好。

为了确保教育方案的顺利实施,汉江路小学导师团还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寻求专业支持。一方面,学校与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立紧密联系,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为导师团提供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引入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为小雷提供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多元化的支持服务。

▲ 心心相约,带“星星的孩子”重返地球

经过3年的努力,“心心相约导师团”取得了显著成效,导师们自身也获得了专业提升。

1.温暖同行,点亮“星”光

(1)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小雷在学业上取得了明显进步,各科目成绩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在数学和体育方面展现较强的兴趣。比如,数学百以内加减运算无障碍,篮球运球技巧娴熟,投篮成功率为95%。

(2)社交能力显著提升:小雷逐渐学会与同学交往的基本技巧,能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体育锻炼和美术课上,他的笑容越来越多,自信心也得到极大增强。

(3)情绪管理能力提高:通过专业的情绪管理训练,小雷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行为和不当言行的发生。他的情绪更加稳定,心态也更加积极。从一开始母亲必须分秒陪护在身边,到现在能安静独坐上完整节课,进步喜人。

(4)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度不断提高。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精神状态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善,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

(5)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通过参与小雷的教育过程,导师团的成员不仅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还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小雷,还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人为本”,深化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心心相约导师团”不仅关注小雷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还将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理念传播出去,影响并带动了整个学校乃至社会对全员导师制的认识和关注。

(1)教育理念更新: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让全校教师深刻认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注。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化,促进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和接纳。

(2)家校合作的典范:学校与小雷家长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家校合作的典范。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解决了小雷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为其他家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一生一案的范例:从小雷的案例中得到启发,学校因材施教,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成长帮扶志愿服务。三年级的小夏和四年级的小杨同学现在基本能跟班学习,配对导师就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薄弱项进行帮扶。四年级的小傅同学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无法跟上班级节奏,学校就安排单独的教室由专门的导师辅导,其余课程随班。六年级的小蒋同学聪颖活泼,但心理极其脆弱,学校就安排心理老师做导师,每周与其谈心疏导,一学期下来孩子情绪问题改善明显。

(4)成立“儿童家长互助联盟”:组建学习共同体,联系相同类别学生的家长、个别培训师、专家及导师建立小型联盟。各组人数不等,开放自主。相同类别学生的情况类似,这种一致性让家长和导师心理得以减压,其归属感又可使人感觉到团体的力量。

(5)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随着小雷在学校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学校对教育工作的持续投入和宣传,学校融合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像小雷一样需要特别关注和帮助的孩子。

3.教育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虽然“心心相约导师团”在小雷的成长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未来,导师们仍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众对全员导师这一机制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1)持续关注与跟进:小雷进入中学阶段,新的环境和挑战将等待着他。汉江路小学将继续保持与小雷及其家庭的紧密联系,关注他的成长和变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2)深化教育改革: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汉江路小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全员导师制教育模式和方法。同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机制的发展。

(3)加强师资培训: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学校将加大对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4)扩大社会支持:全员导师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将继续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引入更多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力量,为所有学生创造温馨、包容、幸福的成长环境。

“心心相约导师团”的故事是汉江路小学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和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位教育者的力量和价值,也看到了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位学生深沉的爱与责任。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心心相约导师团”将继续携手并进,为更多像小雷一样的学生点亮希望之灯,共筑他们美好的成长之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