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互助,提升学生抗逆力
作者: 孙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种能力至关重要,它就是抗逆力,也被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或复原力。简单来讲,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遭遇困境时,具备心理协调与行为适应的能力,能够抵御困境并恢复到平衡状态。
南京师范大学创伤与韧性实验室通过对江浙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的问卷调研发现,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充足的同伴支持,对青少年抗逆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其抗逆力,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好地应对人生挫折。然而,抗逆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需投入精力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下将介绍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孩子抗逆力方面的合作举措。
互助课程,家长交流的平台
家长互助课程分为校级、年级和班级3个层级,参与者包括家长互助指导师、外聘专家及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其中,家长互助指导师需具备家庭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成果,其子女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家长互助指导师队伍通常由3名以上家长组成,从中推荐1名担任年级家长互助指导师,年级组再推荐10名担任校级家长互助指导师。
家长互助课程主题涵盖 “如何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好成绩背后都有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抗逆力” 等,主要围绕 “习惯培养”“亲子沟通”“抗逆力培养” 等专题展开。在家长互助指导师的引导下,家长们可以深入探讨亲子沟通与陪伴、学业生涯指导及抗逆力指导,听取其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形成家长之间的“朋辈支持”。该课程已开展 7 年,至今共推出93期,累计6000多人次参与互助。家长参与课程后,更愿意接受科学的教育方法,自身情绪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家庭教养方式也得到改善。
家长讲师团,带孩子走进“社会课堂”
学校借助家长的专业和职业优势,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成为父母讲师团导师,共同培养孩子的抗逆力。父母讲师团课程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将家长提供的行业工作岗位分为技能型、事务型、社交型、研究型、艺术型和经营型六大类。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父母可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讲述不同行业工作中面对的困难与解决办法,介绍和工作相关的前瞻观点,带领孩子亲身体验各种职业工作任务的体力劳作和脑力激荡。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的组织下,可以亲近真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自各行各业的父母讲师运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才智与学识,为学生开设、组织各类专题讲座、社会实践考察、参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打开视野,提升心智,全方位启迪和培养孩子们的认知、思维、眼界,提前接触各行各业,树立目标,助力孩子们的生涯规划发展。
多元互动,锻炼孩子社交能力
良好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孩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有研究人员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与青少年抗逆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因素对青少年抗逆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积极鼓励各班级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探索未知,体验生活,增进亲子感情。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互动,通过与不同人群的接触,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品格塑造。随着家校合作的深入,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可度提高,学校也更能理解家长的需求,双方协同助力孩子成长。在此过程中,家长既是学习者,更是教育者。随着家校协同越来越深入,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育人目标越来越认同,学校对家长的成长需求越来越了解,双方关注焦点也越来越能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了家校之间的携手共进,和合共生。
积分制评价,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1.采取积分制激励家长积极参与课程
积分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通过有效的奖励体系,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家长互助课程中来。这种制度在提高家长参与度的同时,还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好胜心。因为家长每参与一次课程,获得的积分可以累积到对应孩子的积分中,这不仅是家长学习成果的量化指标,也是他们孩子在学校评优评先的参考。为此,学校开发了专门的积分记录系统,家长每完成一次课程学习或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志愿活动,都可以“打卡”;如果家长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带领者,获得的积分将会翻倍。学校每年都会通过评比,对符合学分要求的家长和孩子,颁发证书进行鼓励。
2.利用课后调查动态了解家长学习状况
为了解家长课程学习的收获及知识应用情况,学校设计了课后调查问卷。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会和学校公告栏,强调调查的重要性;采用扫码答题、多项选择的方式,提高调查效率。为此,学校还组织专业团队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家长学习状况和需求。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若被学校采纳,或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可获得额外加分,并有机会被评为年度优秀学员。
3.收集学习感想,检验家长学习成效
收集家长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是评估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家长的学习感想能反映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学校通过分析感想,了解课程的优点与不足,进而优化课程内容,使其更符合家长需求。每次课程结束后,家长需提交学习收获和心得,家长互助指导师也要上交观察记录和活动开展记录。表现优秀的家长代表将受邀在年度表彰大会和全校家长大会上发言,分享经验并接受表彰。
青少年抗逆力发展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学校是当前教育的主体,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