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时

作者: 郝远智

迈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性意识觉醒,性心理萌动,对异性交往问题往往敏感又好奇,却并不清楚怎样的交往行为是恰当且健康的。对此,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七年级教材中安排了《青春小鹿进我心》一课,八年级教材中安排了《情窦初开时》一课,旨在帮助初中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和态度,引导他们掌握正确处理异性交往问题的方法。

● 情境导入:限时折叠纸飞机

设计意图:本节课用纸飞机贯穿全程,纸飞机是学生们传递小纸条的道具,对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计时的设定会让一些同学完不成折叠,体验到必须停下来的烦躁和不安,心理教师将适时渗透“遗憾”也是一份礼物的道理,告诉学生努力的意义就是可以少一点遗憾,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正确应对青春期感情多一个视角。

(课前几分钟播放暖场歌曲《纸飞机》,同时讲桌上放一只折好的纸飞机,课桌上每人一张折纸)

教师引导:这首歌的名字叫《纸飞机》。你会折纸飞机吗?现在请用 30 秒时间折出自己的纸飞机。”(教师开始计时)时间到后,教师说:“停!没折好的同学也要停下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遗憾的事。大家努力学习、工作,就是希望生活中能少些遗憾,多些精彩。其实,遗憾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大家想想,它能教会我们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友情提醒:“大家折好的纸飞机是这节课的‘特邀嘉宾’,后续还会用到,请同学们保护好它。”

● 主题活动:不一样的青春期

1. 青春回眸

设计意图:生活需要仪式感,成长就在一瞬间。回顾刚刚过去的青春仪式,让学生在重温美好的同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生命新阶段,从而可以更好地接纳或悦纳自己的变化。

(投影播放学生在“青春仪式”中“跨越青春之门”的照片)

教师引导:还记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跨越青春之门是你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开端,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节点,你们有没有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的了?有了许多的小心事和小情绪?下面,让我们做个词语联想的小游戏。

2. 词语联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每个人生物属性的正常化、功能化表现。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大家都应该认识到健康的男女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看到“异性交往”这个词,你立刻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1:我想到了早恋、害羞、写检查。

学生2:我想到了美好、心动、被骂。

学生3:我想到了害怕、担忧、退步。

教师:提到异性交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早恋,你现在仔细确认一下,在班级里被传“早恋”的同学有超过半数吗?其实在异性交往中,占更大比重的是常态的同学关系或朋友关系,我们需要在良性的异性交往中完善对自我的认知。

(2)看到“异性效应”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组汇报:①男女搭配,干活不累;②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教师总结:人的生物属性,让我们会分泌激素,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青春期是激素分泌的旺盛期,所以也是孩子身体生长迅速的阶段,心理上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都是正常表现。

3. 游戏“面对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异性相处时,内心里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感觉,并告知这是正常的现象,要正确看待和接纳这样的感觉。同时,要注意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与异性交往时要遵循相应的社会规则,把握好交往的分寸,否则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教师:现在我们要做一个游戏。老师需要8名同学帮忙,4名男生和4名女生。好,请自愿站到前面来,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们为教学做贡献。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大家觉得不舒服或者不愿意做某个动作,可以随时停止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面对面站好,分成 2 组同性、2 组异性,然后根据我的指令完成相应任务。

(教师下达指令)

指令一:面对面,与对方握手,并说:“你好!”

指令二:面对面,相互拍肩,并说:“很高兴认识你。”

指令三:面对面,与对方来一个友好的拥抱。

教师:让我先采访一下没参加游戏的同学。在刚才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表现?内心有何感受?

学生:他们都不好意思做第三个动作,太尴尬了,幸亏我没上去。

教师:我们再来问问参加游戏的同学。参加刚才的游戏时内心有何感受?

学生:很紧张也觉得很新奇,其实我想试试完成指令的,不过最后还是没敢。

教师: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没敢?是什么提醒你要停下来的?

学生:怕同学会起哄,其实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合适。

教师总结:人的社会属性让我们意识到,与异性相处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而是要考虑很多社会因素,如自我形象、社会舆论、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等,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行为举止。否则,当事人可能会遭到他人的非议、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制裁。

4.写“欣赏卡”与“讨厌卡”

设计意图:用卡片呈现出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认清那些校园爱情剧里的夸大“人设”,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学会在异性交往中选择适宜的交往行为。

(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欣赏卡”和“讨厌卡”)

教师引导:青春期的同学对异性交往问题可能充满好奇的,却又常常不知道与异性相处时该用什么方式才是适当而健康的。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心中的分寸感,看看异性交往中哪些态度或行为是适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

(1)在卡片上分别写出1—3个自己“欣赏”和“讨厌”的异性交往行为。

(2)把你的看法分享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3)指定小组代表,在班级分享。

(4)分享结束后,发表自己的感悟。

● 学以致用:不留遗憾的青春期

设计意图:用故事情节来对同学们进行一次沉浸式教育,心理教师不说教也不评判,只求引发学生的思考,为青春期感情的处理多一种方式。

1. 观看视频《阿强和小菊的故事》

教师提问:两个美好的少年,一份美好的情感,最后却都陷入深深的烦扰中。大家认为他们是哪一步走错了呢?小菊现在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答案藏在一个关于“纸飞机”的小视频里,请大家认真观看,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

2. 观看视频《纸飞机》

教师引导:多么美好的青春故事,女主人公很幸运,遇到了聪明睿智的老师和善解人意的同学。我看大家的表情都若有所思,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想要的东西?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现在最深的感受,或者说出视频里最触动你的一句话。

学生:“学会放弃!有时我们要学会舍弃一些眼前美好的东西。”

3. 我想对小菊说

(请一位同学戴上红丝巾扮演小菊)

教师:现在,请大家把找到的答案,或者视频中最触动你的一句话送给困惑迷茫的小菊。

(扮演小菊的同学做出回应并表示感谢后,摘下红丝巾)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承载着你们懵懂情感的纸飞机,是该好好珍藏,还是任由它漫天飞舞,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 总结与延伸

1.教师寄语

喜欢的歌,慢慢地听;喜欢的人,远远地看。青春时节,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喜欢是正常且自然的心理,把这种情感藏于心底即可,让它成为自己奋进的力量,这才是对自己和对方彼此尊重、互相负责的做法。

2.致未来的自己

教师提议:如果愿意,大家可以给20岁的自己写一封信,告诉那时的自己现在的情感状态、纠结与困惑,以及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并提前替 20 岁的自己感谢现在的自己!

随着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许多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却因不了解恰当健康的交往方式,在交往过程中给自己带来诸多困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以纸飞机为载体,首尾呼应并贯穿全程。课程开始时,借助歌曲《纸飞机》营造青春美好的氛围;限时折叠纸飞机的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遗憾及其意义。随后,教师通过 4 个主题活动,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受并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考虑到青春期的孩子的特殊性,他们对自己产生的这种朦胧情愫往往处于一种不可说、不想说的阶段,教师和家长的说教、评判必然会引发逆反。所以,课堂中通过两个小视频来进行一种沉浸式的渗透和引导,一个是用视频里陷入情绪困扰的“小菊”来引发学生的警觉,另一个是通过《纸飞机》的视频,展示一名在感情中迷失的女孩,在老师和朋友帮助下成功转化感情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