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情绪

作者: 肖婕

《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心理健康教育》(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八年级教材中的一课。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世界观也基本形成,这些对初中生情感倾向的定型起着重要作用,表达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对青春期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次心理活动课通过情绪过山车、情绪脸谱独白、对话“坏”情绪、情绪曼陀罗这4个活动,借助表达性艺术疗法,让学生学会体验、表达丰富多彩的情绪,通过叙事对话看到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并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

● 活动热身:情绪过山车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绪并尝试用色彩表达,自然引出本课学习主题,为情绪脸谱绘画做好铺垫。

教师请同学们选取适当颜色的彩笔,写出在以下情境中分别感受到哪些情绪。

①老师通知,明天就要语文考试了。②晚上11点,终于全部复习完,上床休息。③第二天考试时,发现不少题目自己昨天都复习到了。④考试快结束时,突然发现有一大项答案还没填。⑤成绩出来了,考了自己有史以来的最高分。⑥拿到卷子,发现好几处扣分都扣在错别字上。

(学生分享交流)

学生1:刚刚我体验到了“红色”的开心。

学生2:印象最深的是懊悔,我觉得这种情绪是蓝色的。

学生3:听到考试我觉得紧张,这让我想到了红色,因为火警警报的灯光和消防车都是红色,代表紧急的事情。

教师总结:分享中,老师听到开心、兴奋、轻松等情绪,这类情绪是我们所谓的“好情绪”,称之为“正性情绪”;还有生气、烦躁、焦虑这类我们口中所谓的“坏情绪”,我们统称为“负性情绪”。人的情绪丰富多彩,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作用。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不同情绪的价值。

● 绘画表达:情绪脸谱独白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情绪脸谱,让学生表达负性的情绪体验;通过情绪独白,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察觉和理解自己的“坏”情绪,改变对所谓 “坏”情绪的态度,尝试接纳它。

教师请大家从 “负性情绪” 中选择一个最想与之对话。可以选择近期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情绪,比如愤怒、痛苦、忧虑、后悔、惭愧、紧张、无奈、害怕等,用彩笔制作一个情绪脸谱。画完后给这个情绪起个名字,例如 “悔悔”“小怒” 等,然后完成 “情绪独白”。

(学生绘画脸谱并完成独白)

学生1:我的名字叫作怒怒(愤怒的情绪)。我通常出现在你的内心需要没有被满足或者实现目标受阻碍的时候。当我出现时,你对我的态度是否认我、压制我,但有时候也放任我肆意扩大,为所欲为。也许你并不喜欢我的出现,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价值。我的作用是提醒你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你需要被理解被满足,我仍会提醒你要改变方法,付诸行动去实现目标。因此,我对你很重要。

教师:现在你对所谓的“坏”情绪有什么新的看法?

学生1:我以前很不喜欢负性情绪带给我不舒服的感觉,却很少思考它来到我身边是想要表达什么。现在我不会那么恐惧负性情绪了,原来“坏”情绪也有自己的价值。

学生2:“坏”情绪不坏。虽然它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让我们有更多的能量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接纳它们,“听懂”情绪要说的话,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教师总结:当我们认识到每一种情绪都有独特的价值时,我们对它们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同学说得很对,“听懂”情绪要说的话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负性情绪背后往往有积极的意义,只有理解这份意义,接纳各种情绪,才能让正面价值显现出来。

● 互动体验:对话“坏”情绪

设计意图:将内在的情绪外化出来,让学生能“看到”“听到”“感受到”情绪所要表达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当自己能接纳情绪时,内心的体验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与情绪和平相处,接纳情绪。

教师请学生选择一种愿意与之 “握手” 的负性情绪,也可以是前面完成 “情绪独白” 的情绪,用文字描述或用彩笔把这位 “情绪朋友” 画在学习单上;和同桌一起通过角色对话,友好地向 “情绪朋友” 表达理解与接纳,并告知以后将如何相处。

“愤怒”向主人表达自己:主人,你好!我是你的愤怒。当你的内心需要没有被满足,或者目标、期待没有实现的时候,我就会出现。我知道我会让你有不舒服的体验,你也许会不喜欢我。其实,我的出现是想要告诉别人,你有你的原则和独立性,你需要被理解被满足。同时,我也想提醒你,你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或者改变你的方法去达到你的目的。所以我对你是有价值的,我对你很重要。如果你一味地否认我、排斥我、讨厌我,反而会感觉更糟糕。我希望你能平静地接纳我,这样你的感觉也许会更好。

主人倾听后,回应“愤怒”:愤怒,你好!我曾经不喜欢你,觉得你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但是,现在我要学着感受你的力量,你突破了软弱和盲从,充满斗志。是你让我看到我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促使我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而行动。我愿意通过合理的渠道把你的力量表现出来,那样的话我感觉会很棒!

双方体会自己的感觉:当“主人”能接纳“情绪”的时候,就可以和“情绪”握手,体验与“情绪”平静相处。

教师:在刚刚的对话体验活动中,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或感受呢?

学生1:我刚才扮演的是“愤怒”的情绪,我想被主人看到,当我不被主人接纳时,我会更膨胀、更有力量。有时也会躲起来,但是总想找机会跑出来干“坏事”。

学生2:我扮演的是“愤怒”情绪的主人,当我不接纳这个情绪时,我会觉得自己很软弱窝囊,感觉自己很不好,很压抑,有时候可能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行为。

学生3:当我不再把负性情绪当作敌人,而是静下心来与它对话时,我能看到自己正当的需求,内心的冲突不再那么激烈,平静,愿意从一个新的角度表达自己,改变自己。

教师:看来大家的体验都很丰富。对话结束后,请扮演“情绪”的同学向对方表达自己不是他的情绪,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去角色化)

教师总结:负性情绪形态多变,面目各异。当我们不再把它们当作面目可憎的敌人,而是静下心来与之对话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抵触与敌意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接纳。

●  整合转化:情绪曼陀罗

设计意图:用曼陀罗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并表达、展示出来,以达到内心的整合。通过叙事疗法中的外化命名技术,让学生情绪外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重塑负性情绪,提升信心。

教师介绍,曼陀罗意为“圆形的图像”,通常由圆形、正方形、菱形等几何形状组成,可用来帮助人们探索内心世界,表达情绪,最终达到内心平静的状态。请同学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想一想最近发生了哪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内心的情绪感受画出来,填满这个圆。可以在这个图案的基础上随意增添一些线条和形状,不用在意绘画技巧与美观,随心而画即可。画完后欣赏作品,为作品命名。

(学生展示作品并分享)

学生1:红色是我的愤怒情绪,经过这堂课,我理解了愤怒代表我想表达和证明自己,所以选择用紫色表达现在的心情,现在面对愤怒我应该会感到《平静》(作品名)。

学生2:我的画名是《星辰大海》,我用了很多深浅不同的蓝色,这表达了焦虑情绪对我不同程度的影响,我现在没有那么担心焦虑情绪出现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情绪感受也很丰富,能够看出来大家平时的生活都多姿多彩。即使有些同学的心情中有忧伤,但是你们都比较乐观,也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内心的这些负面情绪。

本课中采用的绘画这一表达性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和表达情绪,拓宽了情绪表达的渠道,用这种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内心世界,更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情绪曼陀罗绘画将艺术与心理课有机结合,兼具创新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情绪,发现潜在问题,并在创作过程中实现自我疗愈。心理课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空间,叙事对话的方式让他们能够坦诚地表达内心感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上一篇: 情窦初开时
下一篇: 赋能蓄势再出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